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闯南洋 » 第9节 买凶

第9节 买凶

    雨林旁边,张景左脚踏在尸体胸口处,用力抽出箭矢。

    “白痴。”

    轻骂一声,张景立在原地思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安全永远排第一。

    但刚才实在是太凶险了,来的如果不是普通盗强,而是专业海盗,后果严重。

    念及于此,张景放弃缓慢发展。

    转身回去,一群小伙伴,双手握着木矛,正在作坊门口瑟瑟发抖。

    当看到一个板实的黑影走过来,齐齐屏住呼吸。

    “都别慌。”张景肯定,他只要吓唬一声,队伍会跑大半。

    不吓人,声音中气充足道,“强盗已经撤了。”

    听到张景的声音,所有人心里大石头落地。

    隔天郑小曼再次来取布,主动找到张景,“张大哥,昨天晚上有一船同胞上岸,这个时候正在办理入境,如果你需要人手,可以去挑。”

    张景想到自己刚上岸的时候,60-70吨的帆船,运载着260多人,在海上漂半年。

    上岸之后,在爪哇有亲戚、有熟人的小伙伴先走。

    剩下的小伙伴们自谋出路,运气好的,有能力的,找个学徒工作。

    运气不好的,白天到码头干苦力,晚上睡妈祖庙里。

    还有运气最差的,上岸之后不久失踪。

    失终肯定不是因为捡到老爷爷的传承,大概率是被土人抓去卖了。

    不过,作为一个灵魂成熟的穿越者,张景知道,流浪猫更懂感恩。

    虽然他现在需要人,但不能去把所有人全部揽过来,最好是等两个月,等剩下的人体会到人间疾苦,体会到爪哇的生存残酷,会更加珍惜在24号领地的幸福加班生活。

    心里想法一闪而过,张景婉拒道,“我现在不需要更多人手。”

    “张大哥,”郑小曼委婉劝道,“趁着新技术还没有人尽皆知之前,招揽人手,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尽快赚钱。”

    张景感受到被关心,接受好意道,“我会考虑。”

    聊过工作,郑小曼少女情怀道,“张大哥,经商需要会读书写字,我可以每天来教你。”

    “谢郑小姐好意,我会读书写字。”

    “???”

    郑小曼的好看眼睛眨眨,商会记录的资料证明张景不识字,哪有问题?

    “东家,”作坊门口,铺着碎石的空地上,自梳的萧若兰来通传,“有客来了。”

    张景朝郑小曼抱拳,“郑小姐请自便。”

    郑小曼诚恐,连忙还礼,微微一个万福。

    片刻,张景在作坊后面,正在开垦的雨林边缘,见到铁匠父子两人。

    “张老板,”中年铁匠指着地上展开的武器道,“您要的刀全部在这里。”

    张景只是扫一眼武器,并不担心质量,言语客气道:“我想请两位帮我认认人。”

    总体来说庆囯人比较团结,而且张景看出铁匠父子是有故事的人,大体不担心。

    铁匠父子须臾见到两具藏在芭蕉叶下面尸体。

    张景指着两具尸体问,“认识吗?”

    “他们是盘踞在城西边缘一带的土人强盗成员,”中年铁匠如数家珍道,“西屋水烟馆是他们的主要聚集地点,有约四十名成员。”

    “我想把他们废了,”张景直奔主题问,“有没有办法?”

    担心被报复,所以张景想先下手为强。

    父子两人默默对视一眼,中年铁匠抱拳道,“这伙强盗有三个头目,其中一个死在这里,还有两个除掉,就会一盘散沙。”

    “两位愿意接下这单杀人的买卖吗?”

    因为眼前两具尸体,证明张景可靠,仅仅只思考约三秒,老铁匠伸出两根手指,“这个价格。”

    张景眉头轻皱,“有点贵。”

    “15元吧,毕竟是两个目标,不能更低了,”老铁匠解释,“被洋人抓住会被绞死,强盗本身也不好对付。”

    张景心里诧异一下,他以为一个人20元,原来是两个人...

    “20吧,”张景看上去大方、大度、有气节道,“搏命钱值得被尊重。”

    思想纯洁的父子两人感受到被重视,内心皆火热。

    “鄙人杨三喜,小刀会成员之一,”中年铁匠双手抱拳,上身微微前倾,郑重自我介绍,“杀庆兵起义失败出逃南洋。”

    “这是我儿子杨客彦,”杨三喜继续介绍道,“我们练的是自创贴身搏斗术。”

    会武术不稀奇,1900年庆国习武的人挺多,甚至已经把武馆开到大洋坡岸。

    父子两人的出身也没什么稀奇,张景前世了解到历史的信息,南洋有太多起义失败出逃的牛人。

    其中更有经商成功者,反过来用金钱支持更有能力的人起义,一代又一代接力,直到今天,依然还在继续。

    “张景,”张景同样客气抱拳,“无数闯南洋的普通人之一,没啥大理想,只是不想被欺负,不想死。”

    有了共识,父子两人拿着10元定金离开。

    送走铁匠父子,张景转身找到负责埋暗哨的八个小伙伴,他们自称胆子比较大,结果玛麻,都是废物。

    不过也不能怪,小伙伴们理解的胆大是上树掏鸟,下河摸鱼,遇到结婚听墙角。

    “以后你们不用到作坊干活了!”张景指问挂在歪脖子树的橡胶块,语气不毋容置疑,表情故作愤怒。

    “隔着五米,每天掷刀500次,每天矛刺500次,相互监督,如果做不到,不许吃晚饭!”

    丢下这句话张景甩手离开,不凶一点,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另一边,远在爪哇首府,盛鑫商行的成衣店,新花型成衣遭到疯抢。

    土人买,克锡人买,新月人也买,即使价格比普通成衣贵四成,也毫不犹豫。

    穿在身上,形象、B格瞬间提升好几个档次,吸引力太大了。

    何况一件衣服可以穿十年以上,左右都不亏。

    除了普通人购买,竞争对手也买,买回去研究,希望可以在新的利润中分一杯羹。

    还有的人脑子比较聪明,不想费时费事去研究新工艺,于是派人到盛鑫商行的染坊去暗访调查。

    郑奕住早就防着恶意竞争,所以不在三宝垄制衣,也不在三宝大垄卖新款成衣,为的就是延迟对手的认知,他的目的确实达到了。

    为了挤占饱和的市场,当第四批新款成衣大卖,盛鑫商行决定对传统扎花成衣整体进行高达15%的降价。

    用新款的利润,补贴传统工艺成衣,以此让对手知难而退,让出市场。

    不过,张景的印花产量这两天不升反降,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