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赵高要当我义父 » 第010章 追随者(求收藏、求推荐)

第010章 追随者(求收藏、求推荐)

    “啊...”

    抢攻贼人瞬间痛苦倒地,他旁边同伴见状哪里能忍,纷纷拿起武器就要围攻。

    “都给我住手。”

    千钧一发之际,匪首突然大声喝阻。

    刚才扯虎皮没起作用,高申用两招就打伤小头领,真实力才让对方重视。

    匪首望着刘行两人表情凝重,心说这家奴的身手竟如此好,又瞥见不远处有相同衣着的人,真拼起命来胜负难料,但如果就这么放两人离去,似乎面子上又挂不住。

    他迟疑之际,侧面山上有动静,随后冒出数十身影。

    匪首见状大喜,那些是他们的同伴,这下人数过百大优,厮杀再无悬念。

    高申没听到赵高喊他回去,此时站在刘行身边如同骑虎,很快增援山匪就下到平地,一群喽啰中捧出一个将军装扮的人。

    “孙将军,他们...”

    原匪首快步迎上,将刚才情况作了介绍。

    孙姓将军愕然看向刘行,紧接着蹙眉追问:“你刚才自称刘府君之孙,而且还死后爬出棺材?不知姓甚名谁?”

    “刘行,刘子为,家父治书御史,不知阁下...”

    孙姓将领身穿戎装,刘行从他话中猜到此人或识刘焉,于是自报家门后反问其名。

    岂料对方听后惊呼:“你不是死了么?”

    “刚才对他们说过,这身衣服曾随我下葬,但死了又活了过来,否则怎能爬出棺材?”

    刘行望着众匪再次故弄玄虚,突然反应过来对方的话,便急切地追问:“听将军的意思...你知道我?”

    “末将是刘府君帐下校尉,奉命到关中助左中郎将讨李傕,可惜最后惨败在长平观,御史一家也因此受到牵连...”

    “你是孙校尉?”

    刘行根据赵高提供的情报,得知刘焉曾让孙肇带兵五千,到关中助刘范在长安夺权政变,但长平观战败之后就没了音讯,没想到他竟在褒斜道作了贼。

    “正是末将...”

    孙肇惭愧点了点头。

    这一切太离奇,看得刘行身边高申目瞪口呆,心说刘公子这什么运气?敢情这群贼人就是刘焉的兵?

    刘行对孙肇做贼极为不解,便指着旁边的人询问:“孙校尉虽然兵败,但你身为益州将领,为何在这褒斜道...”

    “唉...”

    孙肇当着刘行一声苦笑,随后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原来他带五千叟兵出川,结果长途行军没休息就仓促应战,为最后战败埋下伏笔。

    当时的长平观战场,己方还有马腾、韩遂两部人马,但两人行事鸡贼怂恿刘范,将孙肇放到战场的正前方,想保存实力坐收渔利。

    李傕军之后在长平观大胜,斩首万余有三成是孙肇之兵。

    马腾、韩遂两军位置好容易撤,但孙肇溃逃撤退时却被樊稠盯上,阻断了他回益州的通道。

    当时刘范已经阵亡,孙肇发现退路被封堵,只能躲到南边山区藏匿,等到樊稠撤军才出来。

    孙肇带出来五千人,到最后只剩两百余人。

    刘范战死、刘诞被杀,孙肇知道回绵竹也要死,便带着麾下叟兵落草。(此时益州治所在绵竹)

    他三月底路过郿县,偶遇议郎庞羲为刘行下葬,孙肇还到坟前祭拜过,所以对他印象深刻。

    刘行认真听完故事,好奇问道:“孙校尉既遇庞议郎,何不与他同回绵竹?你应有父母家人吧?不怕家眷受牵连?”

    “末将不回绵竹,就是为了家人...”

    孙肇苦笑摇头,解释曰:“末将曾托庞议郎带话,说自己会留在关中袭扰,并伺机刺杀李傕为你们报仇,这样家眷或许能活命...”

    “原来是这样...”

    刘行见孙肇吐露心迹,应该没把自己当外人,便指着后方被围的马车,大胆提出要求:“她们与我有些交情,不知能否看到家父薄面...”

    “公子说哪里话?是末将的人无礼冲撞...”

    孙肇上一秒抱拳陪着笑脸,下一秒即转身对喽啰们大喝:“尔等还不闪开?”

    “多谢...”

    刘行拱手对孙肇感谢,发现蔡琰也同时自己点头致意,那张脸的确如高申所言老树皮无疑,心说这乱世要不会点手艺,还真的是寸步难行。

    出于对名人的好奇,刘行壮着胆、冒了险,且没萌生出男女心思,所以不会上赶着去舔。

    刘行正犹豫是上前打个招呼,还是直接回去找赵高‘炫耀’。

    孙肇却意外对他单膝下拜,举拳铿锵说道:“公子如若不弃,末将想将功折罪,护送您一起回绵竹。”

    “嗯?”

    由于太过突然,不但刘行怔在原地,就连暗中观察的赵高,也不禁露出惊讶之色,心说这小子用了什么妖法?三两句让人跪在面前。

    孙肇见刘行没回应,连忙解释道:“末将虽然战场失利,但真不是我不肯力战,实乃马腾、韩遂狡猾,李傕之兵凶悍难当,我对刘府君依旧忠心不二,希望公子到了绵竹,能为末将美言几句...”

    “额...”

    刘行咽了咽口水,心说赵高的话果然没错,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利益往来,孙肇护送自己是有所求。

    孙肇虽有两百余人,但赵高给的安全感更强,于是委婉拒绝道:“家父枉死关中,此仇不报非人子也,所以暂时不会回绵竹。”

    “那你...”

    “打算先去汉中落脚,看能否说动张鲁出兵,不过孙校尉不用担心,战争失败非你罪也,我会写信向大父解释。”

    刘行解释原因的同时,又在扶孙肇起身时出言将他稳住,看得一旁的高申啧啧称奇。

    孙肇经过短暂考虑,决定跟着刘行一起去汉中,借口刘诞之死他也有关,要报仇该有他一份。

    褒斜道剪径买卖不长久,等到下半年入秋后天气转冷,这条路上的行人会大大减少,那时候不冻死也会饿死。

    刘行毕竟是刘焉之孙,到汉中张鲁即便不愿借兵,也会对他客客气气。

    就这么意外又神奇,刘行收获了第一批追随者,连赵高事后都为他竖了大拇指。

    心说还是你们命好些,我刚穿越那段时间全是苦日子,所有人似乎都在欺负我,否则为何我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被逼出来的。

    孙肇的据点在后方山里,这段时间积攒的钱粮都要带走,所以需要花些时间去搬拿。

    蔡琰准备不充分,急匆匆进入褒斜道,走到半路就断了炊,此时已饿了一天肚子。

    刚才听到刘行自报身份,蔡琰顾不上之前赵高的威胁,毅然决然上前恳请相随同行,而她在郿县时显露的傲气,早消磨在这几天赶路之中。

    人在饥饿时,只惦记一件事,其余皆不重要。

    因为赵高曾经赶走蔡琰,刘行此时面对才女主动求助,又下意识向赵高征求意见。

    “高先生,您的意思...”

    “问我?”

    赵高瞟了蔡琰一眼,又看了看附近那些叟兵,随后嘴角微微扬起,言曰:“子为此时人比我多,留不留自己拿主意便是,何须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