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142章 新年

第142章 新年

    这时一位太监匆匆忙忙来到养心殿,连忙把信件递给崇祯。

    崇祯看着太监反应便知道是大事,连忙拆开一看,不等他看完,便一阵头痛欲裂。

    是朱常洵的死讯已经传来,而且洛阳已经丢了,崇祯帝感到十分悲痛,也对李自成恨之入骨。

    “下旨,快,让杨爱卿带军入河南!”

    “是!”

    崇祯忽然说道:“等等,留下一队部将接着剿灭张献忠!”

    “遵命!“

    陈新甲在一旁犹豫片刻后说道:“陛下,这闯贼有了福王家财,实力更加不容小觑,定要仔细思量才是。”

    崇祯瘫坐在龙椅上说道:

    “是啊,不过有杨爱卿在,应当是无碍的。”

    陈新甲稍作思绪,想到如今大明的局势,还是咬牙说道:

    “陛下,关内兵力的确短缺,尤其是缺乏精锐之师。为了稳定中原、收复四川,臣敢提议再次派遣洪承畴前往中原,或者让吴三桂、祖大寿的精锐入关,共同平定寇乱。”

    崇祯一听,却立即否定:“此事休要再提,爱卿应该明白,宁远防线若有失守,将会直接威胁到山海关!”

    他继续说道:“建奴曾数次越过长城,烧杀抢掠京畿河北,对京师构成极大的威胁。宁远一旦失陷,京师将面临更大的危险。”

    眼下正值松锦之战,皇太极在今年三月吸取了之前强攻宁远和锦州受挫的经验,制定了长围久困、逼其出降的作战计划。

    如今关外的兵力要想减弱,必定需要放弃松锦等地退守山海关才行。

    陈新甲急忙解释:“陛下,但若关内不安稳,流寇势力势必蠢蠢欲动,对大明社稷也是一大隐患啊!”

    崇祯叹了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那失土之责,该由何人来承担?”

    说罢,崇祯眼光灼热的看着陈新甲,只要陈新甲愿意承担,那么调动关外之军也是可以的。

    陈新甲听的不由一时无语。

    随后便被崇祯看着浑身发麻,这又要他来扛锅,前段时间操心关内剿灭流寇的事情还没搞完,这又要搞这一出。

    而且这责任可担当不起,这可是要掉脑袋,搞不好还是全家的脑袋。

    这责任也不是没人能扛起,这个天下要说谁能扛着这个责任,那便是眼前这位大明皇帝。

    而陈新甲也知晓,这位祖宗可是一点儿不肯背锅,还极度好面子的,喜欢好名声,有点什么事就推给下面。

    陈新甲想了想,算了,这个事情也不能再劝,到时候他吃不了兜着走。

    他也知晓定是劝不动了,而且这建议,朝中也有不少人多多少少给崇祯提过,崇祯都未接受,自己这兵部尚书还未坐稳,还是莫要操心。

    实际上,陈新甲一直认为剿灭流寇是当务之急,只有关内稳定,才能全力对付建奴。他心中苦涩,但对于此刻的决定,他选择了保持沉默。

    “罢了,就先这样吧,爱卿后勤定要安排妥当!”

    崇祯看着陈新甲低头不语,也知晓他也不愿。

    “对了,傅宗龙所部的人马也派去中原,定要彻底覆灭李贼!”

    “是!”

    毕竟这一些人马也是不少,其中包括整个陕西兵马,之前一直用来镇压陕西的骚乱,毕竟旱灾不止,那么起义绝不会停下来,除非有的吃。

    远着湖广的杨嗣昌罹患重病,身体也是愈发严重,在得知郑崇俭被近乎全灭后更是糟糕通顶。

    只能向崇祯请辞:

    “此身之忧劳病瘁,日呕痰血,夜不得眠,奄奄垂毙,不敢言矣!更兼粮库饷无半文,督臣移咨可骇,臣愈增忧愤,不知死所。”

    不多时,他也收到福王被杀害的消息,整个人都呆坐在椅子上。

    这,这后方着火也是越来越大,甚至还把福王烧死了,他不用想,肯定也要承担责任。

    “完了!完了!”

    说着说着,整个头忽然往前一倾,轰然倒塌在地下。

    旁边的侍卫文吏,看着心头一惊连忙跑来高呼!

    “督师!督师!”

    “大人!”

    “快请郎中!快请郎中!”

    杨嗣昌强忍着身子,让侍卫扶起来,对着侍卫道:

    “无碍,扶我先回去休息片刻就好。”

    “是!”

    时间很快来到新年,也就是崇祯十三年十二月大年三十。

    四川倒是走在越来越稳定的路上,经过一年的发展,整个四川已经没有人反抗太平军的统治了,包括之前那一些士绅。

    反而不少居然都维护起来,毕竟这日子是越来越好,新颖玩意是越来越多,丰富了物质也丰富了精神。

    重庆府衙书房内,这也是徐心然经常办公之地。

    如今整个四川绝大部分的政令都是出自此处,民间都有人调侃道,如今我们这生活都靠这一间书房嘞。

    毕竟尊重徐心然,民间是不会调侃,那这便对着一间房子调侃。

    此刻,徐心然望着窗外飘落的大雪,心情放松下来。他喃喃自语:

    “但愿明年不再是灾年!”

    今年四川受到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尤其是波及整个川北地区。幸好有太平军的调控和中枢的运粮救济,才得以缓解许多灾情。

    通过一年的努力修复水利设施,明年的情况只会更好。这次的经验也为未来面对类似问题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准备,使得应对变得更为从容。

    在回到重庆的之后,有人提出让徐心然称王。

    毕竟现在摊子越来越大,更进一步是整个四川百姓以及官吏军民的想法。

    “算了,明年再思量吧!”

    回到元帅府中,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人来人往的装扮着府邸。

    今年可算是人多起来了,去年在成都城,可是孤家寡人一个,如今现在妻儿都有了。

    刚入后院侧堂,便看见苏雪妍在挑逗徐若雨。

    此时的徐若雨都快半岁了,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么脆弱不堪,现在已经可以会吵会闹了。

    “雪妍,小妮子还没睡呢?”

    苏雪妍看着徐心然走来,连忙站起说道:“还不是夫君天天下午逗她,如今都睡觉都是上午和晚上了!”

    “哈哈哈!”

    “来给我抱抱先,不睡也好,晚上正好一起吃年夜饭!”

    徐心然笑着说道。

    苏雪妍看着徐心然抱着徐若雨的样子,不由摸摸自己的肚子,如今还是干瘪瘪的。

    不由一阵郁闷,她自己也没少啊,咋还是干瘪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