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大唐配角皇子怎么当皇帝 » 第三十五章 大兴善寺

第三十五章 大兴善寺

    李恪刚跑出来不久,便在不远处的石桥上,看到了长孙娉婷与小丫鬟袭香四处张望的身影。...

    “哈哈...”原本还有些恼怒的李恪,在见到这一幕后,顿时喜笑颜开。

    一嘴白皙的牙齿,闪着耀眼的光。

    “嗨!娉婷早上好啊!袭香你也早!”

    李恪一边挥舞着手,一边朝着长孙娉婷打着招呼。

    其实,刚才李恪之所以会恼羞成怒,其根本原因,还真的是被杜如晦给说中了。

    因为前两天,小丫鬟袭香去“醉仙楼”给李恪捎了一封信,长孙娉婷约他一起去大兴善寺上香。

    李恪担心再留下去会被看出破绽,这才灰溜溜的离开

    “小姐,你看,李公子又朝着我们说些听不大懂的话。”

    “不就是朝我们打招呼嘛?这有什么听不懂的啊?”

    说着,小轻轻的敲了一下袭香的小脑袋,对着她说道。

    “还有,以后除非有很多人在的地方,叫他李公子。否则就要称呼他为蜀王殿下。”

    小丫鬟袭香,这是肯定不知道什么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一对处于恋爱期的恋人眼里挑毛病,不是找虐嘛?

    小丫鬟袭香觉得自己很受伤,自己虽然是个丫鬟,但是小姐一直待她如姐妹一般。

    以往的时候,小姐对自己是最好的。

    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会给自己带一份。

    可自从小姐认识了李公子,不对,是蜀王殿下,自己感觉自己都快失宠了。

    “三郎,这里!”

    长孙娉婷踮起脚尖,努力的朝着李恪挥舞着雪白的小手。

    看到自家小姐在看到李恪时,露出来的笑容,小丫鬟袭香觉得,自己的幸福,还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于是,她对着长孙娉婷说道。

    “小姐,蜀王殿下他对你隐瞒身份,你怎么不生气啊?以前你不是最恨人对你撒谎吗?”

    “那有什么,我不也没有告诉他真实身份吗?”

    “这样,就当我们扯平了。”

    说着,也不理会目瞪口呆的袭香,朝着走上桥的李恪迎了上去。

    “娉婷,不好意思,我来迟了,等好久了吧?”

    “没有,我也刚到。”

    然后两人似若无人,在丫鬟袭香充满怨气的目光下,朝着大兴善寺走去。

    大兴善寺,为佛教八宗中的密宗祖庭,是隋唐时期的皇室寺庙,也是帝都长安的三大译经场所之一,位于西安市城南,坐落在长安城的东静善坊。

    只不过说是皇家寺院,但其实也对外开放。

    长安城的贵族豪门,都以来此寺院祈福为荣。

    “娉婷,我空着手去没有关系吧?”

    “没事,我都让袭香准备好了!”

    听到这句话,李恪下意识看了一眼,闷闷不乐走在身后的袭香。

    “可是袭香手上也没有拿东西啊?”

    长孙娉婷听到这句话,掩嘴笑了起来。

    “三郎,兴善寺离着西市这边可不近,你不会要我和你一起走过去吧?这得走到什么时候去。”

    “额...这...”李恪一时语塞,顿时觉得自己确实考虑不周,他连忙补救着道。

    “要不,娉婷你在这里等我一会,我去叫辆马车?”

    “咯咯咯长孙娉婷发出一阵百灵鸟般的笑声,冲着李恪娇笑道。

    “三郎,你诗写的这么好?这时怎么脑袋就转不过弯来,我不是都说了嘛,都已经让袭香准备好了,车子就停在...呐!”

    长孙娉婷伸手一指,一辆白马拉着的马车,正安静的停在三十来丈开外的一条街道上。

    “哦...原来你准备好马车了。”

    李恪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长孙娉婷说道。

    “嗯嗯,走吧!”

    对于坐马车,李恪来到这个世界后,也显然不是第一次。

    来到马车前,李恪自然而然的牵着长孙娉婷软若无骨的柔夷,让她率先登车。

    就在他准备上车的时候,瞥了一眼一旁无精打采的丫鬟袭香,对着她微微一笑,招了招手。

    “袭香,快点,上车,要出发了。”

    李恪这个时候,自然还不知道,小丫鬟还在心里偷偷埋怨李恪分走了长孙娉婷对她的关爱。

    打定主意要贿赂好长孙娉婷身边所有人的李恪,一如既往的和小丫鬟打着招呼。

    袭香到底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丫鬟,见到李恪这个皇族皇子,竟然让自己这个下人,先上马车,立刻被感动的无以复加。

    小跑着回应道:“来了来了。”

    而坐在马车上的长孙娉婷,看着谦逊有礼的李恪,一双明亮的眼睛,笑成了月牙。

    有种所托既良人,我心意情长的满足感。

    等到李恪坐上马车,这才发现车内布满了繁复的金色装饰,即使在白天也熠熠生辉,彰显着它的高贵与庄重。

    车内的光线明亮,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李恪坐在长孙娉婷的对面,马车虽大,但除了上一次李恪帮助被风沙迷眼的长孙娉婷,两人还是第一次靠的这么近。

    所以,长孙娉婷有些不好意思看着李恪,她眼神时不时的瞥向马车之外。

    李恪身为现代人,眼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打开话题说道。

    “娉婷,你怎么想到今天去兴善寺祈福啊?过几日不就是元宵佳节了嘛,怎么不那时候去啊?”

    听到李恪的这句话后,长孙娉婷抬头疑惑的看向李恪。

    李恪见状,问道:“怎么了?”

    长孙娉婷见李恪不似作伪,便开口说道:“往年的时候,我与阿娘都是在初一或者元宵节的那一天,前去为一家祈福安康的。”

    “不过,自从陛下登基后开始,朝廷在元宵节那天晚上举行“流觞诗会”,邀请长安的年轻俊杰,以及我们这些臣僚女眷参加诗会。怎么?三郎没有收到邀请吗?”

    说到这里,她一脸的不可思议。

    因为依照之前长孙娉婷与李恪相见时,三郎所作的一首诗来看,其水准绝对是高超的,不可能没有受邀。

    今天,这是李恪第二次听到“流觞诗会”,没有想到,这个诗会的影响力这么大。

    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仿照东晋“兰亭之会”的形式,举办的诗会。

    当时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军政高官谢安,孙绰,四十一位名家。在一座假山流水旁,将一只盛满美酒的酒杯放入曲水上游,任其随波逐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畅饮此杯,并临流作诗,在宴会上每个人都要吟诗作赋,王羲之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而流觞诗会中的流觞两字,明显就是取自于《兰亭集序》中的“流觞曲水”。

    这个反倒不意外,传闻李世民最喜欢的书法作品,就是王羲之的那幅《兰亭集序》,在他临终前,还让还是才人的武则天念了一遍这幅《兰亭集序》。

    然后,他便在一片背诵中,驾崩...

    在心爱的人面前,李恪自然不会说没有收到邀请。

    他努力挺起身板,面对长孙娉婷以及小丫鬟的质疑表情中,自得的说道。

    “自然是受邀了的,只是一开始的时候,我不太想去,如果娉婷也去的话,那我倒是也想去见识见识了。”

    “蜀王殿下,是不是真的哦?没受邀也没关系,我跟小姐是不会取笑你的。”

    袭香怀疑李恪是不是在撒谎,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咯咯咯....”

    不等李恪说话,长孙娉婷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她头上的金色发簪也在微微颤抖,显然是在极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只是她的情绪太过激动,一时半会根本无法控制。

    李恪见状大急,他连忙对着丫鬟袭香快速的说道。

    “这次组织“流觞诗会”的人,是不是就是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的蔡国公杜如晦。”

    见到袭香点头,李恪一脸意气风发的说道:“实不相瞒,我刚才就是在和蔡国公下棋,一共下了两局,一胜一负...”

    然后,李恪就将自己如何羽扇纶巾,闲庭信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蔡国公打败的英雄壮举,添油加醋的说给了袭香听。

    并且,输了棋之后,蔡国公要求再下一局,李恪不忍蔡国公多年威名毁于一旦,于是就放了一整片海的海水,故意输了一把,挽救了蔡国公濒临倒闭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