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在大周悟长生 » 第五十六章 重返清安县

第五十六章 重返清安县

    婵华伤势痊愈,也不需要再去南溪村寻找车辆,三人出得药庐,各牵过一匹马,翻身上马,向官道疾驰而去。

    望山跑死马,山路曲折难行,三人骑马时快时慢,走了很久,总算是到达了官道,三人翻身下马,让马匹稍作休息。

    “贤弟,你我就此别过,你且安心回府,靖王爷此次到昌宁府公干,我们虽耽搁了几日,原定回京之日已过,但我想应该还未走远,我和婵儿这就去追,待我将婵儿交到王爷手中,即刻返回与你汇合,同时传书给江湖好友,邀请他们前来相助,天极楼之事,未必不能善了。”贺山手执缰绳,冲方勤拱手告别。

    “多谢大哥,如此,我也需紧回玉华寺那里找到我的粮队,前去昌宁府交差,如今已到了期限,朝廷大事,再晚恐怕要吃官司。”方勤赶忙也对贺山抱拳回礼。

    “方勤,我也不是有意对你隐瞒身份,南宫姓氏,出门多有不便,望你见谅,我任性离家,在玉华寺闯出祸来,此行多亏有你,厚恩无法以言为谢,日后必会对你有所报答,押粮之事你也无需担忧,事出有因,等我找到父亲,自会让他传书昌宁府府台说明情况替你开解。”婵华下得马来,也是一脸真诚的对方勤说话,一直以来,只说自己叫婵华,此时身份公开,倒有些不好意思。

    “没关系,南宫郡主身份尊贵,我自然理解,此前草民对郡主多有不恭,还请郡主恕罪。”此时的方勤也不敢对婵华直呼其名,恭恭敬敬的回答。

    开玩笑,自己一介草民百姓,焉敢去寻皇亲国戚的不是,方勤可不会嫌自己命长。

    “方勤,你不必如此,这几日,没人拿我当郡主看待,我反而过的很快活,你这样倒是十分生分,我不习惯,既然你与贺叔叔已经义结金兰,你还是叫我婵华吧,叫婵儿也可以,除了贺叔叔,我只特许你一人这么叫我。日后,我们还会再见面的。”说罢婵华冲方勤做了个鬼脸。

    方勤老脸一红,后背却是冷汗直流,不敢拒绝,只好点头称是。

    三人道别完,又闲聊几句,等马匹缓过劲来,便翻身上马,各自就要离去,婵华回头看了一眼药庐的方向,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楚先生,南宫家有愧于你,我若有机会,定要为你做些什么,必会给你个交代。”

    贺山与婵华向昌宁府方向疾驰而去,方勤则朝着清安县城策马飞奔,心中默念,自己的粮队,千万别有闪失才好,坠崖之前,粮队中的护卫人马都被慧海和尚打伤,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自己作为押运主官,失踪好几日,与法度不合,属下人马也没有办法自行押运粮草到昌宁府交差,若是无事,多半是要将粮草押运会清安县城粮农司,等候发落。

    此时的方勤心中焦急万分,粮草乃军国之要,不容半点差池,使劲的抽打胯下马匹,方勤恨不得立马就回到粮农司,很快,便来到玉华寺下与慧海交战的地方,这里也是方勤与粮队失联的地方,方勤勒住缰绳,跳下马来,想看看有没有留下车辙之类的痕迹。

    方勤仔细查看,战场像是已被人粗略打扫过,时间过去几日,现在已经看不出当时打斗的痕迹,不过有些土地上,还依稀能看见一些血迹,凭记忆,方勤找到当时车队的大概位置,果然粮车吃重,车辙印痕很深,现在还是清晰可辨别。

    方勤顺着车辙仔细分辨,与方勤设想的一样,运粮车辆到此,并未继续前往昌宁府的方向,而是拐了个弯,向清安县城方向走了。

    有了方向,方勤心中稍安,翻身上马,顺着车辙印记疾追而去,行至清安县城外五六里处,道上人马车辙痕迹渐渐多了起来,粮队的车痕已经无可探查。

    此处并无岔路,方勤料定车队已经回城,直接扬鞭催马,加快了脚程,朝着清安县城疾驰,不多时,已能看见清安县城门的门楼。

    大周朝明律,若非紧急军务和皇族銮驾,任何人不得骑马乘轿通过城门,违者严惩,方勤自然知道,眼见快到城门,便翻身下马,牵着马步行向城内走去,只是今日却似乎有些不同。

    清安县城,虽然偏僻,但既不是兵家必争的哽嗓咽喉之处,也不是边陲要害之所,平日里,城防较为松懈,一般城中不设宵禁,城门也不关闭,城中没有专门的城防营,一应事务,都由县衙负责统管,县衙常年只派一两个轮值的差役在此驻守,对过往行人商客,也很少盘查。

    快到近前,方勤才惊讶的发现,今日里城门处戒备森严,不仅两边增派了十数名差役持军械戒备,更是有三个差役对进出城的行人严加盘查,就连平日里大开的城门,此时间也关上了半扇,只留了一半供人进出。

    清安县衙门捕快不多,方勤看城门下这些差役,除了几个捕快,剩余的都是生面孔,看穿着,倒像是从其他各部司临时抽调来的人手,比如粮农司的那个痩差役,此时正哭丧着脸站在门口盘查着过往行人。

    刚才骑马之时,因怕风吹乱了发髻,恰好马上有个土匪的斗笠,方勤戴在头上,此时也没有摘下来,也没人认出方勤。头戴斗笠,牵着缰绳,方勤随着进城的人流缓缓走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种场面,在方勤的印象里,还从来未发生过。

    城门口,对行人盘查极为详细,因此进城队伍行进十分缓慢,城门旁边,放着一张桌子,有一个人,正一脚蹬着条凳,一手端着茶碗,一边大口大口喝着茶,一边冲正在盘查的几个差役骂骂咧咧:“都给老子看仔细了,休要敷衍于我,若是大意放了那小子和他的同伙进城,你们摸摸脖子上的葫芦瓢儿还在不在!”。

    声音很大,方勤不禁朝那里看了一眼,那喝茶的却是熟人——于明武。

    方勤一见于明武,就感觉事情有些不一般,于明武作为本县的总捕头,在这小县城里也算有些身份,若非遇到棘手的大案要案,一般只会在县衙的班房坐班调配,缉捕巡查之事,自有属下之人负责,根本用不着亲自上阵。今日里反而亲自率人在城门口做盘查之事,方勤隐隐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