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安乐公 » 第二十四 将军可建全蜀之功

第二十四 将军可建全蜀之功

    将襄阳砲的技艺吩咐山中工匠后,刘炎终于对邓定部队的战斗力感到差强人意。

    自身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当然会使自己心里更有底气,这便是与萧敬文谈判的硬性筹码。

    于是,刘炎携带赵襄与张弋二人,暗中共赴雒县,以期缔结萧敬文,共同抗击蜀中晋军。

    却说雒县萧敬文。

    萧敬文永和二年以振威将军随桓温征蜀,定蜀后拜为征西督护,桓温离蜀后,萧敬文征西督护的地位,仅次于益州刺史领西戎校尉的周抚,可视为蜀中二号人物,为制衡周抚,桓温令萧敬文与周抚同样领有一万重兵。

    周抚屯兵彭模,萧敬文屯兵雒县,两地一南一北钳制成都,而成都城中,桓温却安置了一位战功平庸的杨谦,领众三千,驻守成都。

    蜀中此等布局,颇能看出桓温心机。

    成都自古是蜀中祸乱之源,占据成都,便能形成割据之实,桓温故意弱干强枝,就是为了抑制成都,防患于未然。

    然而,桓温又不希望周抚作为益州刺史在蜀中一家做大,尾大不掉亦是形同割据,于是便让萧敬文与周抚同领重兵,相互制衡。

    桓温如此布置,确实实现了蜀中难以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然而桓温离蜀未久,就是因为蜀中没有选好带头大哥,再加上邓定趁势下山凑个热闹,周抚亦没有绝对兵力能够抑制萧敬文与邓定的叛乱,蜀中重新乱作一团。

    刘炎心里深知,萧敬文是有野心的,而且他的野心又非常有趣,很耐人寻味。而这正是自己可以说服萧敬文的关键哏节。

    萧敬文叛变之后,便即刻自称“益州牧”,这是极其不寻常的,因为在东晋制度下州长官只有刺史,没有州牧,而同时期自称州牧的地方,都在东晋辖土之外,比如前凉张氏,统合凉州之后,尊晋为正朔,自称凉州牧,而晋室由于鞭长莫及,只能被迫承认。

    所以萧敬文身处蜀中生乱之地,自称州牧,其实是向世人发起舆论声势,让世人认为他自己是在为晋朝平定乱世,其矛头指向的很可能是当时已经显露出代晋野心的桓温!

    而桓温却不吃它这一套,毕竟晋室在下游,兵力孱弱,也管不到他这。他桓温平蜀之后,坐拥八州士众,凭他自己就足以平定萧敬文之乱。

    区区萧敬文,一万余人,桓温未让下游的晋室出一兵一卒,自己亲自操刀。

    结果这仗一打,就是五年。

    暂且不提桓温能力如何,单看萧敬文,以巴西一隅之地,率众万人力敌桓温八州士众长达五年,这确实是足够强悍了,这也证明了他萧敬文多么不服气桓温。

    在桓温的辖地之中,有这么一位强悍的战将,并且还在自己身侧,刘炎还是足以幸灾乐祸了。

    翌日,到达雒县。

    府前通报,后门接引。

    秘密接引刘炎一行人的,正是萧敬文的参佐,隗粹。

    隗粹见到刘炎三人,自是一惊,这倒不是隗粹认识刘炎,而是刘炎秘密通报的身份是“范贲”,而如今见到的却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带着两位尚未弱冠的。

    隗粹将狐疑留在心中,将刘炎接入。

    这位隗粹,正是成都城门校尉隗文的兄弟,正是他在邓定首倡义旗后,策反萧敬文,叛晋自立,给自己的兄弟隗文争取了向邓定献城的机会。

    嗯,自己人。

    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让他来补刀的。

    堂上。

    刘炎随隗粹进堂,见堂萧敬文正独自正立,打量其身高,约有九尺,须发乌黑,面容硬朗,观其年纪,约四十余,但毕竟常在军中,仍然练得虎背熊腰,四肢健硕,虽然如今尚未披甲只穿内裾,观其气质,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为雄赳赳的将军。

    萧敬文见刘炎进堂,亦是惊异,犹自站立,也不请刘炎入座,频频以眼神示意隗粹。

    只见隗粹会意,率先开口道。

    “公子果然有胆,以道寇酋首身份来拜征西都护大门!”

    “将军亦是国士,既然已经见到范贲之名,还不是让在下后门接引了么?”刘炎摆出一副笑脸,从容应答。

    “呵呵呵~”萧敬文听完一笑。

    “小小年纪,竟然替那老妖道前来做说客,小的替老的挡刀,本将军也是首次遇见。”

    “你此来何事,痛快直言吧!”

    刘炎向萧敬文正鞠一躬,正色言道。

    “小子今日前来,只为请将军建功蜀中,追效刘玄德,成全蜀之功。未知将军有意否?”

    话音未落,只见萧敬文顺手抽出案架上的宝剑,寒光倏忽一闪,剑锋直指刘炎脖颈。

    此手法之快,直令刘炎躲闪不及,身后赵襄张弋欲上前护卫,竟被刘炎即声喝止。

    剑身映出的凛凛寒光打在刘炎脸上,嗖嗖寒气渗在刘炎的心里。

    却见萧敬文仍是保持微笑的回应道。

    “助我成功?呵呵,杀了贼酋,自是大功一件,你说是也不是?”

    刘炎僵住脖子,不敢动弹,从牙根中挤出一丝笑声,谨慎回道。

    “呵呵~将军这一剑下去,杀得可不止是我,而是邓定的万余徒众,将军若想去周抚面前请功,自可以马上动手。”

    刘炎此时虽然已被萧敬文以死相逼,但脑子仍然十分清楚活络,值此关键时刻,容不得说一句废话,该有的字眼一个也不能少,“邓定”与“周抚”一出,自是在不断提示着萧敬文。

    “呵呵,果然是有备而来,你身上绑着一万个人头,我哪能砍得过来?”萧敬文用鼻息篾笑一声,将剑缓缓放下,自己独自往案前一坐,向刘炎打趣说道。

    “来!和本将军说一说你的全蜀之功,看看我配不配这份功劳。”

    刘炎趁机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脖子,转向萧敬文座前,拱手说道。

    “将军,若青城山邓定率众攻袭成都,将军计划如何做?”

    这话令在场的萧敬文与隗粹同时一惊,这小子说话这么直接?

    萧敬文自是装腔言道,“我乃是征西都护,自然该典兵讨贼!”

    “若如此,那这全蜀之功便与将军无缘了,将军虽为征西都护,但此功只会属于益州刺史周抚。”

    刘炎也装作并不在意,冷言冷语的说道。

    “只要周抚在蜀中一日,将军就难有全蜀之功。而且以将军一人之力,即便是争功,也难以争得过周抚与汉中、荆州的援军。”

    汉中、荆州援军?

    萧敬文听到此,默默地又在心中重复了一遍。

    哼!这小子总是话里有话!

    隗粹在一旁听到此话,亦是感觉到这刘炎话中自藏玄机,简直是在正话反说!

    只说萧敬文领兵争功,争不过周抚与两方援军,却就是隐晦不说萧敬文若领兵造反,照样敌不过周抚与两方援军,这等隐语,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会切身体味到。

    此时的萧敬文,应该听得明白。

    只见萧敬文摊手坐在矮脚椅上,满脸严肃的而送上一声呵呵,随即向刘炎问道。

    “那我若想要与周抚等辈争得全蜀之功,又该如何?”

    这话说得已经非常明确了,他萧敬文在这蜀中,就是谁也不服!谁来都没用!

    萧敬文既然已经将话送到了,刘炎也要准备给萧敬文递刀子了。

    “那自然是不让周抚得以立功了!当邓定与周抚相斗之时,将军应该装作西线无战事,并声称汉中司马勋素有不臣之心,欲趁蜀中大乱,入蜀以行不轨,将军趁势东进梓潼、巴西,扼守晋寿剑阁,使司马勋难以南下入蜀,让周抚没有援军,等周抚万人拼杀死伤殆尽后,再回来平叛,此时将军便是抵柱之功!”

    “哦?这倒是有趣!”萧敬文展眉一笑,犹自说道。

    只见隗粹趁机萧敬文建言道,“那司马勋乃是胡虏所养,早晚必生异心!当年他从关中来附之时,我便向将军直言,此人不可留,结果却将此人送与建康,使其飞黄腾达,已成今日之患!

    萧敬文大手一挥,十分果断地言道。

    “无妨!留到如今,我正好趁此机东进,好好敲打他一番,此时此机,岂不更妙!哈哈哈!”

    “将军英明!”隗粹随即附和着。

    听到萧敬文的爽朗笑声,刘炎自知此事将成,强压内心的兴奋,继续向萧敬文言道。

    “等将军回师平叛之时,邓将军定会率众归于将军,领蜀中士人推举将军为益州牧,将军此时据全蜀之地,便可东向与桓温相颉颃。将军还应趁此时拥众甚夥,向朝廷上表数落桓温叛逆罪行,使天下咸闻!届时将军之声威,绝不同于今日!”

    自领益州牧,匹敌桓温,这是萧敬文平生之夙愿,刘炎自然乐意为其描摹一副美好蓝图。毕竟这蜀中的天再塌下来,还要他“益州牧”顶着呢!

    萧敬文听完,从坐上重新站起,冲刘炎爽朗一笑,亦是率直言道。

    “哈哈哈!看来这范贲、邓定之辈亦是被周抚打压不轻,煞是想趁此机会走出深山,竟然派你这样一位能言善辩之士前来合纵!也罢!既然能帮本将军除掉周抚,本将军自是愿意与其联手!共享蜀中!”

    眼见此事已成,做戏自然要做全套,刘炎十分恭敬地向躬身施礼,慷慨言道。

    “将军,在下定要让将军相信,你我之联合,皆是蜀中士众所愿!”

    萧敬文见刘炎冲自己俯首便拜,自是嗤鼻一笑,只用鼻息篾声说道。

    “蜀中士众?呵呵,尔等只会归于胜者罢了!”

    “你回去告诉邓定,他攻袭周抚之时,便是我东进巴西之日!”

    刘炎一拜未起,低下头的脸上,一派鬼魅笑容,朗声应和道。

    “只待将军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