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域逍龙 » 第11章 道法自然

第11章 道法自然

    天地万物,莫不有气。

    阴阳合气,万物滋生。

    人乃万物之灵,自古便有修道之士历千万年来吸收天地灵气强化自身,力求超越自我,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境。

    修行界中,经过多年演化,改进,完善,历代修士创造出了一套修炼体系,延续至今。

    修行境界的划分,总共分为引气期、洗髓期、金丹期、混沌期、天人期五个层次。每层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境界。

    引气期就是引灵气入体,为我所用。

    修炼者大量吸收天地灵气,存入体内,伐毛洗髓,最终,量变引起质变,用以强化体质。

    所有的习武、修行、养生的人,初次修行,开始的都是引气期的修炼,而大多人终生也就停留在引气期的层次,少数人通过坚韧的努力或很好的机缘,有幸能够进入洗髓期。

    洗髓期是修炼由后天转入先天的门槛。

    这一层次的人在常人眼里看来算是超人了,力大无穷,本领高强,已经能够自如运用初级法术了。

    而“术”在这个世界无所不在。

    大贞朝崇道,天下道门多如牛毛,道术更是种类繁多,浩如烟海。

    术者,道也。

    术之一词,含义甚广,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曾经盛行的巫术即是术的起源,诸如天文、历法、数学、星占、六壬、太乙、奇门、运气、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舆、符咒、择吉、杂占、养生术、房中术、杂术等等都属于术的范畴。

    术之定义功能,在合。

    如万物皆圆,万物皆理,万物皆数,以术合之。

    术之种类虽然繁多,但以正道人士的眼中看来,大致分为山、医、命、卜、相五类,是为道门五术。

    相应的,天下道门也有五大圣地对应五术的修炼。

    但实际上由于“术”的广杂,有很多门类别开生面,另走极端。

    比如在修行界当中,还有以房中术修炼而闻名天下的和合宗,以修炼音波术为主的天籁宫、希音门等等。

    这个世界,术的盛行,几达极致。

    帝王占星问天,王侯趋吉养生,将士战场杀敌,民众求医索药、占卜寻鸡等等一应生活之中大小之事,无不用术。

    这也导致投身修行的人越来越多,谁都想掌握一点立身之术用以谋生。

    而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用处的成语就叫“不学无术”,可见术之重要。

    修术之人虽多,但有成就的人很少。

    修术一途,讲究的是天资、功法、机缘、悟性,缺一不可,术师就是这个世界的巅峰,能够修炼成为一名术师,是每个修行人最大的心愿和目标。

    至于术神,那不过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罢了。

    术的修炼,以法力为基础,以术诀功典最为关键。

    道术的修炼对应法力的五级修行也分为术徒、术士、术宗、术师、术神五个层次,每层三个境界。其中,层次之差,以一当十。

    但也不排除一些逆天的法术能够越级挑战。

    其中术诀功典为重中之重,一个修炼普通术诀的初阶术士被一个修炼高级术诀功典的引气期高阶术徒打得落荒而逃的事也是偶有发生。

    元鸣回到家中,仔细消化了一下腾野传授的“彭祖养生术”中的导引术,感觉这就是练气的功夫。

    气功的功效元鸣还是了解的,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对身体理应有益无害。

    既然有了术诀,当然要开始修炼。

    迎着朝阳,元鸣配合导引术的意念、呼吸之法,一套软骨体操锻炼下来,只觉浑身气血流转,念头通达,畅快无比,不禁大赞这套功法的妙处。

    导引术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有意识地疏导气血沿经络顺畅地运行,从而达到舒筋、活血、引气、怡神、健身的效果。

    导引术类似于广播体操,但更加注重气血的活动,而不像广播体操一样只是拉伸肌肉、活动关节。

    导引术并不过分注重意念和呼吸,不刻意讲究怎么引导内气沿经络行走,而是注重顺其自然,通过活动肢体使气血按自然规律沿本身应该走的路线自然走通。

    它要求的引气入体是自然达到的,而不是人为控制的,意念也是如此。

    当然,此时的元鸣并不知道,道法自然,其实正是最高层次的练气养生秘术。

    不知不觉中,元鸣一脚踏进了修行的大门,闯进了道术的世界,阴差阳错下,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道途的巅峰。

    流年似水,时光如梭,不觉已是除夕。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不同人的眼里,除夕的年味也不尽相同。

    晚上照例迎财神,然后生起篝火,祭祀。

    最后阿牛和元鸣将白天进山砍伐的一截截青竹筒扔到火堆里。

    沾满松油的柴火吱吱地燃烧,火光大盛。

    竹筒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最终炸裂开来,发出沉闷的“砰砰”声,在幽远的山谷间不住回荡。

    爆竹声中一岁除。

    这燃爆竹一来为了驱除山鬼瘟神,二是为听个响声,讨个彩头。

    城里的有钱人家使用的是填充火药的烟花炮仗,山里穷苦,就直接用原始的爆竹代替。

    当然了,元鸣就觉得爆竹不错,这玩意儿环保经济,绿色自然啊!

    架不住再三推让,元鸣在阿牛家里吃完年夜饭。

    阿牛爹喝得有点多,一个劲地大着舌头教训阿牛。阿牛愁眉苦脸,洗耳恭听。

    元鸣也不便做声,吃完赶紧闪人要紧。

    他回到家中净手,给老吴上了柱香,默默祷告一番。

    往年和老吴一起过年,虽然两个人话也不多,但家里也好歹没这么冷清。

    过年家里也没怎么收拾,元鸣看着墙边的那一溜出土的古董不禁叹了口气。

    财帛动人心,可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元鸣找了一块破布,走上前去挨个擦拭一番。

    上次万象商行南阳郡城分店的沈总管说可以将这些东西卖到县城的万象商行去,对方会给一个高于古董贩子的收购价钱。

    等天气转暖自己就到县城去一趟,卖了这些玩意,顺便看看外边的县城是什么模样。

    想到沈总管,元鸣不禁记起对方曾留下一块腰牌,便到抽屉里去找。

    翻了半天好容易找到,只见这是一块黑里带赤的铁牌,足有酒杯口大小,分量颇重。

    铁牌顶端有孔,可以穿线,正面浮雕着一龙一象。

    大象扬鼻昂首,长牙锋利,耳朵大张,状甚有力的样子。而那条龙则身躯粗壮,龙鳞历历在目,张牙舞爪,线条飘逸,刚劲遒然。

    整个牌面雕工细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铁牌背面中央一个圆圈,里面阴刻着“并州沈”三个小字,四周装饰雕刻着云纹。

    整个牌子给人一种做工精致,古典庄重的感觉。

    “并州可是隔着有万里之遥啊,这个沈家难道是个很有名的世家望族吗?居然把店铺都开到梁州来了。”

    元鸣皱眉,喃喃自语。

    天下共分九州,大贞朝定都中原雍州,是为天子居中,四周来朝之意。

    以雍州为中心,南接梁州,北倚幽州,东靠荆州,西连青州。东南扬州,西南徐州,东北冀州。而并州正处于西北方向,距离梁州怕不有几万里远。

    大陆之上有两条著名大河贯穿九州。

    一为南北流向的澜沧江,一为东西流向的流浩河。

    九州之上,人口众多。

    其中有一些世家望族传承千年不断,历数朝不倒,底蕴深厚,人才辈出。

    不管谁当皇帝皆对其恭敬有之,政权更迭与其无关,世家历朝历代尽享荣华富贵。

    这些世家位于整个社会阶级的金字塔顶层,岂是元鸣这种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当下所能接触到的?

    把玩铁牌良久,元鸣将其收好放了起来。

    他忽然想到临走时沈总管曾叮嘱自己要特别留意出土的金器或鎏金之物,一有消息就通知县城里的万象商行。

    鎏金古董,家里不是还有一件吗?

    元鸣蹲下身子,从炕洞里取出一团黑布,层层打开来,里面正是一尊鎏金铜道士坐像。

    这尊三清造像面相清癯,双眼修长,三缕长髯。雕像约有三寸来高,其下有一底座,约为一寸来厚。

    “这难道有什么古怪吗?”

    元鸣翻来覆去地查看这尊铜像,用锤子敲了敲,然后大力旋转,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元鸣还不死心,又翻过来仔细查看底座。

    封底处果然有细小裂痕,肉眼几乎难辨。

    元鸣找出尖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底座打开。

    狭小的底座空间里塞了两枚手指宽窄的玉简,清莹圆润,令人爱不释手。

    元鸣仔细观察,底座里除了这两枚玉简外再无他物,而玉简之上光滑平整,空无一字。

    这两枚玉简里肯定蕴含着什么秘密,只是自己目前不晓得罢了。

    元鸣思索良久,最终还是将其放回了坐像的底座里面,收拾完毕后仍旧用黑布卷了起来塞回炕洞里。

    元鸣有个特点,当下不晓得的事情且先扔到一旁,不去理它,改日再说,说不定等几日之后自己就弄明白了呢,何苦白费脑筋?

    其实这种在佛像、道士造像里面填充东西的做法自古有之。

    佛家曰装脏,道家曰填识。

    其寓意就是给雕像装上内脏与神识,如舍利、佛经、道家典籍、金银、珍珠等玉器宝物,甚为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