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鹅的三国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务实之人

第二百三十八章 务实之人

    黑熊督领前队抵达延安后,当夜又折返中军所在的肤施。

    因为要断后,等他真正开拔返回关中时,已到了腊月二十四日。

    刘豹引领千骑一路相送,恋恋不舍。

    虽然跟在黑熊左右担惊受怕,可始终也只是害怕黑熊一个人。

    现在黑熊带着军队走了,匈奴各部死了那么多人,想要弄死他的人就有些多。

    最后殿后的黑旗骑士缓缓而行,刘豹从怀中取出红蓝宝石点缀的金刀,双手奉上:“今与大渠帅相别,小王甚是不舍。只希望此刀常伴大渠帅左右,聊表小王绵薄之意。”

    黑熊接住尺长金刀,手感沉甸甸的,拔出见刀刃呈现雪花纹理。

    “单于的心意,我就收下了。”

    黑熊将金刀装入自己皮靴套筒里,从马具上取下一口研磨精细如似镜面的金银错菱纹八面汉剑,剑鞘是普通的铜环黑木材质。

    抓在手里沉甸甸,也双手递给刘豹:“此剑坚锐,希望能护卫单于安宁。”

    刘豹双手接住,双目盯着黑熊,他是真的感觉怕了。

    见他这模样,黑熊就笑说:“大约明年三四月之间,我会来高奴修筑高塔,以表功百世。我准备将高奴改名为延安,意味汉匈之间延续安宁。单于若是有意,可来延安相聚。”

    “大渠帅相邀,小王岂敢推辞?”

    刘豹双手捧剑,躬身长拜,论礼节来说,与汉地士人无异。

    黑熊见状笑了笑,看一眼边上百余名匈奴贵族,其中一些人跟随刘豹躬身长拜。

    余下的人装模作样,察觉黑熊扭头望他们,顿时一个个躬匠精神附体。

    见状,黑熊搀扶刘豹:“单于珍重,明年再见。”

    “大渠帅……”

    刘豹哽咽又是长拜,后面跟随的贵族们刚刚站直腰背,此刻又紧跟着躬身长拜。

    “驾!”

    听到黑熊扬鞭策马的轻喝声,刘豹才抬头,就见黑熊驰马已到二十几步外。

    刘豹更是哽咽的难以自控,身后亲信上前搀扶。

    刘豹望着越来越远的黑熊背影,只觉得心灵空荡荡的。

    抬手抹一把眼泪,刘豹察觉其他贵族凑上来,收敛情绪:“这人总算是走了。”

    一众贵族默然无语,没有敢搭话的。

    他们已经见识过黑熊、太史文恭座下日行千里的神驹,他们太懂这种神驹意味着什么。

    这还只是两匹,如果良种繁育,以后有十几匹,几十匹,百余匹时。

    又有太史文恭这样的绝世猛将统率节制,对匈奴来说就如同死神。

    别说黑熊,游牧各部里,任何一个部落若突然得到大幅度优化的某个马种,那他们的崛起将无法阻止!

    刘豹舍不得黑熊,黑熊也有些舍不得刘豹。

    生怕这个熟人被匈奴贵族玩死,重新培养一个,又得花费时间和成本。

    随着他策马轻驰,缓缓而进的一个个黑旗百人队渐次加速,沿着秦直道向关中进发。

    又数日,腊月二十八,诸葛亮一行人出蓝田山谷。

    诸葛亮也是个壮劳力,亲自推着一***轮车。

    狭小的驴车里,黄月英揭开帘子观察道路两边。

    见一处村落里男女正修葺坍塌的屋舍,她感到有些不解。

    到下个亭驿休息时,她问:“夫君,关中迁徙百姓众多,如今都有屋舍,怎么还在修缮屋舍?”

    “黑镇北收复三郡,又有八万男女内迁。”

    诸葛亮烤火,吃麦饼,喝一口热茶水后说:“八万男女,最少附带十万孩童。”

    成婚两年至今无子,听诸葛亮嘴里吐出孩童两个字,黄月英有些窘迫。

    皱着眉头:“难道北地诸羌被他反手间尽数摧灭?”

    “也不尽然,我觉得其中许多男女、孩童是从匈奴人那里解救的。”

    诸葛亮没心情吃麦饼,端茶饮着,说:“前后解救男女不下四十万,孩童类似。这些人受活命之恩,必效死力。”

    黄月英听着也感到了浓浓的压力,被解救的男女中,男女比例三比一,能在诸胡手里存活,必然是青壮。

    哪怕裁汰一番,也能选出十万死兵。

    现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黑熊不敢杀、杀不了的人。

    哪怕王允活着,也能轻易被黑熊撕碎。

    别说王允,就是董卓复生,也挡不住现在的黑熊。

    不管什么地方的士兵,都有各种局限和弱点。

    而这次黑熊解救回来的人口,如此多的人口,还是经历过诸胡折磨的人口,这伙人怨气深重。

    不需要黑熊引导,也不需要与太平道合流,光是这些年积攒的哀怨之气,就足以冲毁朝廷。

    汉室朝廷、衣冠著姓、屡世公侯之类的存在,对这些人来说毫无意义。

    这是一股极为庞大的力量,曹操挡不住,袁尚也挡不住,就连荆州也挡不住!

    任何一方单独应对,都会被冲爆。

    诸葛亮视天下如棋盘,现在很明显,黑熊一方已严重破坏了均衡。

    以当年河北之强,袁绍还要以联姻的方式笼络、交好乌桓。

    而黑熊呢,视匈奴、诸羌为美肉,狠狠咬下这么大一口,相当于别人数十年积累。

    天下各方势力,谁麾下能有十万死兵?

    敢死之兵不是那么好积蓄的,训练得当,那就是魏武卒、秦锐士,是一方势力的中坚力量。

    黑熊会练兵么?

    肯定会练兵,诸葛亮以己度人,认为黑熊练兵的造诣非常高。

    夫妻闲聊之际,突然就见官道南部用来使骑。

    使骑背插两根白色负羽,纵马狂奔。

    还没抵达,小小亭驿里的亭长就引着人外出迎接,还牵来了四匹马。

    使骑抵达就说:“荆州六百里急递!”

    这时候同行的骑士也抵达,累的气喘吁吁,一跃下马。

    使骑也被亭长带人扶到新马,使骑坐稳后借助温热茶水连着喝了两碗,当即就牵着一匹备用马出发。

    这个亭驿里的一名亭卒已穿戴好皮甲,一跃上马,也引着一匹空马,充当新的护骑,打马追赶。

    诸葛亮望着向北而去的两人四马,就问凑上来的马良:“季常,觉得是什么事?”

    “或许是襄阳之事有了说法。”

    马良去看边上落座,受亭驿接待的崔州平,崔州平担任过西河郡守,一路北上时颇受礼遇。

    哪怕是这座狭小、新设立的亭驿里,亭长也分出席位给崔州平歇脚。

    诸葛亮也去看崔州平,崔州平抬手抚着略胡须,他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现在天下形势变化极快,他也生出一些想法。

    所以离开荆州时,娶了蔡夫人的小妹,成了诸葛亮的小姨父。

    蔡瑁生前本来想用这个小妹联姻长沙桓阶,桓阶婉拒不久,蔡瑁就被甘宁砍了脑袋。

    这次崔州平北上不仅带了新婚小娇妻,还带了丰厚的陪嫁嫁妆。

    嫁妆不限于财富,还有各种仆僮、武士,这是崔州平快速建立一个庄园的根基、底气所在。

    见诸葛亮也看自己,崔州平笑说:“孔明何必看我?要我看,现在文仲业率兵抵达襄阳,大事已定。”

    “亮也是如此想法。”

    诸葛亮起身到桌案处给自己木碗里沏茶,笑了笑:“以黑镇北对刘伏波的看重,文仲业南下,谁敢保证他军中只是荆州兵?”

    这才是关键,老老实实配合文聘,一切都在秩序内处理,那一切都是可控的。

    如果反抗文聘,导致文聘军中的关中兵发力,这些人动手,那就不是死一批领袖、头目就能解决的了。

    文聘军中到底有没有隐藏关中兵?

    以己度人,就算没有七八百一营之兵,起码也有二三百精锐。

    只要文聘动手发动兵变,现在襄阳驻军谁敢抵挡?

    蔡瑁被打残后,蔡氏部曲收缩、瓦解,元气大伤。

    现在文聘受刘琦、黑熊授意发动兵变,襄阳附近,谁敢抵抗?

    失败了要***,成功抵抗引来黑熊,这可是要诛三族的。

    几乎不需要多想,如果文聘发动兵变,结果是注定的。

    这个兵变,甚至不是刘琦能阻止、控制的。

    只要不杀刘表,杀再多的人……刘琦都会这类既定事实。

    主动权在文聘手里,发动兵变,这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诸葛亮几个人猜测襄阳发生的事情,更感紧迫。

    黑熊抓住了刘琦,就等于抓住了荆州的咽喉。

    想到现在的形势,诸葛亮浅浅皱眉,接下来天下变数就在明年的刘豫州进伐中原。

    若是能一口气吞掉曹操,消除中原与河北的死仇,一起联合,拥护汉天子,那么还能与黑熊抗衡。

    对抗几年,见黑熊无法快速重创这个联盟,那么荆州也会发生摇摆,这不是一个刘琦能控制的。

    想要遏制黑熊,必须消解中原、河北之间的死仇。

    保证关东整体的和平,才能有序休养,互为唇齿。

    关东立稳后,黑熊无法快速击破,荆州人才敢摇摆、变换阵营。

    所以想要在黑熊这里引其重视,就要将未来的危局完完整整的描述给黑熊,再找到破解之策。

    而这,就是进身之路。

    如果失败,也会启发黑熊,黑熊自己就会想办法破坏关东的大联合。

    到时候自己黑熊软禁,想要出逃可就难了。

    就算出逃出去,还要想到新的合纵、连横着力点。

    崔州平见诸葛亮沉思,也不干扰,自顾自饮茶吃黄米饭。

    也在反复思索自己的道路。

    目前关中、河北是盟友,自己是河北著姓,娶了荆州蔡氏女。

    所以在黑熊这里,自己可以胜任对河北、荆州的交涉、出使诸事。

    作为回报,建立一个小小的庄园应该不会受到阻挠。

    大不了不要这个庄园,带着仆僮开荒自建田庄也行。

    不去经营庄园经济,只着手于农耕、放牧之事,不参与盐铁、布帛等生活必需品的买卖。

    等以后形势稳固了,再想办法涉足与诸胡的贸易,这个来钱才快。

    只有充足的财力,才能稳稳的供养儿子成材。

    就因为肯花钱,他爹崔烈五百万买了个太尉。

    虽然他们兄弟两个没少当众笑话这件事情,但再笑话,也是无法与崔烈割裂的。

    比如现在,崔州平家中的阀阅之上,自然承认太尉崔烈这个履历。

    花钱买太尉,真不丢人;让这件事情暴露出去,才丢人。

    怎么挣钱,挣大钱,用钱来铺路,是目前崔家的家学传承之一。

    崔州平既然已经选择了入世,就要捡起祖宗总结的金科玉律,很自然的娶了小二十多岁的夫人。

    离开生活十几年的荆州,向着关中而来。

    图的,就是再次让崔家屹立于当世。

    至于诸葛亮想的合纵连横之变化,汉室社稷之存亡延续,根本不在崔州平的考虑范围内。

    现在的他,只想弄点实际的。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