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瓦岗豪杰新传 » 第九回 美良川秦琼酣斗尉迟恭 野猪岭李绩奇逢单雄信

第九回 美良川秦琼酣斗尉迟恭 野猪岭李绩奇逢单雄信

    武德二年二月,王世充在大败李密之后,总揽朝政,后来诛杀元文都、卢楚等人后,日益骄横跋扈,渐有不臣之心。

    秦琼、程咬金二人虽然受到王世充的重用,但二人那是顶天立地的豪杰,看不起王世充狡诈善变的为人。

    这一天,程咬金来到秦琼处喝酒,刚喝了三杯,程咬金喟然长叹:“想你我弟兄数年来东奔西走,至今未遇明主,平生大志难伸,好不令人嗟叹!”秦叔宝道:“关中李渊父子晋阳起兵以来,德胜尧舜,钦文敬武;今天下纷纷,彼以有德而伐无德,以有仁而伐不仁,所向披靡,众望所归,且正应‘李氏当有天下’的谶语。听闻李渊次子李世民,年仅二十,英明神武,襟怀坦荡,知人善任,乃是不世出的英杰!”

    程咬金道:“王世充诡诈多端,见识浅薄,絮絮叨叨,常赌咒发誓就像个老太婆,哪里像一个拨乱之主!原来瓦岗寨的故交徐世绩、魏征、黄君汉等人投唐都受到重用,你我不如寻个机会投奔大唐!”两人计议已定,只等机会行事。

    二月十九日,李世民带兵攻打王世充,王世充命秦琼、程咬金为先锋出兵迎战唐军,两军在河南九曲外的荒野对阵。

    两军对圆,但见唐军这边主帅李世民面如冠玉,金盔金甲,红色战袍,头上红色簪缨随风飘舞,更显得英姿勃发。就连经过无数阵仗的王世充看了也不禁感叹:“真是英雄出少年!”他转头对秦琼、程咬金说道:“唐军中的那个着金甲的少年就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此人英勇无比,非常人可敌!”程咬金假意道:“李世民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黄牙孺子,能有啥本事!待我和叔宝会他一会。”

    程咬金和秦叔宝双双提马向前,离开王世充有百步之时,两人下马对王世充下拜道:“公待我俩不薄,就此谢过大恩。但你性猜忌信谗言,并非明主。良臣择主而事,我俩今日投唐,就此作别!”王世充又羞又恼但追赶不及,他无心作战率军悻悻而归。

    这边唐军阵前的黄君汉告诉李世民,这就是勇冠三军的秦叔宝、程咬金,李世民早听闻两位将军的神勇忠义,立即带领秦叔宝、程咬金收兵回营。

    李世民当天夜晚在大营中设宴迎接秦叔宝、程咬金,李世民来到秦叔宝、程咬金面前举起酒杯道:“早仰慕秦、程两位将军的威名,今日相会三生有幸。从今以后,世民与两位将军就是生死弟兄!”说完三人举杯一饮而尽。

    自此程咬金改名程知节,与秦叔宝一起投在秦王李世民账下,秦叔宝任马军总管,程知节为左三将军。

    武德二年四月,刘武周在突厥支持下,率部大举南下占领李渊的龙兴之地太原。此时唐军在山西的局势危急,李渊派去的大将刘弘基被刘武周的部将宋金刚打的落花流水。

    左仆射裴寂刚劝李渊以谋反之命杀死了自己的老友刘文静,心里不踏实怕李渊哪天后悔归罪自己,就主动请缨领兵讨伐刘武周。李渊非常宠信裴寂,就答应了他挂帅出征。哪知裴寂没有将帅之能,两个月内丢城失地,宋金刚兵锋更盛。

    当年十月,李渊急招秦王北上平定刘武周,李世民派兵守住潼关以东要道以防王世充,率军北上讨伐刘武周。

    这一日,李世民升帐商议军机,秦王道:“宋金刚手下的一员猛将叫尉迟敬德,有万夫不当之勇,数十员唐将都死在他的马槊之下。”秦叔宝出班道:“末将不才,愿为秦王殿下生擒此贼!”

    翌日午时,山西闻喜美良川,山高岭峻,此时北风大起,风沙弥面。

    宋金刚派尉迟敬德率军向唐营发起攻击,李世民全身披挂立马站在帅旗之下。但见对面一敌将乌金盔乌金甲,骑一匹黑色汗血宝马,手执长槊,似一团黑旋风般冲杀过来。旁边有人说,此人就是黑煞神——尉迟敬德!

    秦叔宝闻言挺枪拍马而出,直取尉迟敬德。

    但见二马相交,恰似猛虎斗黑熊,酣斗八十回合未分胜负,两人相约换马再战。阵前的李世民既心疼秦叔宝,又喜爱尉迟敬德,于是鸣金收兵。

    趁叔宝换马之际,李世民叮嘱他不要伤了尉迟恭,日后好收降于他。

    两人换马再战二十回合,秦琼卖了一个破绽,敬德伸手抓住秦琼的枪杆,正在拉扯之际,叔宝左手从背后抽出六棱熟铜锏,朝敬德劈面打来!敬德急忙撤身躲避,人躲过去了马没过去,一锏正打在马屁股上。敬德坐骑毕竟是宝马良驹,虽受重击并未摔倒,驮着敬德落荒而逃。

    李世民一看,马鞭一挥率军掩杀,此一战杀敌五千,唐军士气大涨。

    宋金刚困守介休,两个月后军粮耗尽,周围百姓拥护唐军,李世民军粮充足。宋金刚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决心和李世民拼个鱼死网破。

    他把仅剩的两万人马拉出城外,在西门摆开阵势与唐军对峙。此时一人上前

    为李世民献计,李世民听后大喜,调度人马依计而行。献计之人是谁?他就是黎阳总管李世绩。

    李世绩如何来在山西两军阵前?这要从头说起。

    在武德二年四月,王世充逼皇泰主杨侗退位,自己在洛阳当起了皇帝。裴仁基、父子因为素有名望,被王世充猜忌,心中忐忑。于是父子暗中谋划诛杀王世充一党,恢复皇泰主杨侗的帝位,但因做事不密被王世充诛灭三族,不久皇泰主杨侗也被王世充派人毒杀了。

    王世充当皇帝真是让肥猪爬树,难为他了。每天上朝事无巨细,他都要过问,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他开始装出一副亲民模样,走街串巷让百姓拦轿喊冤,结果一个月下来,案牍堆积如山,也就不再上街私访了。

    武德二年的下半年,王世充趁唐军全力对付刘武周和宋金刚之际,攻下了河南境内李唐的地盘,原来李密的部将张善相、李公逸等战死。

    王世充攻占原来徐世绩在河南的地盘的同时,河北的窦建德从北边攻击黎阳。李世绩派兵迎战不敌黎阳失守,不得已李世绩率领三百骑渡过黄河,躲避窦建德大军的追击。此时身在黎阳的淮安王李神通、李世绩的父亲李盖、魏征,还有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都被窦建德俘虏。

    李世绩在黄河对岸犹豫徘徊,想着向西直奔唐都长安,又担心身在黎阳父亲与魏征等人。不多时看见一艘小船划了过来,一个儒生模样的人下船径直向李世绩走过来。

    来人向李世绩拱了拱手,说道:“阁下可是徐将军吗?在下是夏王窦建德的幕宾凌敬。”

    李世绩听说过此人,在夏王那里官任祭酒,是窦建德第一谋士,也是一个有气节的豪杰。

    他拱手回道:“正是在下,凌先生来此有何见教?”

    凌敬道:“徐将军曾经在瓦岗跟随翟让、李密,后又归附李唐,身如飘萍。倘若将军兵败走长安,那你的父亲何以自处?夏王礼贤下士气宇广阔,将军不如归附夏王建功立业,何必舍近而求远?”

    李世绩沉吟半晌,心想:如今父亲在窦建德手中,不如暂且假意投靠,找机会救出父亲,再一起投奔长安。

    李世绩说道:“请凌先生禀告夏王,我愿意归附大夏,条件是我依然镇守黎阳。”凌敬点头拱手而别,回来禀明窦建德,夏王大喜着即封李世绩为左骁卫大将军,依然镇守黎阳。

    李世绩想投奔大唐,又惦记着父亲的安全。他听了郭孝恪的策略,先取得窦建德的信任,再设法救出父亲奔唐。他在新乡捉住了投降王世充的瓦岗军原将领刘黑闼,并把他献给了窦建德。窦建德喜爱刘黑闼的勇猛多智,就升他为将军,封汉东郡公,自此刘黑闼死心塌地效命于窦建德。

    李世绩后来想寻个机会攻击窦建德营救父亲,事泄不得已率领亲信数十人投奔李渊父子。窦建德倒是仁义,放淮安王李神通、李盖、魏征、同安公主等人回归长安。

    归唐后李渊派李世绩辅助李世民讨伐刘武周与宋金刚。

    在介休李世绩施计,自率唐军一万与宋金刚展开正面交锋,佯装不敌后撤,李世民、秦叔宝、程知节趁宋金刚、尉迟敬德率军追击之际,从侧翼杀出,宋军大败。宋金刚逃亡突厥被腰斩,尉迟敬德降唐,不久刘武周也被突厥杀死。

    武德三年六月,在平定刘武周、宋金刚之后,李渊父子把矛头对准了王世充。七月,李世民亲率大军出关平定东都,唐郑决战正式拉开序幕。

    王世充听闻唐军出关来袭的消息,召集精兵在洛阳四周布防。

    此次征讨王世充,李世绩被李渊委以重任,作为秦王李世民的副将。李世民的大军出潼关后一路向东,所到之处并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当唐军离东都洛阳只有五十里时,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岭横在眼前,因为此山野猪多故名野猪岭。

    因为李世绩与王世充缠斗多年,深知王世充用兵的狡诈诡谲,李密那么厉害

    还不是栽在他的手里。故而李世绩对唐军出潼关后一路太过顺利感到担忧,不断提醒李世民谨慎为上。

    当大军来在野猪岭前,李世绩观察了一下地形,提马向前对李世民说道:“此山中间一条山道崎岖,两旁山崖险峻,需防王世充在此设伏。”李世民点头道:“将军你指挥大军在山脚扎营,我带人登上那处高坡,探一下山中有无埋伏。”李世民打仗之前有个习惯,就是亲自上阵前打探敌人虚实。

    秦王也是艺高人胆大,只带了一个小校爬上了旁边的一处高坡。他俩仔细望山谷内张望,没有发现任何伏兵迹象。两人又拾起石头,向山谷两旁的树林里扔去,但见林中有鸟群叽叽喳喳飞起来。李世民对小校笑道:“看来李将军多虑了,这山谷哪有埋伏?这里凉快,爬山也累了,咱俩躺着歇一歇。”

    两人找了个树荫之处,依着山石小憩,不知不觉都睡着了。

    山下的李世绩指挥大军安营之后,大半个时辰过去了也不见李世民回来,心中不安。他就带领数十骑人马,前去找寻李世民。

    再说李世民与小校两个人正在熟睡时,地上一条蛇在追一个老鼠,老鼠爬上了小校的脸部。小校一下惊醒,往周围一看,上百敌兵已经围了上来!

    他大呼秦王,李世民惊得一跃而起,抄起身旁的大羽箭连射五箭,敌兵应弦而倒。两人且战且退,此时敌军中飞奔来一将,手执长槊直取李世民!正在危机之时,李世绩赶到,大呼:“雄信,那是秦王,还不住手!”原来敌将正是号称“飞将”的单雄信。他听见了李世绩的喊声,不禁怔住了。他已经一年多没有见过徐世绩了,万万想不到,与过命的兄弟在这样的场合相见,一个身在唐营,一个身在郑营!单雄信瞪了一眼李世绩,转身而去。

    李世绩护送秦王奔下山坡,回营时李世民满脸是土,将士们都认不出他来了,他洗了把脸后当即升帐商议军情。李世绩道:“殿下率领大军从正面山谷佯攻野猪岭,以此迷惑吸引牵制郑军。末将亲率五百弓弩手爬上北边山崖,居高临下用弩箭攻击敌军,您再正面猛攻,郑军腹背受敌必然溃败!”

    李世民依计而行,亲率大军从正面山谷进攻,士卒都手举盾牌护住全身,缓慢向前推进。李世绩自带五百弓弩手,悄悄从山谷背面的陡峭山岩上攀爬上来,到了山顶,下边山腰处的敌军伏兵尽收眼底。

    李世绩一声令下,五百弓弩手居高临下开始攻击,霎时间箭如雨下,郑军纷纷中箭倒地,哀嚎声震山谷,李世绩命人点火发出信号。李世民看见山头有烟升起,立即亲帅大军从正面猛攻。但见李世民手舞双刀,杀入敌阵,不一会儿手刃二十多人。唐军兵将一看秦王如此,个个奋勇争先,杀声震天,敌军大溃。此役郑军损失精锐两万,王世充只得命令全军撤到洛阳城内。

    李世民命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进据龙门,右武卫将军王君廓至洛口断敌粮道,怀州总管黄君汉自河阴袭破回洛城,秦王自率主力屯于北邙山进逼洛阳待机攻城。

    原来黄君汉跟随李密投唐以后,被李渊封为上柱国、使持节、总管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册封东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黄君汉被授上柱国、使持节、总管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册封东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此时黄君汉驻守柏崖城,他听说李世绩随秦王来战王世充,连夜奔到北邙山唐军大营拜会两年未见的李世绩。李世绩把黄君汉让进后营设宴畅叙瓦岗往事,两人时而大笑时而痛哭。李世绩道:“你我兄弟跟随翟公、蒲山公两位头领起事,不曾想到他两个先后惨死,这也是天数使然。我看李渊父子是定乱之主,秦王李世民更是天纵英才,咱们兄弟只有一心一意效忠大唐,才是安身立命之道。”黄君汉频频点头称是。

    眼看天将亮时黄君汉辞行,李世绩骑马送出大营十里外,黄君汉道:“承蒙哥哥一夜教诲,小弟没齿难忘。军务繁忙,小弟就此告别。”李世绩拱手含泪道:“贤弟多多保重!”黄君汉上马洒泪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