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闯南洋 » 第27节 形象崩塌

第27节 形象崩塌

    与萧若兰擦肩而过,张景带两个贵客到会客室喝茶。

    会客室是整个24号的内部装修最好的建筑,虽然也是茅草屋,但地面用了平整的石块。

    墙壁四面透风,皮肤凉爽,紧挨着雨林,景色迷人。

    窗边摆放着一张原木风格长桌,两边各摆放着三把筒配太师椅,桌子上摆放着一些看起来精致的茶具。

    一名自梳女小伙伴,提前已经烧好了火炭和开水,张景现场为客人泡茶。

    “妹夫,”郑钦阳目光有趣打量宽敞会客室,“你这里不错呀,比我想象的好很多。”

    “也就这间好一点,”张景呵呵介绍,“毕竟是排面。”

    “张老板是会享受的人,”郑小曼的堂哥郑钦仁深吸一口空气,“这个茶闻起来好香,是什么茶?”

    “说是庆国来的大红袍,产地具体是哪说不清楚。”

    聊天过程中,张景悄悄观察这两位堂兄弟的表情,一番沟通下来,没有发现什么。

    直到郑钦仁看似无意随口聊天问,“张老板,你这里有自梳女不奇怪,为什么有一个土人小孩?”

    “附近村子里买来的,”张景哈哈道,“提前玩养成。”

    以为郑钦阳会替郑小曼打抱不平,没想到他一拍大腿,“原来你也是性情中人,我爹也是。”

    张景:“....”

    郑奕柱的良好老实形象,渐渐在张景心里崩塌了。

    上午十一点左右,有小伙伴找到张景汇报,“东家,船上的石头已经卸完。”

    “知道了,你去食堂告诉起子,让他把午饭送过来。”

    小伙伴应是,离开会客厅。

    很快,一道道装在大碗里的菜送进会客厅,总共四菜一汤,足量大米饭,放在这个年代,妥妥的高产阶级。

    郑钦阳吃得满嘴流油,一边吃一边夸,“太好吃了,这手艺真好。”

    “味道确实不错,”郑钦仁也直呼好吃,“很地道。”

    客人喜欢张景自然也开心,午饭后休息半小时,将两人送上船。

    目送两兄弟走远,张员转身回去在食堂门前的小河边,找到正在洗碗的蒂塔,将其带到杨三喜面前。

    “问她是不是认识郑钦阳、郑钦仁两兄弟。”老实人不可能赚大钱,张景怀疑郑奕住跟海盗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杨三喜看向蒂塔,翻译张景说的话。

    蒂塔犹豫两秒回答。

    “蒂塔说在岛上见过穿灰色衣服的人,”杨三喜翻译,“她父亲认识対方。”

    “这事保密,”张景牵起蒂塔小手道,“你忙。”

    杨三喜应是。

    将蒂塔带回食堂继续洗碗,张景若有所思,厚德载物果然要反着理解?

    接下去四天24号地终于制造出手工版本染色机缸。

    橡胶硫化作为压箱底技术,张景自己处理,过程很容易,质量沒有那么好,也不算很差。

    “东家,”杨三喜全程参与制作,却也搞不懂,“它怎么工作?”

    张景不赶时间,指着机缸旁边的金属密封大水缸道,“给它注九成水,用火加热。”

    杨花狗执行,给机缸旁边的大号金属罐子加热,金属罐子上面有一个金属管与机缸主体相连接。

    剩下的事张景亲自操作,在众多小伙伴的围观下,先为机缸内部注水,注入一半开始进布。

    和裁片印花布不同,染色布每批20-50米长不等,将总共约一百米布缝合在一起,从机缸入口穿进去。

    缸体内部有两个轴柱,它们的作用是让布匹在机缸内部来回旋转。

    动力自然是人力,机缸外表两侧有四个‘摇把’,控制轴柱转动。

    当布全部进入机缸内部,进口从外部闭合,闭合处使用了硫化橡胶,所以不太会漏气。

    摇把与缸体拼合部位,同样使用了硫化橡胶,类似高压锅盖里面的那层软胶条。

    机缸内部因为旁边正在输送蒸汽,已经一片热雾。

    待机缸里的冷水烧开,将用温水化开的染料,加入机缸内部。

    因为工艺一般,染料需要分三次或次四次加,避免出现明显色差。

    视颜色深浅,加染料后需要保温2-3小时,到这里上色过程基本结束。

    下一步排掉机缸内部一半水,加入一半清水,加入适量海盐,保持高温用于固色。

    固色过程视颜色深浅,需要1-2小时。

    最后,还是视颜色深浅,换清水,加热到三四十度,洗1次或2、3次,去浮色,中和PH值。

    植物面料是咸性,所以用酸中和,酸就是水果酸,也就是果汁,相当原始。

    加热、上色、固色、去浮色,整过程中,机缸内部的布,需要一直保持均速转动。

    讲真,有点费人。

    好在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人,最不值钱的是人力。

    还是因为设备简陋,工艺简单,整个过程大概需要5-6小时,熟练之后大约可以缩短1小时。

    整体不能跟前世比,否则连渣都算不上。

    加上第一次用土法制作,亲自操作过,张景发现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

    总之,挺一般。

    但是,当一百多米染色布,带着清水出缸那一刻,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每一个人看张景,脸上都带着惊讶、震惊、佩服等等复杂感情。

    没有对比,就没有认知,如果是普通染坊染一百米布,费老鼻子劲不说,时间也更久。

    重点是质量,布带出来的居然是清水,不掉色!

    杨三喜父子也很惊讶,摇把处、机缸入口处,原本应该坏掉的橡胶垫,经过高温折磨,金属摩擦,居然还完全无损!

    这个技术,可比他们打铁、浇模具牛X多了。

    “张大哥,”郑小曼带着陈圆圆又来送温暖,找过来问,“你们在忙什么?”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郑小曼和陈圆圆每次都不只是两个人过来,另外还有两个男性随从,负责划船,也是保镖。

    正好,类似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张景把机缸搞出来,染布也需要有客户,盛鑫商行是最好选择。

    “郑小姐来得刚好,”张景指着新鲜出炉的染色布介绍道,“这是我们刚染出来的一缸布,五个小时染100米;

    这是第一次试验,实际它每次可以染200米左右。”

    郑小曼以为听错,深感诧异问,“五个小时染100米,几个人?”

    “一台机器最多四个人,两台只需要七个人。”张景良心比较好,怕把人累死,其实两台机器五个人就能搞。

    自家开着染坊,郑小曼太了解,她的张大哥,这是要把传统染坊往死里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