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54章 再度南下

第54章 再度南下

    解决掉白杆军之后,对于忠县和石柱县进行占领,倒是没啥抵抗力,有抵抗力的基本上都是士绅阶级。

    对此,徐心然也是无语,秦良玉打的时候不进行支援,至少也可以物资捐赠也好啊,等到要挨刀了,在这嗷嗷叫,这不是贱的慌。

    这也是士绅阶级的通病,你看看河南,那李自成打的士绅都成一片白地,别的地方士绅也不在意,反而在那看热闹,总觉得到不了自己头上,包括那一些藩王,等到自己头上,开始哭爹喊娘的。

    虽说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但是每次王朝更替,这世家不也是要接着洗牌了,七八成都要出局,黄巾起义,算是悲剧,那时候地主阶级太强大,黄巾军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也是少见的一致对外,但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地主阶级也消失一大批。

    黄巢起义算是典型,一直从南打到北,兴起的地主阶级不知消亡多少,把李唐皇室都多次赶出长安,唐朝皇族和大官僚,大地主,死伤殆尽。还有红巾军起义,以及现在的李自成起义,都是如此,这一些大地主都算是大礼包,起义军本来后继无力,但是你打开大礼包后又回不少血,起义军能成事,全靠大地主,礼包过于丰盛乎。

    每次起义军失败都是因为从底层百姓上升到掌权阶层,没有学习,没有过度,制度简陋,腐败过于快,不知用心发展,其他势力等到机会一波反杀。

    次日,留下一些人手进行维持秩序,太平军再度出发。

    水路二军顺江而下,直入酆都,酆都隶属忠州,后世也叫‘丰都’,取义“丰收之都”,明军在此的部署并不强,只是比县城稍微多一些,毕竟忠县不保,此地也守不住。

    太平军来此,县令已经弃城而逃了,徐心然大感惊奇,这一路走来,县令逃跑的别说还真的没有,要不投效,要不就自刎而死,基本上都怕跑之后,朝廷追责,妻儿不保,死在城内,官府还会嘉奖一番。

    此人要不后台特别硬,有人撑着,至少也是尚书才行,要不就是单纯头铁。

    稍作休整,顺便把附近的村庄扫荡一番,并且接受管制,县衙制度崩溃必须要进行接管,不然城中骚乱,造成对百姓造成伤害可不小,太平军也不是寻常的反贼那样,不管百姓的死活。

    徐心然安排是,先进行七日的的军管,等着秩序恢复,慢慢交付给政务司,让百姓跟之前的一样可以进行交易往来,可以自我生存,等着打下重庆府,进行全面的分田,清查隐患。

    军队跟民政不能过长的搅合在一起,对此徐心然特别注重官员培养,为此还设立专门培训官员的机构,也有一些稍好一些的投降官员,让他们继续在太平军做事。

    这一些基本上要么洁身自好,要不就是小贪小过,没有什么触碰太平军的底线,徐心然也不介意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此再犯那就矿场度过余生吧。

    现在各种矿场极度缺人,特别那一些危险系数高的矿场,本来徐心然对于恶霸劣绅基本上都是赶尽杀绝,自从知晓矿场之事,就有新的主意,那与其让他们死的痛快,还不如滚去为太平军付出最后的价值,这一波打到重庆,估计矿场目前已经够用了吧,只有那一些特别有亮点的才拉出去公审。

    徐心然对于抄缴所得,跟税收和产出所得也区分开来,明确账目往来,避免遭遇跟李自成情况一样,什么事情都想去抄缴获取钱粮,而且还把财政混为一团,平时根本察觉不出治理的漏动,甚至财政危机也无法提前发现,等着发现了为时已晚。

    不然在李自成带几十万大军入京师后,接手崇祯的烂摊子,就发现一堆需要砸钱的地方,但是钱粮早已不够用,甚至军中的赏银都不够了。

    于是便想着用刘忠策的方法去获取银两,也就是靠抄缴把京城中全部人榨干一个遍,不过倒是非常喜人,直接抄缴七千多万两,简直离谱,崇祯募捐那么长时间才二十万两。

    此事,也正式的把地主士绅,权贵都推向了建奴那一边,为之后大败埋下了伏笔,

    崇祯十二年八月十号。

    徐心然再度出发,前往涪州,此地有望江关,也无需在意,小关隘,防备也不多,一轮火炮,再一冲,破之。

    重庆府城。

    曾英焦急地团团转,他刚刚来到重庆,就听说忠县已经被贼军攻破,而来之前的巡抚陈士奇竟然将全川的兵力交给了羌汉总兵赵光远,自己只能率领着一千五百名精兵前来支援。

    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地走近,大声报告道:“大人,不好了!刚刚得到消息,贼军已经攻破了酆县,现在正朝涪州进发。”

    曾英闻言更加焦虑,他再也坐不住,急忙赶往府衙,准备面见重庆知府王行俭。

    王行俭也已经得知了这一消息,他满脸忧虑,连忙询问曾英:“曾参将,你带来了多少兵马?”

    曾英脸色一沉,低声回答:“府尊,我只带了一千五百名精兵,兵力全在赵光远手上。”

    王行俭一阵头晕,他自己手上也没有多少人啊,本想着有秦良玉在,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才一天都没有撑到,这贼军着实可恨。

    王行俭犹豫道:“要不全力防守府城,把长寿全部调来?”

    曾英赶紧阻止道:“府尊,万万不可啊,有长寿在可以多损耗贼军,全都来重庆,贼军就会以长寿为跳板,直接威胁到府城。”

    王行俭不耐烦道:“那如何是好啊?”

    曾英叹口气道:“如今只能全力防守,赶紧给巡抚大人写信,别再小看这一支贼军了,秦良玉可是举世名将都损在他之手。”

    次日

    徐心然来到长寿,感觉明显城防人多了起来,这是知道着急了?

    徐心然叫来张挚吩咐道:“他们没有防守江滩,上岸倒是容易,一会攻城用炮多轰几轮,让炮手记录数据,咱们的经验太少,这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