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安乐公 » 第五十章 入西川,二将争兵

第五十章 入西川,二将争兵

    在领受桓温入蜀平叛的军令后,朱焘与邓遐,各领本部五千军士,由荆州建平郡入蜀,沿着长江沿线,水路兼行,一路汇合巴东、临江守军,大军进到巴郡江州。

    江州此时正是蜀中三方争夺的重要枢纽,晋军为了始终占据江州,亦在江州驻有五千重兵。

    如今汇合各方军士,朱焘与邓遐麾下军队已经不下一万五千人。

    但如何分派这一万五千人,两将产生了分歧。

    按照桓温军令,由邓遐领兵,从江州北上,进剿盘踞在巴西的萧敬文。由朱焘领兵,溯江而上,配合周抚,尽剿范贲和邓定的叛乱。

    但不知桓温是有意为之,还是下令时产生了疏忽,竟然没有规定二人由谁来节制如今这一万五千军队。

    正是因为如此,更令朱焘与邓遐二将争执不休。而二将的争执,又主要针对在两个进军方向上,究竟以何为主攻方向?

    邓遐自然认为,如今萧敬文在两路叛军中势力最大,又因为其凭借做乱的巴西郡,离汉中与荆州都更近,因此萧敬文的威胁也最大。

    故而,应该以自己所主攻的萧敬文为主要进攻方向,既然如此,那这一万五千军士,至少要有一万人受他统领,与他一齐北上进剿萧敬文。

    至于朱焘,邓遐认为,他完全可以继续溯江而上,等到达江阳郡后,继续收合军士,补充部队,完全没有必要在江州就统兵万人,若如此,不仅行军途中粮耗增多,行军速度亦会大打折扣。

    而朱焘并不这么认为,在朱焘看来,巴西的萧敬文已经有司马勋这支梁州精锐抵御了,并且萧敬文并没有占据蜀中的政治中心成都,其在蜀中的威望与影响力始终有限。

    因此,如今最急迫的就是尽快扑灭成汉余党的叛乱!

    毕竟成汉政权在蜀经营了三十余年,根基颇深,一旦战端再起,面对生灵涂炭,蜀中士人难免人情思旧。

    只凭晋军在蜀中未满两年的镇压统治,恩泽未就,人心未收,若再没有一支胜过道寇的军队,率先在声势上镇压住道寇,那即便是萧敬文被镇压下去,蜀中也要被成汉重新做大了!

    因此,面对邓遐蛮横的要将江州这五千军士收入麾下,朱焘只会认为邓遐这是不分主次,不顾大局,完全就是在蛮干!

    朱焘自然不能让其如愿,坚决不肯将江州这五千兵士拨给邓遐。

    这就让问题变得棘手了。

    如今这江州五千兵士,两人都想带走,但桓温军令中的疏忽,使两人都无权节制对方,让对方交出兵权。

    二将争来争去,各自有理,如今也分不清究竟是为了顾全大局,还是为了个人军功了。

    江州距江陵一千多里地,若派人回去向桓温请示,来回十多天,贻误军机,这仗还怎么打?

    并且若让桓温知道此事,对于桓温来说,这就像是从一千多里之外扇来一记响亮的耳光!

    就为了头上那点军功,这么点事儿,两个蠢货争来争去,然而最丢人的,反而是两人的顶头上司,桓温!

    料想桓温即便是知道了此事,也只想一记巴掌扇去一千里外,只怪自己所托非人,事还没有办好,这就想着先去争功!

    按例,两将在江州驻留三天,用以整顿军备辎重,但如今已经是是第四天,二人也照样挣不出一个结果。

    巴郡太守毌丘暐,眼见二将不和,更考虑到大军行程绝对拖不起。

    于是出来打圆场,决定将自己江州的五千军士,平分给二将,以让二将尽快各自起行。

    毌丘暐自以为是在做好事,企图说和二将,没想到却遭到了二将的一致反对,饱受二将的冷眼与嫉恨。

    毌丘暐暗忖,自己无法节制二将,但入蜀大军若是这么拖下去,自己也会受到无端牵连,难逃其咎,桓温如今持节都督八州,完全是可以斩自己这个二千石的!

    如今要想保官,甚至是活命,就只能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于是,毌丘暐未曾知会朱焘与邓遐,只待亲随二十人,连夜投奔自己的顶头上司,益州刺史周抚,企图让周抚替自己顶这个大雷,但美其名曰,援助前线。

    朱焘与邓遐忽然得知江州太守一夜失踪,二人亦是大惊。

    一位二千石大员,因为受不了二将的蛮横,竟然一夜蒸发,这让朱焘与邓遐也开始惊惧起来,若是让荆州的桓温知道了此事,追究下来,二将因争兵而贻误军机,持节的桓温岂能饶了二人!

    于是,二人仓皇之下,也不敢再相互争执,姑且采纳了毌丘暐的方案,将五千江州军士平分,一个向北,一个向西,匆匆领兵而去。

    却说朱焘这支援军,从江州溯江而上,即将到达江阳。

    期间,与周抚不断用快马联络,保持军情畅通。

    一日,朱焘与自己的儿子朱序同处一帐,商议如今形势。

    朱焘之子朱序,生得面目俊朗,清俊通脱,更兼自小就聪慧善学,因此受到朱焘的喜爱,即便是行军,也亲自带在身边,似有培养将门虎子之意。

    如今收到周抚手书,朱焘脸色严峻,率先言道,“近日收到周都督前线手书,已知周都督守江之策,如今周都督亲自固守僰道,并加强僰道至江阳三百里北岸江防。看来,如今道寇攻势颇猛,唯恐道寇会截断大江,斩断我军辎重通道!”

    朱序听完父亲的军报,略作思索,由衷向父亲说道。

    “父亲,孩儿敢言,道寇既然攻势迅猛,有意图谋江防,那父亲便更不能与周都督在僰道合兵了!”

    却见朱焘听到其子所言,严峻的脸上竟然浮现出微笑,两眼发亮,目光闪烁。

    “嗯!我儿果然料得军机!属实不易!”

    “周都督多次提议为父,到达江阳之后,收合江阳士卒,主持江阳防务,并提醒为父,务必加强江阳至江州的北岸江防,防止道寇突破长江防线,遏制我军辎重通道。”

    随即将周抚手书让朱序观看,并抚着朱序的肩膀,犹自赞道。

    “我儿如此年纪,便能料到周都督手书所言,亦是让为父欣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