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在大周悟长生 » 第八章 新官上任

第八章 新官上任

    次日,粮农司大堂上,穿着皂色官服的方勤斜靠在正堂椅子上,百无聊赖翻着一本《归元诀》,旁边两个差役恭敬的肃立,随时听候方勤差遣。堂上极其安静,唯有方勤“刷-刷”的翻书声。

    这个新来的主事,有个修为及其高深的用毒修士在暗处贴身保护,甚至县衙总捕头于明武都在他手上吃了大亏的事迹在清安县城已经不是秘密,而且方勤斥巨资买空了县城所有毒药供这位高手练功的事情也是众所周知。

    因此,差役们一是尊敬长官,二也着实对方勤有着畏惧,摸不清脾气,没人愿意触个霉头惹这种角色。

    第一天到粮农司打卡上班,和记忆里那种朝九晚五,充满了内卷、内耗、内斗的氛围完全不同。

    粮农司主事,没有品级,没有朝廷编制,不属于命官,一般由县令直接任命。

    虽然只是个不如流,没有品级的小吏,但在粮农司,也属于当家的首席长官,自己每日只需阅批一些需要呈报县衙的文卷,偶尔核对下出库入库粮草的数目是否与账册一致,至于具体业务,自然会有专门的差役操办停当,却是无聊的很。

    因此,方勤特意带了一本引气入体的功法《归元诀》。

    当务之急,自然还是要想办法引气入体,自己的这个“毒鼎真人”天知道还能拿来当多久的幌子。

    “悟不出来我就自己照着书练”方勤暗自里狠狠的下了决心。

    这本功法,说来也属于上等功法,是方家子弟修行开蒙必修典籍,功法平和,基本不会有什么偏差,只要照着修炼就能快速为修习者引气入体,踏入下一个境界,唯一缺点就是修炼过于平和,后期很难突破到五品以上的层次。

    只是方勤有些高估了自己,虽然整本《归元诀》自幼就烂熟于心,但不知是自己这个躯体过去被酒色掏空,或者说自己根本就不适合修炼,自己修炼多年,但始终无法进行引气入体,成为入品的修士。

    而自己当年的陪练于明武,却早在三年前就晋升为八品洗髓境界,想想确实令方勤汗颜。

    “练功练得不入流,做官也做的不入流,这就是我的命啊”方勤合上书,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皂服,自嘲道。

    万幸各司部主事最多三月就可由其他世家子弟轮流接任,否则如果让自己困在这粮农司当一辈子小吏的话这穿越却也无趣的很。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于明武那帮杂碎,老爷我此生如此悠哉渡日,却也美哉乐哉。”

    “这个不成器的纨绔,以前也不知道用心修炼,就知道一门心思去花街柳巷,留下这具废物身子,害的老子出了门腿就不自觉的想往柳巷勾栏拐。”其实方勤也是很想去那个神秘的地方见见世面,只是得益于记忆里小时候卫生课上那些生理卫生知识,让他在这个世界的卫生防疫条件下不敢造次。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个精瘦的差役送上几份需报呈县衙的文卷让方勤批阅。

    方勤草草一翻,都是征粮进度等一些日常的文卷。

    提笔正要签批,突然方勤一愣,文卷中,居然夹着一张捕票。

    捕票上书:“河西粮农杨氏,违抗皇命拒不纳粮,拟缉拿其女杨翠儿,卖入娼馆以资抵粮,特呈报上司衙门核准。”

    “怎么,粮农司还可以签发捕票?”唤过瘦差役,方勤疑惑的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每逢纳粮,总有个把刁民抗命拒缴,因此,惯例需报请县衙将其批捕,直到其纳粮后方可以销案。”

    “即然纳了粮就能够销案,此案只需捉拿杨氏,略加惩戒敦其纳粮即可,为何要将其女儿卖入娼馆?”方勤看着捕票气不打一处来。

    “大人有所不知,杨氏为河西村人氏,家中只有父女二人,按大周律,其世代为粮农,只是杨氏去年因痨病身故,其女杨翠儿一十三岁,尚且年幼,不事农耕,所以今日无法缴纳朝廷所征军粮。因此才要拿了她卖身抵粮”。瘦差役如实的禀报。

    “放你娘的屁,简直草菅人命!”。方勤勃然大怒,拍桌而起,若不是大堂还有其他差役在场,方勤恨不得一招荼毒指就送这个王八蛋瘦差役回老家。

    一旁回话的瘦差役被方勤吓了一大跳,他很难理解这么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新来的主事大人为何如此大的反应。

    “杨翠儿现在何处?”方勤压着火继续发问。

    “回老爷,杨翠儿已由小的拿住,现就捆在粮农司门房,只等衙门回文一到,即可卖入娼馆,所得钱财足够抵扣军粮,大人不必担忧”。这个没眼色的货还在想着表达一下自己办事得力。

    “好奴才!”方勤大喝一声“老爷我未曾签批,上差衙门官函未复,你就敢先行拿人,简直不把本朝律法放在眼里!且待老爷我上报县令大人后再做计较,看你一身贱骨头到底能经得住多少水火棍。”

    差役被吓的扑通跪地,不住的哀求,本来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以往签批都只是例行公事,为防止走漏消息人犯逃跑,一般都是先拿了人再请捕票,他属实难以理解这个新来的方老爷为何如此拿乔。当然此惯例确实有违律法,如果方勤真要以此做文章,够他吃不了兜着走的。

    “老爷我今日不为难你,现在去把人放了,我便宽恕于你。”方勤知道,这也不怪差役故意欺压良善,各部司对抗命违令者都是如此处理,而且整个大周朝各州府都是如此。

    这个办法虽然粗暴,但事关朝廷的差事和衙门的脸面,只能从权立威,以儆效尤,所以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差役通融放水的情况发生。

    果然,差役杵在原地没有动弹。

    “老爷,杨翠儿放不得,河西村征草督粮,历来都是小的负责,若大人此次法外开恩放了杨翠儿,今后各粮农们有样学样,下次征粮的差事下来可就不好办了。”

    “而且,小的今日冒犯官长,未批先捕,其罪到头也只是去县衙领三十水火棍,罚俸三月。倘若今日走了杨翠儿,征粮数目有了亏空,耽误朝廷募粮,莫说小人,到时候只怕大人您的项上人头也是顶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