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铁血铸长城 » 第三十三章:卖女儿的杨白劳(2/4)

第三十三章:卖女儿的杨白劳(2/4)

    “来来来,我再讲一遍剧本,大刚你叫杨白劳,家中穷的实在揭不开锅啦,你叫喜儿,是被你爹卖给黄世仁哒!我是你哥,叫传武,这次是来参加你的婚礼。”

    “都听懂没?”

    楚阳看着面前的各位,很是激动的手舞足蹈。

    “行是行,可就是,我孔捷好歹也是正大光明的君子,你让我演那王八蛋黄世仁,不太合适吧。”

    “就是啊,这剧情也有毛病,这黄世仁都这样了,还不弄死他闹革命?”

    和尚握着拳,两只眼珠子瞪着孔捷,孔捷不知怎么了,总感觉有点心虚。

    演喜儿的小王童鞋倒没怎么样,悲剧也是一门艺术吗。你就比如霸王别姬,他老想演虞姬来着。

    懂行的陆晓冉,看向楚阳的眼里已然全是星星,这个男人,上马杀敌,下马写诗,能文能武,气宇轩昂,他甚至还会编剧本。

    天呐,这天生就该是她陆晓冉的男人,早晚把他睡到手!

    “哎呦,都说咯,这个剧本是为了去糊弄杜威,咱演的戏。”

    一时激动拿出《白毛女》剧本的楚阳突然有些后悔,历史上这东西本应该是出现在五年之后,自己一激动,给提前了。

    “就是就是,只不过是戏嘛。”

    旁观的李云龙边说着站起身子,走到孔捷旁边,猝不及防的照着孔捷的屁股就是一脚。

    “老子踏马踹死你个王八蛋黄世仁!”

    令人意外的是,孔捷脖子一缩,竟不敢还手,嘴里还嘟囔着:“那都是剧本里写的,我没那么坏,啊,不是,我是好人啊。”

    楚阳颇有些哭笑不得,该说是历史的惯性吗,当年,白毛女公演,把当场一战士气的当场动了枪,要毙了那狗日的黄世仁,

    这么一看,孔捷那一脚挨的属实不冤,李云龙没拔枪已经算是足够理智了。

    “不行不行,我得演杨白劳,这黄世仁我再演下去我自己都想崩了我自己。”

    孔捷满脸愁苦的说道,楚阳开导道。

    “没事哈,不得不说,孔副团长你演戏是有天赋的,你演的黄世仁确实让人咬牙切齿。更何况,咱们是为了骗过杜威,也就是说,本就没黄世仁这角色。”

    “是我觉得,这剧本没有反派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才给加上的。”

    孔捷转过头来,悲愤的看着楚阳,他奶奶的,要不是看在他替独立团报了仇份上,自己怎么可能答应他演反派。

    政委啊,我想你了,这楚政委不当人呐。

    孔捷抬头望天,眼眶里有泪水在打转。

    第二天,早上,天气很好,晴空万里。

    大刚拉着板车,板车上坐着穿高领棉袄的小王,至于为何挑选高领红色棉袄,自然是因为需要遮掩一下喉结。

    “万家镇快到了,最后确认一下,都没带枪和其他武器哈。”

    楚阳站在车旁念叨着。

    “没带没带。”

    “哎,团长?你咋又在这呢?”

    “哎,这么重要的事你交给孔捷我不放心,那我肯定得来呀,你放心吧,孔捷他打不过我的。”

    “不是,这是打不打得过的事吗?你是军事主官,你跑过来算怎么回事。”

    “哎呀,楚政委,别唠叨了,那孔二愣子傻是傻了点,可打仗他不含糊,要是真出事,有他在,没问题的。”

    “我......算了,都到这了,让你再回去也不现实。我就一句话,你少说话,多听,把你那狗脾气给我收收。”

    “嘿嘿嘿,没问题,没问题。”

    万家镇上,皇协军部。

    朱红色木质茶几上,是镶着金边的一套茶具。

    “我好色的名声都打出去了吗?”

    “哥,你放心,那名头好早之前就说出去了。”

    “那就好,若我成了完人,那日本人就不会再用我了,咱们得授人以柄才行。”

    “是哈。”

    “还有那几个我带回来的窑姐,都好生的给我伺候着,那都是苦命人。跟她们说实话也行,日本人心眼子再多,也绝想不到去找窑姐询问。”

    “好嘞。”

    杜威看着自己的弟弟,不禁摇了摇头。

    “你别我说什么你都说好,要有自己的主见,在这乱世里,若不是生活所迫,谁会愿意给这帮鬼子当狗。”

    “好.....啊,姐夫你说得对。”

    “你姐那边都解释过了?”

    “我姐都懂您的意思的,毕竟,是在太君手下办事嘛,小心点准没错。”

    “什么太君!那就是一群狗日的畜生!”

    杜威气的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老子要不是考虑着手下弟兄们的活路,能来这帮日本狗子手下当差?”

    “他奶奶的,这帮小日本,他长久不了!老辈子占领国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善待百姓,扶持民心。”

    “这帮小鬼子倒好,上来就是烧杀抢掳,和踏马倭寇当年一个样。”

    “都他妈几百年了,他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啊!还妄图占领华夏?做踏娘的春秋大梦吧。”

    “咱现在受点委屈,跟弟兄都好好说说,暂时先披着这身狗皮,等着咱华夏军队反扑的时候,咱第一个反水!”

    “哎,”一旁的青年点点头,“弟兄们都不理解大哥你,我都解释老久了,他们也不信,不少人都动了去投靠358团的想法。”

    “358团?楚云飞?那倒是个人物,可惜呀,你哥我不是那劳什子黄埔毕业,和那个光头没有师生的香火情,咱又没钱打通关系。”

    “咱队伍要是去了国军,那就是给光头当填线宝宝的命。”

    “姐夫,那为啥咱不投共呢?”

    “你说八路啊,那伙人确实仁义,等哪天我出了意外,你就带着你姐他们投共去。那帮人,穷是真的穷,但是他们得人心。”

    “古语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你别看他们现在穷的叮当响。这国家未来肯定是他们的。”

    “可他们也实在太穷了点儿。”

    “废话,要不是因为咱弟兄受不了苦,我早就投共了。你还真别嫌弃他们穷,刘皇叔当年还是编草鞋的呢,那诸葛亮,种地的,这不妨碍他们三分天下。”

    “依我看,他们最起码也能和国党分江而治,国党再一糊涂,这天下,迟早是那共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