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世子无德 » 第98章 南叶道桩州!

第98章 南叶道桩州!

    许天衣回了马车,车队启程,继续南下。

    没错,就是南下,以北牧背道而驰。

    他不禁回想起离京前的最后一趟入京,他没有见到他那位四叔叔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雍容华贵的皇后没有看到,是他有些失望的。

    娘亲与皇后娘娘,虽无血亲,可当年却是最要好的姐妹,是他的昭姨。

    昭皇后的不出面,也意味着对方的果决。

    不过这本来就是人之常情,作为皇后,对方当然是站队天子的,就算是血浓于水的亲妹妹,都能割舍,又何况是娘亲这么一个认的妹妹,他这么一个算不上外甥的外甥?

    出面的是兰贵妃,后宫之中仅次于皇后的权柄人物,这不意外,这样的时刻,外臣出面都不合适,用天子的话说,这就是天子与北牧王两家人的事。

    可说到家事,那是用天子和北牧王的名头,又哪里是真的家事?

    让许天衣意外的是天子这一次的大气、大度,舆图之上,除去北牧三大道、九大州,竟是让他随便做选择,哪怕是天策道中与北牧相邻的念州、隆运道中与北牧相邻的河州,都在选择范围之内。

    这样的魄力,让许天衣仿佛看到了当年那挥斥方遒的大永太子。

    略作沉默后,他拿起御刀,划下一个地方,在兰贵妃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大步离去。

    南叶道,桩州。

    许天衣不知道,当朱顼知道他的选择后,同样惊疑恍惚。

    昔年为千叶王朝的南叶道,如今大永的江南地区,是有名的繁华地域,不但商贸繁华,骚人墨客更是层出不穷,连小娘子一个个都是水嫩俏丽。

    可这些美好事物,都是在易州、纪州,桩州位于南叶道最南,同时也是大永以及中原的南部边境。

    桩州地势,无易州平,无纪州顺,大半地域都是山区,边境之外就是有着“十万大山”之称的南朔王朝。

    如此,也就造就了桩州边境摩擦、经济萧条、民风粗粝的下行景象。

    许天衣去这种地方,就跟去北牧的边境脊州没什么区别,与草原上的游牧王朝北靳接壤,偶尔便有军队冲突和厮杀,在这种地方死人,那就是死了,管你是谁,北牧世子也一样。

    当年许栾灭千叶,势如破竹的北牧军一度越过千叶边境进入了南朔王朝,导致双方产生了摩擦,但毋庸置疑,南朔王朝在许栾手中吃了大亏。

    后来国安之征,岐王率领十万北牧军进攻南朔,虽说最后战败,可也让南朔大军损失惨重,南朔王朝元气大伤。

    南朔痛恨大永,更痛恨大永的北牧,双方早已是势同水火。

    许天衣作为许栾嫡长子、北牧世子,敢去桩州,南朔王朝知道了一定会放弃这么一个袭杀许天衣的机会。

    何况南叶道还是南山王朱汕敛的地盘,除去北牧道外,三道四位一品同姓亲王,就没有不想许天衣死的。

    所以拿出三道给许天衣选择,朱顼怎么都想不到许天衣会放弃隆运道、天策道,去桩州这个大永的南地之南。

    而对方这样选择,朱顼也知道,所有明眼人都知道,许天衣是为了那支南征军去的。

    中原广阔,南部边境,隆运道卢州占一小部分,部分边境有着大山阻碍,行军不易,是天然的屏障,大部分能直入中原的山路,都在桩州。

    所以南叶道的军队,近乎半数甚至更多都是压在了桩州,而被“背叛”北牧的南征军,在被天子赐下独立的军名后,主要力量同样留在了桩州。

    与南叶道其他军队的唯一区别,就是南征军直属正安城管理,哪怕南山王坐镇南叶道,是一品亲王,也无指挥权力。

    许天衣去桩州,不是为了找死,那么只能是为了那支南征军。

    胆子大,胃口也大,这就是朱顼知道许天衣做出选择后给出的评价。

    不说已经让许天衣自主选择了,就是没有夸下海口,许天衣想这么选,朱顼也是打心底里一万个同意。

    其实最开始,朱顼给许天衣选的地方有两个,与南叶道和南朔王朝近的隆运道卢州,以及与北靳王朝近的天策道胡州,都是危机四伏的地方。

    之所以桩州不在选择范围之内,是因为这个地方,比前两个地方更加危险,让许天衣去不亚于直接让其送死。

    正安城与北牧的微妙关系虽然只是一层窗户纸,可就是这样的窗户纸,让两头凶悍的怪兽始终保持和谐安定。

    天子忌惮北牧,可远没有到翻脸的地步,何况也不能与北牧翻脸,天子要的是削藩,而不是让藩王造反。

    但如今许天衣自己主动提了出来,那就没有关系了,从圣旨上仅仅是把许天衣的官职从永天建副令降到了永天建左侍就能看出来圣上的心情多么美妙。

    永天建左侍,官职正二品,比沈曼曼的从二品右侍还高出半级,而且永天建的官都是实权,在地方上是官府都得不得不听的大人物。

    也就是说许天衣真到了南叶道,能比其身份地位高的,只有那位一品亲王了。

    朱顼还有一个心思,若许天衣以这样高的官身在南叶道出了意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南山王进行削藩,也找到了处理南征军的理由。

    似锦门,在沈曼曼、张满枝、马文博、孙安安等人陆续离开后,有一道纤长黑影走上城头,夕阳之下望着南方。

    黑衣女子陪在身边,目光复杂,尽管从心底里不愿意相信,可她还是不得不承认,那位北牧世子来到京城的这一年,做出的诸多事情都是常人所不能及。

    如此优秀的人,抛去在北牧的臭名昭著不谈,的确值得万千女子倾慕和着迷。

    黑衣女子微微侧头,有人走了上来,一袭青衣,溪鲤郡主。

    “不舍得?”

    朱苡沫没有回头,也没有回应。

    “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这样的男人,谁不喜欢?”

    朱瑜欣与她并肩,望着南方。

    “你不要的话,我可要了?”

    朱苡沫看了看她。

    “要不姑姑,你毁个婚约吧。”

    朱苡沫终于说话了,清冷地说了一句,就转身走了。

    “明早给我敬茶。”

    望着那高挑婀娜的背影,朱瑜欣忍俊不禁,自言自语地笑道:“怎么有那么一丝赌气的味道呢?”

    黑衣女子有些无奈,看来针尖对麦芒与姑侄关系缓和与否,是没有多大干系了。

    走下城头的朱苡沫,看到了一个穿着袈裟的小和尚。

    已是白马寺住持的海清,上前将一个小木盒拿给朱苡沫。

    “阿弥陀佛。长公主殿下,这是许世子托我带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