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前世许愿若有来生 » 第五节 大殿之上言为弈

第五节 大殿之上言为弈

    “不对,叉手礼是这样。”

    次日,中庭的教学如约而至。彩云正手把手的教着叶轩,现在正教着叉手礼。

    “看好,先把左手四指弯曲,右手四指伸直,再用右手把左手挡住。”

    “这样?”

    “是的…啊不许放下!要一直放着胸口处的。”

    “…好麻烦啊。”

    “你想被抓起来吗?”

    “额…”

    与他们二人不同,一旁的徐莹正躲在走廊的大柱子后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本来徐莹吃完饭是想陪他们一起训练,但是看见他们如此亲密,徐莹的心却乱了。青涩的少女还不懂爱情的感觉,徐莹不知道为什么叶轩跟别的女孩子说话她就快要窒息,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扼住咽喉。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也不知怎么就被他所吸引。是出于把他弄伤的愧疚?还是他神秘的身世?亦或是那双什么都不懂的清澈眼眸?不,这种事需要理由吗?最终,徐莹只是偷偷再看了他们一眼就悻悻离开了。

    …

    很快就到了要进宫的日子。天还没亮,鸡还没叫,叶轩和老爷就早早起来,只因今天刚好赶上早朝。徐老爷提前一天告诫叶轩禁食禁水,因为他们还要等很久才能入宫。等到他们到达宫门前已经是寅时,让叶轩惊讶的是哪怕凌晨三点,很多官员就在门外守着了。当下虽是十月,但毕竟天还没亮,加上昨日下雨,叶轩即使提前未雨绸缪穿上了冬衣也还是被冻的直打寒战。这时他想起老爷在出发前曾给过他几个人参片,说是如果实在冷的不行就取出一片含在嘴里。叶轩照做,参片刺激着神经这才让叶轩稍稍好受些。

    但凡上朝,各个官员都要在宫门前站好,规矩是文左武右。由于老爷是武官,叶轩自然是跟老爷一起排在右侧。在等待过程中,有几名老官经不住风霜,徐老爷见状冒着被记名的风险与他们分享了一些人参片。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鸣钟了,大家可以进宫了。半晌过后,宫门大开,文武百官排着队依次进入大明宫,之后一路向北来到大殿。

    在御史的引导下,一二三品官员纷纷进殿,其余在殿外上朝。按规定,要行礼乐,走流程。还好这几天彩云已经把这些规矩系数交给了叶轩,这才没露怯。礼乐毕,有御史特地前来与他们搭话。

    “徐将军,”御史毕恭毕敬的行了礼,随后便看向一旁的叶轩,“这位就是那个为您出谋划策的…”

    “正是,此人名叫叶轩,是我门下的管账。”

    “叶先生真是幸会,皇上有令命我带您去后花园等候,等到早朝结束皇上自然会召见您,请您跟我走吧。”

    叶轩与徐老爷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后乖乖跟在御史身后来到了宫中的御花园。同样,他再次被气势恢宏的园林所震撼,他不敢相信一个后花园竟比那一个坊还要大上几倍。御史将他领到一处凉亭,留下一个火炉便离开了。叶轩坐在石凳上,一旁的湖水静谧而美好,此时天蒙蒙亮,细看湖水旁边的草儿已经结了些许的霜。那御史离开之前好像介绍过这湖名叫太液池,竟把这样宏大的湖比作池,叶轩也不得不感慨古代王朝的魄力。不知不觉好像过了很久,不过这天好像还没有要暖和起来的感觉。霎时,一阵冷风吹的叶轩不禁端起这桌上的火炉。叶轩仔细一看这火炉貌似是铜镀金,他想起自己曾在母亲的帮助下从网上搜索到关于唐代鎏金技术,没想到自己今天能近距离把玩成品。

    “好像是把金子融在水银里形成金泥涂在器皿上,再加一高温使水银蒸发的技术。这光滑平整的表面真是让人赞叹,这样的手艺哪怕是放在千年后也是一绝啊。”

    “哦,就连这制作工艺也如此了解?”

    叶轩循声望去,定睛一看后连忙下跪,原来发话的正是当今天子唐宪宗,身后还跟着徐老爷和几个侍从。

    “草民拜见皇上,不知皇上将至,有失远迎,望皇上恕罪。”

    哪怕彩云已经将各种礼仪礼节告诉了叶轩,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让叶轩应接不暇,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免礼,免礼,是朕不周,让你在此寒地等朕,接下来随朕进殿商议吧。”

    “谢陛下恩典。”

    叶轩赶紧起身跟在徐老爷的后面,一并进入一旁的大殿。皇帝在大殿上坐,叶轩和徐老爷在一旁行礼。礼毕,皇上发话了:

    “听徐爱卿说,你名叫叶轩对吧。”

    叶轩不敢怠慢,赶忙上前跪拜,答道:

    “回圣上,草民叶轩,本是逃难而来,因为太久没吃东西昏倒在荒郊野岭,幸得徐老爷相救才能在这长安城苟活。”

    叶轩偷偷瞄了一眼大殿,皇帝一身龙袍,正襟危坐,那气势宛如神龙降世,眉目之间无不透露着威严与正气,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肃杀之气。这就是为唐朝续命百年的皇帝吗?叶轩心想,同时又默默把头低下了。

    “起来吧。”

    “谢陛下。”

    叶轩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掌管生杀予夺的人,想起了那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听说前一阵子那个赈灾粮的方案是你想的?”

    “回陛下,小人只是看老爷每天愁眉苦脸,这才斗胆进言。”

    这问题可把叶轩和徐老爷吓了一跳,按理来说机关要事是不能透露的,又何况徐老爷是个正三品十六卫大将军,要是皇上追究下来可是要杀头的。

    半晌过后,皇帝竟笑了起来:

    “好!你的方法行之有效,理应奖赏!来人啊,把打好的金牌拿出来。”

    一旁的太监匆匆忙忙接过御史递来的金牌给皇上过目,见皇上点头这次下去交给叶轩。

    叶轩接过放着金牌的木匣,只见一块光彩夺目的镀金手牌静静的躺在红绸上,上刻四个大字“御赐金牌”。

    “念你救灾有功,朕封你为朝散郎,官同七品,此后可与徐将军一同进宫。”

    叶轩举着盒子谢恩,他知道朝散郎是个没有实权的散官,这就意味着他不用处理朝中之事。这样可太好了,他可不想一辈子留在这里。

    不料皇上竟又提出了一问:

    “虽然是个散官,但好歹也是个一官半职,那朕要问你一个问题。”

    “能为皇上排忧解难,实属荣幸。”

    “那好,你说你是逃难而来,那你认为当今天下可否称为太平盛世?”

    徐老爷听到这个问题,脸色立马就变了。要是实话实说就侧面说明当今圣上不是一位明君,可是一味恭维反而会让皇上不悦。毕竟皇上还是心系百姓的,这样的话,如果回答不好,叶轩今天很有可能走不出这个大明宫。

    岂料叶轩不慌不忙,毕恭毕敬的答道:

    “回圣上,当下动乱不安,斗米寸金,人人相食,实在不能称之为太平盛世。”

    “那么你认为原因是什么造成的呢?”

    “回圣上,这样的情况确实跟中央管理有关,但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对于现在的中央部门来说实在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改变现状。”

    “哦?那你说说现在朕能怎么办呢?”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太大,削藩是重中之重。当然先帝也不是没有作为,只是之前削藩都是扶持另一批藩镇,这样就会导致扶持的藩镇壮大,成为一个死循环。”

    皇上微微一笑:

    “那依你看…”

    “既然扶持藩镇不可以,不如…”

    皇上跟叶轩几乎同时说出:

    “壮大中央的军队!”

    伴随着微笑变成仰天大笑,皇上缓缓走下大殿,拍了拍叶轩的肩膀。

    “朕也正有此意,不过现在局势动荡,做什么都要小心谨慎啊。好一个管账啊!徐爱卿,你是捡到宝了!真是被埋没的人才啊,朕要加封你为黄门侍郎,官位四品,以后传达诏令之事就交由你来办,想必决策也会更加完善吧。”

    一旁的徐老爷长吁一口气,低头行礼,心想可算捡回一条命了。

    “谢皇上恩典,不过这黄门侍郎草民实在是担当不起。”

    皇上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双手也从叶轩的肩上拿下。徐老爷刚放下的心又再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嫌弃朕这四品给少了?”

    面对明显有些生气的皇上,叶轩知道拒绝皇上册封让他有失面子,于是深吸一口气,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回圣上,圣上能封小人一官半职已经是莫大的荣幸,况且刚才皇上封七品朝散郎草民都欣然接受,没理由嫌弃这正四品大官。草民能在动乱之际苟全性命,得到徐老爷救助已是莫大的幸运,今天又幸得圣上赏识,真是让草民受宠若惊。陛下高看草民,草民自然高兴,只是草民才疏学浅,不足以担此重任,还有莘莘学子比草民更合适。至于小人,只想报答老爷的救命之恩,再说能为老爷排忧解难也相当于报答陛下了。”

    皇上听后,紧锁的眉头也渐渐松开了,双手背后,在殿下来回踱步,回头问道:

    “大丈夫居于天地之间,岂能抑郁久居人下?”

    “回圣上,大丈夫更应该知恩图报才是,吾愿尽微薄之力,报答家主救命之恩。”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可是你帮朕拿定了主意,理应奖赏,朕要怎么赏赐你呢?”

    叶轩看了看一旁稍稍放心的徐老爷,答道:

    “回陛下,不如为徐老爷添置一套银甲吧,毕竟很快就要用到了。”

    皇上龙颜大悦,当即敲定,只留下徐老爷一脸慌张。

    “谢皇上恩典,只是无功不受禄,这传出去恐让人说闲话。”

    “好歹是叶爱卿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好…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