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逍遥红尘我为仙 » 第三十二章 有道全真

第三十二章 有道全真

    见到城隍进门后,其举止神态居然与活人无异,苏远尘先是一愣,然后才连忙起身回礼:“贫道苏紫虚,见过城隍大人!”

    这名蒋姓城隍没有丝毫架子,和善的摆了摆手,示意道士一同落座。

    二者一时没有开口,只是共同打量着对方。

    苏远尘自是因为好奇,他本就胆子大,有了这身本事后胆子就更大了。

    昨晚敢跟仙人喝酒,今日就敢同鬼差干架,这会儿见着一地城隍,也敢细细瞧上一番。

    而那蒋城隍,不知为何竟也在上下端详着面前道士,目光从对方脸上,转到那一身道袍,再移到其腰间长剑。

    日间底下巡游鬼吏回报青衣江水鬼王六郎叩阴关之事,期间提到一位青衣道士,一身本事很是了不得,不仅武艺高强,居然还不惧阴煞鬼气,徒手就能触碰并伤及阴差鬼体,另外其还有一柄神异长剑,出鞘后锋芒令两名鬼差都心悸不已。

    正好这宝安县近些日子遇着一桩棘手之事,蒋城隍才起了心思,邀请那道士前来,若对方真有手段,或许可以相助一二。

    却没想到这道士居然如此年轻。

    正当气氛有些尴尬之际,蒋城隍率先开口:“日间两名阴鬼使行事莽撞,发生了一些误会,冲撞道长,还请勿要见怪!”

    对方一开口就是致歉,苏远尘也有些不好意思,客气道:“贫道也是情急,一时冲动,实在是因为人命关天。”

    一句话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却也说明白了缘由,自己也并无错在身。

    “不讲那些,不讲那些,”蒋城隍笑着摆手,将此篇揭过,然后又叹气道:“可惜那王六郎,这百年里屡多善举,终于等到今日投生时机,却因一时不忍,竟……唉!”

    苏远尘闻言却是平淡的笑了笑:“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也未尝不是一桩机缘。”

    蒋城隍不解道:“道长此话怎讲?”

    “想必城隍大人也已知晓,我刚从江边而回,已见过那江中溺鬼王六郎。”苏远尘喝了一口茶,慢条斯理的开口,“贫道不才,有一门望气神通,可观视气运,方才见六郎时,其周身功德之气堂皇厚重,想来积累已深,足以叫阴司敕封其为鬼神了。”

    望气神通?

    城隍闻言一愣,修道之人所习望气术他当然知晓,不过小道尔,可眼前的道士言自己所学为“神通”,而且竟可瞧见阴鬼周身功德之气。

    要知道他身为一地城隍,都没有这般能耐。

    此人究竟有何来头?难不成是某道门高人?

    或许这宝安县的事对方还真能帮得上忙……

    “额,既是如此,那相信下头定有公正定夺,”含糊了一句,在此事上蒋城隍也无权过问,只好把话题引到自己所关切的问题上面:“不知道长来我宝安县,可是有什么要事?”

    苏远尘自嘲一笑:“路过而已,一介野道人,哪里来的要事!”

    野道人?

    谁家野道人修神通?

    谁家野道人配神剑?

    蒋城隍目光里有些迟疑,他道对方可能只是谦逊,于是更直接的开口相询:“不知道长师承哪家道门?”

    毛的师承,我都没受过箓……

    苏远尘面色古怪,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道:“贫道道统紫垣宫……”

    丢人呀!

    当初给门派起名的时候想的是狂拽炫酷,可如今碰着识货的了,这中二名字一开口简直社死!

    紫垣宫?

    城隍稍稍一愣,想遍了这世间道统,硬是没有能跟这名号对得上的。

    正想开口问询,脑海里却突然灵光闪过,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指了指屋顶,开口道:“难道是……那个紫垣宫?”

    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了,苏远尘终于感到有些骑虎难下。

    自己该怎么说呢?

    我这门派是花钱走后门注册的,度牒也是买来的,当初中二不懂事,听着威风才起了这么个道门名字?

    干咳两声,他面带尴尬道:“城隍大人说笑了,贫道又哪里攀得上那层关系,不过是祖师随性起的名字而已……”

    没有祖师的好处在于甩锅不会挨雷劈。

    蒋城隍的脸色有些将信将疑,毕竟平心而论,修道之人再是不羁,三清四御总还是要敬一敬的,开山立派也断没有这般随性的吧?

    或许对方只是不想暴露来历?

    想到这层,蒋城隍心中不知为何突然一凛,感觉自己似乎想通了某处关窍,脸上竟露出一丝惭愧来:“原来如此……唉,道长勿怪,却是蒋某无礼了,应当亲自前往拜访才对,居然还让道长跑了一趟……”

    见到城隍态度转变,苏远尘却有些不解,对方原先也不过只是客气,这会儿却怎么突然恭敬起来了?

    但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来:“不知城隍大人找贫道前来有何要事?”

    城隍摆了摆手:“道长面前哪敢称什么大人,叫我名字即可。”

    然后才迟疑着开口:“本来此番请道长前来,确实是有事相求,不过……”

    一地城隍有事求一个素不相识的道士?

    苏远尘好奇心立刻就上来了,自动就忽略掉对方那个“不过”,顺着话就追问道:“不知是何事,能让一地城隍都困扰?”

    蒋城隍先是叹了口气,然后才开口道:

    “也是我城隍司办事不利,有所疏忽了,道长应当知晓,城隍司掌一地幽冥,理应护得这一城百姓周全。”

    苏远尘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自然明白此等阴间规则。

    给自己也倒上一杯茶,城隍脸上有些愤怒:“可近一个月来,我宝安县接连发生子民横死之事,到现今已有十余人遇害……”

    “哦?竟有此事?”

    见事情有发展到自己业务范围的趋势,苏远尘也不免插嘴:“可是有妖邪作祟?”

    若是有人行凶,那想来也不会让城隍司困扰,连害十几人性命,这已是大奸大恶之徒,等其死后,直接叫阴差捉来炸油锅就是了。

    可那城隍闻言却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道:“之所以想请道长相助,就是因为我司也查不到凶徒来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方一定不是凡人,可似乎也并非妖怪。”

    非人非妖?

    苏远尘追问道:“那可问询过死者魂魄?有什么线索?”

    阴间办案最便利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询问受害者。

    谁杀的你,长什么样有什么手段,死者往往都能一一道来,而且肯定十分配合。

    “好叫道长知晓,我司查遍所有死者,也一一翻阅了这宝安县阴司卷宗,却连一个死者魂魄都未曾发现,似乎所有遇害者都已经魂飞魄散了!”

    城隍语气有些咬牙切齿,这是发自内心的气愤,魂飞魄散者再无投生机会,于这世间彻底消散,而这些遇害者都是他所辖子民。

    能做一地城隍的,生前都是大德大善之人,哪里能容得了治下发生如此残暴之事。

    “莫非是拘魂之术?”苏远尘猜测道,他不久前还见识过类似术法,不由就往这方面想。

    “道长有所不知,若只是拘魂,那我司鬼籍名册上的姓名不会消散,可现在所有遇害之人都已脱离我宝安县鬼籍,足以说明他们魂魄已亡!”

    城隍一拍桌子,又道:“我们原先以为是有妖人修炼邪法,这段时日城隍司所有阴差鬼吏全部出巡,在县城周边到处找寻凶犯踪迹,可对方好像有什么规避我等鬼神的法门,总能快一步逃离,竟让我等处处受制!”

    见确实在自己业务范围内,苏远尘丝毫不推辞,直接开口道:“不知城隍司中有什么线索,不妨告知贫道,我也愿尽些绵薄之力。”

    若换做他人,遇到这种事或许还需要做些权衡,可苏远尘不同,这就是他的修炼之道,甚至无需考虑回报,直接莽上去即可。

    大不了打不过了再逃就是,他现在跑可快了。

    看面前道士居然如此好说话,还未等自己相求,就已经揽过了事情,城隍心中也不免一宽,生出些佩服之情来:

    果然不愧是那个紫垣宫里的传人,真真有些除魔卫道的侠义心肠!

    当下也不多言,拿出了司中追索到的一些线索,分享了那行凶者一路犯案的轨迹,还将这段时日的猜测分析也详细讲了个清楚。

    “按照此獠的行凶线路,接下来可能就是这几处村庄中会有人遇害,贫道与贵司差吏分头行动,先去其中几个地方查探一番!”

    一番研究后,两人分析出了接下来那凶犯可能的几处行凶点,也分配了行动方案。

    正事聊完,城隍又是一番行礼致谢,不论最后事成与否,对方愿意相助,自己就是承了这份人情。

    又闲叙了几句,苏远尘这才拱手告辞,既然明日还有事要办,那自己就得早些回去休息了。

    送别那青衫道士后,宝安县城隍在屋中独自坐了一会儿,然后身形渐渐转淡,也消失不见了。

    阴间城隍司。

    蒋城隍刚一返回,日间那个日游巡就凑上前来:“大人,那道士怎么说?”

    转头瞥了一眼,蒋城隍随口道:“自是答应了,人家乃是有道全真,除魔卫道一事,又如何会推辞?”

    正要迈步离去,他又突地顿住,一把拉过那个鬼吏:“先前那王六郎的判告书可曾送下去了?”

    “额,还,还未曾,属下手头实在繁忙……”

    鬼吏脸色一垮,以为自己办事拖延了,定是要挨训。

    却不想城隍脸上居然一喜:“那快些再与我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