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千禧大导演 » 第六百五十八章 真得搞献礼

第六百五十八章 真得搞献礼

    既然答应了的事情,那就要做到。

    吴渊在这方面还是很有责任感的,虽然他真的几乎把献礼片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但现在还有时间!

    面对韩董那眼巴巴的眼神,吴渊也不得不停止了他的休息打算。

    还能怎么办?

    当牛做马呗!

    原本他是打算今年接下来的时间就完全休息,等到明年过完年,也就是2月份之后,再开始着手启动《头号玩家》的拍摄,这样到明年暑期之前应该就能拍完。

    但现在就不能这么悠哉了。

    他必须得立马就开始启动《头号玩家》的筹备工作,争取年后立马开机,然后5-6月份杀青,暑期的时候再马不停蹄的开机献礼片,这样才能赶得上在明年国庆搞定。

    压力不小,但还不算很难。

    前提是他得现在就立马开始着手准备这部献礼片。

    至少,得先确定做一部什么样的献礼片。

    说实话,这种命题作文真的很麻烦。

    他要没记错的话,原本的时空是没这个献礼片的。

    2015年的国庆档,是被《港囧》和《九层妖塔》所统治的。

    在这两部中间,还插入了《解救吾先生》《第三种爱情》等几部炮灰片。

    这辈子《第三种爱情》估计是没了,或者是换女主角,但《港囧》和《九层妖塔》应该还是威力十足的。

    但绝对不会有一部献礼片出现啊。

    这还真让吴渊有些摸不着头脑。

    也是因为原本时空中压根就没这一回事,所以吴渊才一直都没想起口头答应过韩董这事。

    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确定要拍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然后开始写剧本。

    回到家中后,吴渊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里,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琢磨了起来。

    《我和我的祖国》?

    不行,这部电影是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并不是庆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立意和剧情内容都有冲突。

    《长津湖》?

    更不行,这是讲述半岛战争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事情了,和主基调一样不搭。

    张一谋的《狙击手》和《悬崖之上》倒是不错,和抗日有关系,但这两部电影的“主旋律”色采不太够啊,更多是一部悬疑、谍战、战争电影,很精彩,但和“献礼”不太搭得上关系。

    挠了挠头,吴渊看着眼前空白一片的文档页面,有些愁人。

    突然,他想到了一部电影。

    《我和我的父辈》!

    “一整部都拍出来倒是不行,但是将《乘风》单元拓展一下,做成一部长篇电影,似乎是可以有的!”

    《我和我的父辈》一共有四个故事,四种风格,以家写国,家国同构,电影在过去百年间的四个不同时间坐标中,铺展开父辈的奋斗画卷,本身就是一部祖国七十周年的献礼片。

    而且《我和我的父辈》汲取前两部的创作经验,是《我和我的》系列中最成熟的一部作品。

    其中的第一个单元故事《乘风》,讲述的就是1942年“五一”反“扫荡”期间,冀中骑兵团的故事。

    在反扫荡中原本已成功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骑兵团,为了牵制敌人,解救被围的机关干部和群众,稍作喘息后,又奉命返回根据地腹地坚持斗争。

    60多天里,冀中骑兵团在数万敌人的“铁壁合围”中拼死冲杀,用传统的骑兵冲击战术在日军封锁线上撕开一道血的缺口,英勇地完成了任务。

    但经此一役,队伍伤亡亦十分惨重,团长马仁兴之子马乘风、政治处主任杨经国等壮烈牺牲,政委汪乃荣负重伤饮弹自尽,1200人的骑兵团,最终只剩下不足400人。

    故事的中心,就是团长马仁兴与他的儿子马乘风,所以这个单元就叫《乘风》。

    在故事中,马仁兴遭遇的两难抉择,一边是他极为疼惜和自豪的儿子,一边是52名乡亲的安危,其中还有一名待孕的烈士遗孀大春子。

    身为八路军骑兵团的团长,马仁兴舍小爱而取大义,最终为了救烈士遗孀,放弃了自己的孩子。

    影片将乘风的牺牲与大春子在船上分娩的场景进行了平行剪辑,通过对比蒙太奇的方式,突出了“死亡——新生”的隐喻含义,以确证乘风牺牲的意义。

    而在故事的结尾,三年后,抗战胜利了,马仁兴遇到那位烈士的遗孤,问孩子叫什么名字时,大春子说叫“乘风”……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是紧扣反FXS主题的,作为这个节日的献礼非常合适。

    吴渊只需要在前面增加一些铺垫,中间的冲突戏码再激烈一些,再添加一些主旋律色彩的东西,让角色更多的去发挥一下“红色信仰”的光芒,结尾处再多衬托衬托战争胜利后人民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模样。

    甚至最后可以再加一点点现代戏,已经七老八十的遗孤乘风,在面对自己的孙子孙女时,讲述着这段他出身之前发生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和平和幸福是多来之不易的。

    这么一升华,一部献礼片就崭新出炉了,并且绝对够得上水准。

    还别说,《乘风》原故事的编剧俞白眉,在编正经剧情片的时候,水平也挺不错的。

    《乘风》故事本身还是很棒的,后来《我和我的父辈》上映后,也催泪的很,影迷评价很不错。

    不知道这家伙一遇上邓朝,怎么就变得那么离谱了。

    不管是《分手大师》还是《恶棍天使》都那么的让人一言难尽。

    奥,《恶棍天使》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真不是玄学。

    俞白眉自己编剧的《我和我的家乡》里的《回乡之路》单元,也还可以的。

    只要离开了恶搞喜剧,俞白眉的编剧水平立马就回归正常值了。

    包括《乒乓》,虽然《乒乓》的票房成绩也不好,但这部片的失败是多方因素导致的,倒是真没几个人骂剧本写得不好。

    只能说俞白眉与邓朝相结合,总是会有一股不一样的魔力吧。

    将脑子里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吴渊郑重其事的在电脑上敲下了几个大字。

    《乘风》!

    《如愿》!

    前者,是他这部献礼片的电影名称。

    而后者,则是主题曲的名字。

    这部电影,必须得搭《如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