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从世界尽头归来 » 第二十九章 异能者的买卖

第二十九章 异能者的买卖

    对于普通人而言,异能圈相当遥远。

    刘建光作为财团公子,虽然有不少消息渠道。

    可由于先前不关心这些,所以同样缺乏相关知识。

    葛争见状也不着急,便从基础开始讲起,直言国内有三个主要部门,分别是超能人口登记管理局、异能者事务管理局、以及灵能武装部。这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彼此之间又存在关联,共同构成了异能者管理系统。

    “能跟我细说说吗?”刘建光闻言来了兴趣。

    “先说超能人口局吧,这个部门露脸率高,就连一些老百姓都知道。超能人口局隶属安治部,负责异能者的服务管理、异能信息的登记和备案、还有异能者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生活在烈阳共和国,异能者都得在超能人口局登记,定期接受安全调查和能力监测。”

    “这怕是很困难吧?”刘建光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露头的没法管理,就算做过登记的人,能力保不齐也会变。”对于刘建光的判断,葛争表示认可。“所以超能人口局的数据,通常都会落后一些。要是碰上高手犯事儿,它们一般也没能力处理。”

    “原来如此,就跟一般安治机关差不多。”听了葛争的讲解,刘建光对超能人口局有了初步认识。“基层执法机构,负责处理日常琐事,碰见大问题就交给上级机构。”

    “如果是高手犯事儿,会由另一个机构负责处理。”葛争抽了口烟,吐出一个均匀圆润的烟圈。“四十一局,规范名称是异能者事务管理局。刚才你理解得差不离,但其实也不算上下级单位。”

    按葛争的说法,四十一局地位特殊,名义上隶属于政府,却在某些方面享有一定自由度,作为独立机构直接对国家负责,虽与超能人口局存在职责交叉,本质上却又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四十一局颇为神秘,连办公地点都未公开,据传在编人员虽然不多,但都是异能者中的佼佼者。

    {锻炼}公司做公家生意,出产的商品种类繁多,其中便有各类执法用具,所以与四十一局偶有来往,而超能人口局更是大客户之一。至于灵能武装部,由于隶属军队系统,便与葛争没有什么交集了。

    “所以咱们是吃国家饭的。”刘建光总结道。

    “官老爷提需求,有技术的我们直接做,没技术就去研究院买。”提及公司的业务,葛争露出一抹笑容。“前些年大致如此,收入方面倒还不错,就是太看人脸色了,所以最近也在尝试转型......我们在拓宽销售面,把业务重心转向非官方异能者组织。”

    “非官方组织都有哪些?”刘建光好奇发问。

    “最大的一个叫做‘星盟’。”葛争解释道。

    在烈阳共和国,有不少异能者组织,其中以“星盟”最为出名,而根据前些年的异能者统计报告,国内六成以上的异能者都是“星盟”成员。“星盟”的结构较为松散,除了少数专职人员以外,多数成员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但可以通过特定联络网共享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星盟”更像是命运共同体,或是一个异能者们沟通交流的平台。

    “下游客户数量少,客户本身又强势,生意肯定不好做。”作为财团世家的子弟,刘建光迅速看到问题的本质。“可星盟是全国性市场,客户又是零散的个人消费,这样就会让公司处于主动地位。”

    “没错,星盟不仅富有商机,还是信息的集散地。”葛争身体前倾,笑容变得有些意味深长。“所以和星盟做生意,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有机会搜集到不为人知的情报。”

    “不为人知的情报?”刘建光的眼中迸射出异芒。

    “没错,所以你爸才会送你来。”葛争如是说。

    “葛叔,劳您费心了。”刘建光霍然起身,朝葛争郑重行礼。

    “我先带你转转吧。”葛争摆了摆手,带刘建光离开办公室。

    跟随葛争的脚步,刘建光离开行政区,来到公司西侧的厂房,发现这里安保措施严密,进入大门需要进行身份验证。鉴于有老总带路,刘建光一路无阻地走进厂房,发现里面放有大量机器设备,许多工人正在按部就班地作业。

    “很多东西涉密,你看看就行了。”葛争提醒道。

    “您放心,打死也不往外说。”刘建光点头应允。

    “瞅瞅这个。”葛争递来一根装有搭扣的细绳。

    “拘束绳?”刘建光手握细绳,发现其质地极为强韧。

    “反灵能拘束绳,不光材质结实,激活以后还能抑制灵能。”葛争又拎起一副手套,使劲塞到刘建光怀里。“这个聚灵手套,能让运功更加顺畅,同时减少无谓的灵能损耗。”

    “那个是占卜球么......”刘建光指向不远处的玻璃球。

    “那个是灵能探测器,拥有感知探测能力,但说实话效果不太好。”葛争伸手按在玻璃球上,那玻璃球便开始闪闪发光。“用水磨玉当材料,就能做出更好使的远目晶,当然成本也会高出不少。”

    老少爷们穿过生产区,来到一扇厚重大门前。

    葛争掏出一块金属牌,贴在凹陷的验证区域内。

    大门顿时迸光芒四射,随即吱呀呀地缓缓开启。

    两人沿楼梯一路下行,便来到厂房的地下空间。

    楼梯的尽头的更衣室里,早有勤务人员备好了工作服。

    “除了我和三位副总,其他人去里面之前,都要上交通讯和影像设备。”葛争套上工作服,见刘建光乖乖掏出手机,则当即微笑着摇了摇头。“你是跟我来的,就没这必要了。”

    刘建光换好工作服,随葛争进入地下空间,见此处被隔断墙分成若干区域,狭长的走道顶部挂满了刺眼的白灯。葛争迈步走向深处,一面检视地下空间,一面与刘建光探讨营商之道。

    “就像我之前说的,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是完成官老爷们的订单。这种营生还算稳健,但从长远来看并非好事。一个企业想走得更远,就必须有自己的绝活。令尊是商界泰斗,这些道理肯定跟你说过。”

    “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是壁垒,我爸是这么叫的。”

    “没错。在我看来,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

    过得片刻功夫,两人来到某扇门前。

    葛争摆出噤声的手势,蹑手蹑脚地拉开屋门。

    刘建光紧随其后,发现小屋面积不大,四壁挂满了各式画框。

    一名青年胡子拉碴,此刻正坐在椅子上,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

    那青年岁数不大,戴着粗框方形眼镜,左手捧着半截金属护臂,椅子周围则被他搁满了颜料桶。年轻的雇员屏息凝神,肌肤表面鲜红光芒涌动,右手捏着一把精致工刀,正于护臂表面细细雕琢。

    刀尖彤芒流溢,所过之处燃起青烟,于护臂表面划出浅痕。

    不知过了多久,当整幅图案初见雏形,他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葛总。”青年抹了把汗,这才注意到身旁两人,便面朝葛争欠身致意。

    “车伦,公司的灵绘师。”接过尚未完工的护臂,葛争伸手递给刘建光。

    “水波纹?”刘建光仔细一看,见护臂表面满是不规则的弧线。

    “这是我的灵绘,我管它叫‘水波’。”灵绘师车伦开口说道。

    “小伦,这位是刘建光,刘福寿董事长的三公子。”葛争退到旁边,搬了把凳子坐定。“你稍微给他讲讲,然后让他观摩上色吧。”

    “好的葛总。”车伦依言照做,取来一支漂亮的毛笔。

    “咱们公司自己生产的?”刘建光指着灵绘笔问道。

    “我师父送给我的,跟了我好多年了。”车伦轻轻摇头,伸手指向脚边的颜料桶。“如果没有灵绘笔,灵绘师其实也能作绘。可如果没有这些玩意儿,那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这个就是灵墨吗?看着跟油漆似的。”刘建光疑惑地问道。

    “现在说的灵墨,是古代灵墨和现代灵能涂料的总称。”面对知之甚少的刘建光,车伦不厌其烦地开始了讲解。“古代灵墨一般会做成墨锭,跟普通松烟墨和油烟墨一样,基本上都是烧烟制墨,再配上含有灵能的辅料,用的时候加水磨一下。然后最近几百年,成品墨汁开始广泛应用,虽然效果比灵墨锭差点儿,但方便是真方便。”

    “所以桶里这些是现代灵能涂料。”刘建光闻言了然。

    “到了近代,大家发现涂料也能作绘,所以就把灵墨的概念扩充了。”车伦取回护臂,再度坐回木椅上。“跟普通涂料一样,灵能涂料由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以及辅助成膜物质这三类物质构成。灵能涂料的学问非常深,刘先生目前只需要知道,灵能涂料的主要成分一般为油料或树脂就行了。”

    年轻的灵绘师停止讲话,神情也逐渐专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