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域逍龙 » 第7章 天问留丹

第7章 天问留丹

    不过,交浅言深乃为人处事之大忌。

    元鸣思量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把道士铜像拿出来给沈天问过目,虽然对方很可能给他出一个好的价钱。

    毕竟身处乱世,元鸣行事也喜欢保留点秘密,向来没有将所有底牌都一股脑儿先亮出来的习惯。

    沈天问沉吟片刻,取出一块铁牌,递给元鸣,说道:“这些古董价值一般,我们万象商行南阳郡分店经营的都是精品生意,向来是不收这种货色的。你持着这块牌子,把这些东西卖到最近的万象商行范野县分店去吧!报上我的名号,总归比你直接卖给别的古董贩子价格要好上不少。”

    接过牌子,收好道谢后,元鸣表示可以带沈天问再到村里其他人家转转看看有没有古董,沈天问摆了摆手,说道:“还是算了吧。不过烦请元兄弟留意,一旦遇到有出土的金器或者是鎏金器物,务必通知我万象商行范野县分店,在下必有重谢!”

    元鸣听了,心底一动,当下神色不变地点头答应。

    阿牛站在门外,眼睛却不时偷偷地瞟两下那辆华丽的马车,一颗心似已飞到了马车里面。

    拉车的两匹马站着无聊,喷着响鼻,不时用蹄子刨着地面,发出“嗒嗒”的响声。

    室外虽然寒冷,但马车里面,温暖如春。

    一只造型别致的铜炉里,红彤彤的,正烧着上好品质的“空心檀木炭”。这种炭火无烟,热量大,燃烧持久,价同白银,乃是达官贵人冬日里取暖必备之物。

    火力四射,热气逼人。

    小诗的脸蛋红扑扑的,她透过窗缝看了一眼外面,说道:“这山村里面真穷,还那么脏。小姐,你看,那个阿牛还站在那里呀!嘻嘻,他可是一直在偷偷地看你呢!还有那个叫元鸣的,学大人说起话来文绉绉的,但却词不达意,内容也不中听,怪好玩的。”

    黄衣小姐轻啐了小诗一下,答道:“你瞎说什么呀!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两个家伙眼睛都贼兮兮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也不知三叔怎么想的,跟这些无知的人儿浪费什么时间?我去催催他。”

    说罢,黄衣女子转身跳下车来,向屋子里走去。

    她尚未进屋,元鸣三人却已走了出来。

    沈天问微微一笑,说道:“怎么,琳儿等急了吧?这就走。”

    黄衣女子白了元鸣一眼,说道:“就是嘛!早该走了!这个破地方有什么好看的?连个正经儿的人都没有。”

    没个正经儿人?

    元鸣游目四顾,可是,周围也没有别人啊!那……这是说自己不正经了?!

    元鸣整日面对一帮山野村姑,鲜少和美貌女子打趣。

    他看沈天问一行人行事还算正派,不像心狠手辣之徒,忍不住呵呵一笑,向黄衣女子说道:“山野之人也没有什么礼数,倒教小姐见笑了。诗书有云:春水为肤玉为肌,我看小姐您丽质天生,肤色晶莹,吹弹可破,妙趣横生啊!敝友一见小姐便惊为天人,颇为仰慕…”

    语声一顿,元鸣一把拉过在一旁呆头呆脑听傻了的阿牛,继续说道:“敝友身体健壮,双眼有神,年方十六,至今童身。这个,不知姑娘能否将芳名赐教呀?”

    一抹红霞染上了黄衣女子的双颊。

    她长这么大从未遇过这种场面。

    在南阳郡虽然也有不少年轻人倾慕于她,但哪个不是在她面前刻意表现得温文儒雅,言辞有礼,生怕被她给看轻了?

    乍一听到这种稀奇古怪的话语,不黄衣女子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然而当着沈天问的面,若是向元鸣这样的浅陋山野少年发难,却又显得自己很小心眼儿。

    黄衣女子臻首微摇,跺了跺脚,甩手又上了马车。

    阿牛又羞又惊,低头看地,手足无措。

    沈天问和沐铁听到元鸣那一本正经偏又搞笑无比的说辞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沈天问摆手道:“小孩子家不要学别人油嘴滑舌,惹恼了我那侄女,当心她打断你的腿。”

    临上车前,沈天问顿了片刻,从随身的一个玉瓶里倒出一粒指甲盖大小的红色丹丸留给了元鸣,说道:“我看元兄弟身体似也不甚强健,小小年纪一个人在山里生活很危险。这粒“归元丹”虽说不是能起死回生的仙丹妙药,但只要人还有一口气在,及时服下还是能转危为安的。”

    元鸣怔怔地看着手里的丹药,忍不住心肠百转,思绪万千。

    “这大概就是钱瘸子所说的道家炼丹士所炼的丹药了吧?可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若是早几天能碰上沈总管的话,老吴也就不用死了,着实可惜。”

    正感叹着,抬头一看,沐铁驾着马车已经走得远了。

    马车里,黄衣女子撅着嘴巴,一幅不高兴的样子。

    沈天问笑着问道:“我又没将你的芳名“婉琳”告诉那个阿牛,你生的哪门子气呀?”

    沈婉琳开口道:“两个没什么教养的小猴子,我生气作甚?我是生你的气啊,三叔!我听沐铁说你不但给了他沈府的腰牌,而且临走还留了一粒“归元丹”!谁都知道你为人豪爽大方,可这不是浪费丹药吗?”

    沈天问摇了摇头,说道:“琳儿,我们这趟出来所为何事你知道吧?”

    “知道呀,不就是来搜寻一下,找找看有没有古南梁国长乐王陵的线索吗?可这跟那两个少年又有什么关系呢?”沈婉琳又急又快地问道。

    沈天问呵呵一笑,开口道:“六年前,南阳郡城出现了一盏鎏金铜灯,其造型奇特,世所罕见。我们万象商行收到后仔细研究,根据灯上刻有的“长乐未央”古篆字样,最终考证出此灯乃古南梁国长乐王陵墓陪葬之物。长乐王一生尊崇道教,举全国之力搜集道教经典,其本人也是不世出的道术高手,一身修为更是达到了混沌后期的术师巅峰境界。”

    “术师后期巅峰修为?”沈婉琳不禁瞪大了双眼。

    “不错,此人天资聪颖兼且刻苦用功,加之身为帝王,灵丹妙药天材地宝估计也没有少服,法力修炼到了混沌后期,法术水平也达到了术师后期的境界。可惜后来据说其服食丹药,冲击天人期时功亏一篑,失败身亡。”

    沈婉琳目露神往之色,不禁为之惋惜。

    沈天问沉声道:“修炼一途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须知入门简单,越往后越难。自古以来,有多少天资卓绝,叱咤风云的前辈高人,都卡在由混沌而至天人的最后一关,止步不前,最终不免难逃一死?

    “修行之路越走越窄是众所周知的。且不说这些了,故老相传,长乐王去世后,陵墓里陪葬了其生前修炼的诸多现在已经失传的上古道术修炼法门和秘籍。你也知道,天下连年战乱,诸多道门法术已经失传。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长乐王陵的寻找。期间线索也发现了很多,但始终都没有找到王陵的真正所在。世面上也陆续有跟长乐王陵有关的古董流传,其中鱼目混珠,真假参半。人们怀疑长乐王陵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墓中的禁制可能因为某些缘故而失效了,很可能已经被盗。而今,我们终于发现了一点真正的线索。”

    沈天问缓了口气,继续说道:“在我们将此事上报并州宗族后,宗族执事四长老沈开山老爷子亲来南阳郡鉴赏长乐宫灯,居然发现了更大的秘密。”

    沈婉琳奇道:“还有什么秘密?”

    沈天问沉声道:“长乐宫灯是长乐王陵墓里的长明灯,其所用的灯油乃是采自东海“锁阳鲸”的油脂提炼而成,可保持千年不灭。但在我们发现的长乐宫灯中,灯油尚余大半,而且居然已经石化成玉状。”

    “这又是为什么呢?王陵里面的“长明灯”不是可以长明不灭的吗?”沈婉琳皱眉不解。

    沈天问神色凝重地解释道:“这就是我说的大秘密了。据宗族典籍记载,“锁阳鲸”油脂所制成的灯油可燃千年,经久不灭,唯遇天下至阴之气才会石化成玉。这说明南荒附近地下某处藏有天下至阴之地!”

    “天下至阴之地?可有什么特别吗?”小诗正听得聚精会神,忍不住插嘴问道。

    沈天问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继续说道:“这个说来话就长了。《道德经》云:万物负阴以抱阳。据说,天地初开,阴阳二气转化,然后滋生万物。故而天地万物属性,皆分阴阳。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调和方为造化自然之道。”

    “是故天下五方,东、西、南、北、中,上应五行。其中,东方、南方对应木、火,性阳;西方、北方对应金、水,性阴。但万物皆同时具有阴阳属性,所不同者不过是表现为或以阳为主或以阴为主罢了。”

    “所以,东方虽属阳,但东方必有某一处地方为阴性之地,由于阴阳二气转化、调和的特性,所以这“阳中阴”乃是至阴,此地就是天下至阴之地。同理,天下当然也有至阳之地。我们修行法术的人,一要修炼法力,二要修炼道术。”

    “法力的修炼是为根本,而法力的修炼不外乎吸收天地日月星辰之灵气。至阳之地和至阴之地由于灵气充足,所以,在此处修炼起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