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103章 年后

第103章 年后

    然而,这场雪也给太平军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因为仍有大批士卒在外征战。

    徐心然心头涌上一丝忧虑,他深知在这寒冷的冬天,战争的考验更加严峻,每一位士卒都承受着巨大的艰辛。

    昨日收到消息,四川全境就差南方二个府了与北方保宁府的部分县城。

    已经不远。只差最后这一步,不出意外,可以在二十号之前完成对整个四川的彻底占领。

    速度之所以不快,原因就是太寒冷,让他们逐渐推进即可。

    本来初一是要迎接百官的恭贺与祝福,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习俗,不过徐心然在之前就告诉官员,让他们都回去休息,等着开印之后再来恭贺。

    这休息不连贯才是遭罪呢,也折腾人,有的家远一些来回都不容易,甚至天都不亮就要提前赶来,加上天气严寒,他们不休息,徐心然还想休息呢。

    有人欢喜有人愁,徐心然以及四川百姓过得还不差,甚至不少人非常愉快。

    然而,整个大明却笼罩在一层阴沉的气氛之中。尽管在新年的时候,人们还在跟着传统习俗行走,但日暮西山的景象却让有心人感受到其中的不安。

    整个新年的气氛都显得压抑,死气沉沉,仿佛是一片寒霜覆盖了整个帝国。

    或许是战火连连,或许是天下动荡,这个新年似乎失去了往年的喜庆和热闹。

    而且傅宗龙在前几天下狱的气氛还没缓过来。

    原本,崇祯帝希望让傅宗龙安心地卸任,安排他前往陕西一带督兵,以用陈新甲这个听会的兵部尚书。

    然而,在十二月二十三这一天,杨嗣昌督师却面临着兵饷不继的困境,于是他怀着满腔的怨愤,上章劾中枢不任,直指责朝廷的不作为。

    傅宗龙得知此事后,也不甘示弱,毫不留情地劾责杨嗣昌,指责他徒耗敝国家。

    崇祯帝本欲安排宗龙卸任有条不紊地前往陕西,平息局势。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他的掌控。

    最终,在二十九日,由于劾责的重压,崇祯皇帝被迫采取强硬手段。他以戎视封疆下吏罪名,将傅宗龙罢免,斥退出朝廷,并下狱,由陈新甲升任为兵部尚书。

    这明显背后肯定少不了有人推波助澜,其中陈新甲由最。

    崇祯这操作也是影响了不少人,其中伤害最大就是那一批本是最忠于他的人。

    毕竟崇祯的操作,实在是无话可说,刻薄寡恩都不足以形容他,从袁崇焕开始,到如今,种种事迹表面,崇祯刚愎自用而又多疑善变、急功近利而又优柔寡断、猜忌心重。

    这样的人,想让下面的卖命,不是因为这个王朝叫大明,估计早就跑了。

    也无妨辨别忠奸,只凭个人的喜好和厌恶选用所谓的人才,屡次罢黜直臣忠臣,滥杀良将,盲目插手在外将帅的军事部署,致使局势变得越搞越糟。

    其中包括一大堆的人才、忠臣不就是被他玩死,或者背锅,要不就是放养在家,使朝中内外都是奇奇怪怪的人。

    洪承畴(洪剃头)不然最后下定决心投靠满清,估计也有这一种原因,实在是朱老板不给力,公司都要塌了。

    他为人又是老于世故,哪里会看不出来看大明现在情况,更别说还给建奴作战那么长时间,早就了解了七七八八。

    心中估计也是看出来,满清蒸蒸日上,大明日暮西山,再加上自己兵败被俘,心中不由想着,还不如投靠算了。

    不过此时的崇祯对于杨嗣昌,那是相当有信心,心情也跟着变得好起来,年夜饭可算是吃的不错。

    这一日虽然休息,不过徐心然还是安排人进行把主路的雪稍微打扫了一番,并给工人每人都给一个红包。领着钱的百姓心情愉悦的干活,动力十足。

    在寒风凛冽的清晨,各个街道都有数个百姓挥舞着扫帚、铁锹,互相交谈着,聊着天,别有一番景色。

    两位精壮的中年汉子站在一起,一个好奇地问道:“你这个老汉咋也来扫雪了?”

    另一个汉子得意的说道:“咋了不能来?”

    “过年不在家等着客人嘞。”

    “这扫雪就半天的工作,家里不是还有婆娘和孩子嘞,不来就没了,而且家中也穷啊!”一个汉子挥舞着扫帚,边扫雪边嘟囔着。

    旁边一位年轻人笑着羡慕道:“你可别抱怨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可是在供应社仓库做工,每旬的工钱可不少!”

    过了一段时间,整个成都便稍微热闹起来。

    “来,让让”

    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来往,一个人携着一堆礼品缓步走在街头。显然,他们是准备去拜年的。

    其中一人连忙说道:“不碍事,我绕一下就好,你们打扫要紧。”

    说罢,就绕开了。

    这一天,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走亲访友,互相恭贺行礼。

    不过一早百姓纷纷对着元帅府内,隔空进行拜年祝福一番。

    小孩也是也都穿着新衣,在雪中打闹玩耍,大人看着也时不时打趣着。

    官员之间的交际应酬也逐渐多了起来,毕竟华夏自古就是人情社会,这是少不了的,后世都是如此,更别说现在了。

    直到初四,徐心然来到府衙开始正式的工作。

    这几日虽然休息中,但也是在规划着接下来的行动。

    一进府衙,官员便立开站了过来,连忙拘礼拜年道:“大帅,新年快乐。祝大帅身体健康...”

    徐心如听着他们祝福完,连忙摆手,示意侍卫把红包分发下去,随后说道:“无需多礼,我准备在七号晚上,宴赏各位官员,届时不醉不归。”

    “谢大帅!”

    徐心然连忙又扶起他们,这都是来值班的官员,毕竟府衙也不能没有人,万一有点啥事,还需要紧急处理。

    “走,先进去!”

    来到大堂,徐心然问到:“这几日可有什么事情吗?”

    留守的参政李恂,摇摇头道:“大帅,一切依旧,并无其他,工坊也照常休假,店铺除了个别安排有留守人员,其他都放假回家,并无其他事情。”

    徐心然点点头道:“留守的官员也好,士卒也好,还是做工的也好,红包定要如实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