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鹅的三国 » 第二百五十一章 踌躇怅然

第二百五十一章 踌躇怅然

    可能是因为给了甄宓经营、发展庄园的权限,她情绪格外的高涨。

    本想午间休息、简单用饭后就离去的黑熊,硬是被甄宓羁縻。

    马芸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伺候黑熊用餐时很是认真。

    一顿饭磨磨蹭蹭吃到入夜,黑熊也只能留宿蓝田。

    身体空荡荡的,想到返回池阳后又要面临许多公文要阅读、处理。

    他就越发的疲倦,躺在床榻上不想动弹。

    甄宓洗漱回来又贴在身上,就说:“妾身听说袁氏女子已到了河东,再有五六日就会到关中,与许都敕使相遇,会不会不太好?”

    袁尚一口气嫁来过的三位袁氏宗女,领头的自然是袁尚的亲妹,只是年纪有些小。

    为了照顾她,陪嫁了两位袁尚的族姐。

    长的好看不好看,有没有特殊才能,对黑熊来说如今也都不重要了。

    如果祭献掉这三位袁氏女,能换来三颗辣椒种子,他会毫不犹豫的祭献。

    总感觉人吃的太饱不是好事,等打完黎阳之战,关中春耕结束后,就带着官吏斋戒!

    甄宓说完静静等候,她多少有些失望。

    她能感受到黑熊拥抱她腰肢的手臂不是很用力,仿佛是一种敷衍和习惯。

    黑熊眨着眼睛:“我知道你的顾虑,我会将她们与陪嫁的男女安置到上林苑中。等你建好北山别馆,我再让她们出来。以后会将她们安置到南山,避免你们相遇。”

    甄宓这才满意,又担忧说:“妾身听闻袁尚诛戮甚多,夫君可否差人打听。若是母亲安全,妾身也就放心了。”

    “嗯,我会留心的。”

    黑熊说着抬手轻拍她的肩背:“还记得那位诸葛孔明么?他已迁入上林苑,将要负责铜钱铸造。等他建立功勋,以后有他辅助,我也就不需要事事亲为,往来奔波了。”

    甄宓对诸葛亮有些印象,不由想到了荆州时的经历。

    一时陷入回忆中,那时候船舱生活虽然困难,也没有人伺候她,就连两个小侍女都舍不得花钱买。

    虽然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可朝夕相处的男人却离她越来越远。

    不由有些哀怨,声音也低沉起来:“郎君,妾身想去襄阳官市,还想去鹿门山。”

    “等关中稳定,最快三年,我带你去。”

    见她似乎不相信,黑熊就耐心解释说:“我与刘琦之间,需要正式盟会。庞统这个人已如脱缰野马,他不会放任荆州被我降服、吞并。可他又不是刘琦的儿子,以庞家的实力,他无法取而代之。”

    “所以未来,他会想方设法令荆州取得独特的地位,比如让刘琦称王。只有刘琦称王,荆州人才能摆脱汉室法理的禁锢,才能自成一体。这样刘琦想投降,荆州人也不会允许他投降。”

    “那郎君怎么还放任庞统?”

    “天下间,谁不想称王?”

    黑熊语气低缓,仿佛当初船舱里两人相拥密谈时那样,讲述说:“我现在想称王就称王,但要考虑盟友的处境。也只有各方称王,才能避免汉室朝廷回光返照。”

    刘琦称王,自然会妨碍未来吞并荆州。

    可是呢,刘琦称王后,荆州人将牢牢与刘琦绑定。

    黑熊眼中,取代曹操的刘备才是最可怕的状态;如果这种事情发生,那么汉室朝廷将拥有极高的外交动员、号召、组织力量。

    可是刘琦称王,那么就凭如今关东与河北的人力、生产力,奈何不得自己。

    放任、支持刘琦称王,就能刺激荆州士人的野心,让他们与汉室朝廷越走越远,难以联合。

    但也有可能,那就是刘备控制的许都朝廷策封刘琦为王。

    这样也能接受,毕竟立藩容易削藩难。

    荆州士人只会效忠于他们的王,荆州方面不可能无底线的给许都出钱出力。

    藩国建立,刘备或者许都朝廷,就无法直接吞并荆州。

    扶持刘琦称王建国,是拆毁汉室社稷影响力的关键一步。

    这一步达成,那很多时候,荆州人也能名正言顺的作壁上观。

    自己可以利用荆州,荆州人也会利用自己以获取更舒服的站位。

    两人低声讲述,边上昏沉入睡的马芸眉毛挑了挑,扭动身体换了个姿势继续睡。

    此刻长安东郊,几百名临时征发的徭役携带工具返回营地。

    钟繇驱车检查,不由皱眉。

    大司马是国家上公,等同于大将军。

    封侯拜将,将军尚且要拜,更别说是大司马。

    可惜黑熊根本不重视拜大司马的仪式,钟繇却不能不体面。

    无法从黑熊那里借调军队充当劳力,只能从周围各县临时征发一批徭役。

    时间太紧,来不及垒土做台。

    钟繇只能运出长安城内的木料,在东郊搭设木台。

    钟繇前脚离开这里,后脚关羽引着十几个人来到这里观望工程进度。

    关羽神情不喜,虽说这個大司马职务是朝廷主动送来的,可黑熊这边反应冷淡。

    这种态度,让关羽本能的不喜欢。

    这段时间里他去过蓝田、池阳,在这两个地方都投过拜帖,在新丰也等候过黑熊。

    结果反而因为他追的太快,始终落后那么一两天。

    这种经历本就让他不高兴,现在黑熊更是对朝廷敕使如此敷衍,这让关羽感觉自己汉寿亭侯这个荣耀爵位也似乎贬值了。

    不能说贬值,黑熊连朝廷都看不上,又怎么会将他的汉寿亭侯当一回事?

    见天色将暮,关羽也只能引着疲劳的众人返回长安。

    来回追赶,关羽心累不已,马匹也快承受不住。

    这次来关中本就是临时起意,没有准备多少财物;再这样来回奔走,他就得去借钱了。

    反正敕使来长安,黑熊也要来这里,干脆等着。

    长安城各门敞开,就连守军都没有,更别说是夜禁。

    不是不想守门,而是长安城太大了。

    真想夜里出入长安城的,随意找一段城墙就能翻越,这种人你根本防不住。

    所以长安城只有内部生活区域设立了岗哨,其他地方就跟城外荒野一样。

    不仅任人随意走动,不时还有兽群,或饥饿的猛兽出入城门。

    城内官舍,入睡前关羽亲自拌马料,看着明显瘦下来的赤兔,不由倍感心疼。

    喂马后,他返回寝室,拿出一卷新誊抄的春秋阅读,很快就平复心绪。

    入夜之后,关羽望着油灯里通红的灯花,越发断定黑熊是与曹操一样的反贼。

    甚至某些程度上来说,黑熊比曹操更为可恶。

    曹操很多时候能力有限,走一步错一步,摔倒后又爬起来,一步步走到现在,有太多的不得已;可黑熊呢,明明很有实力,但谋求的是极端的私利。

    不过关羽也生不出厌恨情绪,他只是从最初那一丝美好的憧憬中苏醒了。

    黑熊大破匈奴,解救出那么多男女孩童每一个边郡出身的武人,很难对黑熊生出恶意。

    可能他们早年被掳走的亲族、友人和乡党,就在这次被解救的人群里;就算没有,黑熊也为他们复仇了。

    这是族群生存、延续的大义所在。

    此刻关羽恢复冷静,思索如何才能获取更多的利益。

    固然大破匈奴带来的崇高军事威望巩固了黑熊的根基,让底层吏民认同、拥护黑熊的统治。

    可黑熊崛起的太快了,所以对盟友出借的客军十分的依赖。

    并不是需要这些客军做什么,这些客军只要站在黑熊身边,就能拖住很多人。

    黑熊还是缺乏可以信任的支柱力量。

    否则如甘宁这样的大将,怎么可能长期驻守潼关不动?

    黎阳决战即将爆发,自己总不能再次上阵,去突阵袭斩曹操麾下大将吧?

    关羽不由想到了交好的张辽、徐晃,这两个人目前的处境,很危险啊。

    不止是他们,还有张绣。

    张绣麾下的雍凉籍贯老兵如果听闻关中大治,肯定会有逃兵。

    黑熊掐断雍凉马匹输入渠道,张绣对曹操的价值大跌。

    这种情况下,张绣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忠诚,打仗就要拼命。

    这会更进一步加剧部众的折损,部众因折损加剧逃亡总之,张绣完了。

    自己能看到,那很多人也能看到这一点。

    关系张绣自身,他是积极自救,还是装傻、一厢情愿的相信曹操?

    这三个降将的命运,也会影响臧霸、刘勋、刘若这些人。

    思索着,关羽皱眉,对策反张辽、徐晃,他有些抵触。把他们留着,进伐中原时再策反,岂不是很妙?

    至于立功,张绣就很合适。

    这是个重量级的人物,不管是对许都朝廷还是对曹操来说,张绣这个破羌将军,食邑千户的宣威侯,也很适合自己。

    关羽反复取舍,确定这次拿张绣开刀后,才上榻休息。

    天色放亮,关羽自然睡醒。

    他睁眼养神之际,随从端来热水:“君侯,黑镇北来城中了,并派人送来回帖。”

    放下热水木盆,这随从取出回帖递来。

    关羽拿起来观察,这本身就是他的拜帖,上面有了黑熊的回复,邀请他今天午前见面。

    “我要沐浴,更换新衣。”

    关羽起身,又问:“郭睦怎么没来?”

    “他一早赴约去了。”

    这随从说着笑了笑:“城中颇多河东少年,他们仰慕君侯,郭睦受邀,去宣讲君侯的威风了。”

    “河东少年”

    关羽听了神情复杂,河东从叛的豪强、大姓基本上被黑熊打包处理了,不管祖先出了皇后还是三公九卿,尽数三族尽数编为官奴。

    狠辣的同时,也准许河东的适龄少年来长安大学混饭吃。

    现在讲学的制度不完整,黑熊没有定下奖赏、提拔和待遇,混在大学的各种士人呈现散乱状态。

    对关中、河东、太原的少年们来说,先吃饱肚子,顺便认一些字,就很赚了。

    反正又不收学费,再亏又能亏到哪里去?

    又想到这次短暂合作后,未来下次相遇,可能会成为对手。

    关羽的情绪有些低落,但也不至于失态。

    沐浴一番后,他更换新衣,引着几名骑从,拿着回帖登门拜访。

    这终究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关羽需要郑重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