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39章 开府

第39章 开府

    第二日的下午,徐心然在夷陵正式开府建衙,自任“太平大元帅”,并在府衙召集各高层来议事。

    除了顾君恩没来,他去钟祥接家眷去了,徐心然派遣了暗卫暗中保护,倒是也放心。

    待众人都到齐后,徐心然直接进入主题。

    “大伙都知道了,咱们来这夷陵之后,我安排就不一样。这地理位置很好,可作为咱们向四川打的基地,还有就是军队要改一些制度,并升级为团。”

    “太平军旗下成立二团,就用为数字旗号吧,任职如下:

    第一团:团长张挚,副团长陈虎,李义睿。参谋长裴兆铭,指导员全铎。

    第二团:团长李定国,副团长王程远,刘尉。参谋长康大星,指导员马铁群。

    人员补充也要逐步进行,俘虏转青壮后的可以适当多招收一些,他们对于战斗比普通百姓丰富很多。”

    至于军衔,现在那么小的体系搞那没必要,反而麻烦。

    “政务方面目前在管辖内以半军管状态,但也要成立一个政务司协助管理,之后的军政要进行分离,等着吴叔回来帮忙组建吧,郭峰和孔浚到时候跟着吴叔做执事吧。”

    徐心然这是在摸索管理经验,直接把步子迈太大了,容易扯到蛋,要对症下药,现在就以明朝为底子慢慢改动,至于财政,继续左叔那帮老人掌管,自己也放心一些。

    郭峰无奈的笑着点了点头,现在都上车了,这一段时间也是感慨万千,这小子的本事着实不小,但愿能成功吧。

    孔浚倒是开心的笑着跟三岁小孩一样,本来以为要随意放在犄角旮旯里,没想到还能继续做官,这一路跟来,也是对于太平军钦佩万分,这纪律,这制度,这能力,这策划也是没谁了。

    徐心然看着下方激动的众人,也感到一种成就感。这段路程充满了辛酸和担忧,谁知道呢。

    “周锦,这那么长时间把咱们的后勤管理的井井有条错,做实不错,成立一个专门的后勤部,你来管理吧。”

    周锦听见如此也是激动万分,自己那么努力只是想在太平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现在自己已经有能力更好的帮着徐心然了。

    “柳八,我要设立一个火器局,你将负责它”

    柳八连忙摇头,显得有些紧张,说道:“统领,不,大帅,我对管理不太擅长,我只懂得制造火器,其他方面是真的不会啊。“

    徐心然微笑着安抚他:“柳八,你无需太担心,太平军会安排其他人给你做副手的。”

    柳八情绪还是稍微紧张,但是还是点了点头。徐心然又催促暗卫赶紧探查好士绅,先把几个刺头大户给宰了,这城里士绅听说徐心然对待他们跟猪狗一样,从昨天到现在一直不老实。

    对于官员徐心然不是很担心,投靠来的秀才这一类读书人还是不少的,至于小吏,欺压民众的一样给宰了,但同时对其他小吏许诺可以晋升为官员,只要考核通过,晋升通道目前现在还不完善,以后再逐步完善吧。

    随后徐心然又成立监察机构‘监察院’,让在暗卫表现十分亮眼的宗小明担任指挥使,又划入二个做副手,这班底算是成立了,目前不需要太大的规模,几个人就可以,给我好好专门盯着那一些投降的官员,暗卫是自己的锦衣卫一般的存在,不想放在明面上,这样一明一暗配合即可。

    徐心然又把参谋和指导员完善了一番,明确等级,队长,旗长,佥事,校尉,指挥使,每级有正副。

    会议结束后,徐心然对刘忠安排把暗卫改名字就叫做‘黑冰台’,优化其中的制度。执行官(负责策划,指导情报行动),秘法队(专业杀人救人行动),情报局(搜集情报,分析情报),通讯司(特殊传递手段)。级别跟他们一样有队长,旗长,佥事,校尉,指挥使五级,每级有正副。

    次日下午徐心然来到规划的工坊区域(后世夷陵区望江路这一片),前天进城没多长时间就安排人准备材料,没错是炼钢,铸炮先炼钢,准备跟后世的那种土高炉炼钢。

    缺点有一些那就是资源消耗太快,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是现在是明末,只要改进一下缓解消耗,又是自己用,再不泄露出去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

    这个地方就是不缺树木,少一点更好,优点太多了,投入少,用红砖和黏土堆砌起土高炉,设备也简单,容易掌控,最关键是建造时间短,产量质量还很高,现在已经有炼钢手段,有塑钢法,为什么甲胄啥都用那么少的钢,就是产量太少。

    材料就是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石灰石和铁矿石就不用说了,焦炭在宋元时期就有了,明朝已经发展很不错了,等有机会再优化一下就更完美,为什么用焦炭不用普通的炭,这样可以提升钢的质量,毕竟用于铸炮。

    而且这在夷陵城内就有不少,徐心然指挥让人一次性从顶部的入料口放进高炉中,高炉点燃后,鼓风机的轰鸣声充斥着整个工地,将空气从下方的风口喷入,使焦炭加速燃烧。

    这一刻,高炉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火山,喷发出红色的火花。

    等着以后有水利鼓风就更方便了,现在鼓风简直热的要命,铁水比较重,就这样铁水就流出来了。

    在生铁呈半液体或者液体状的时候,加入铁矿石粉,然后不停地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除生铁水中一部分炭,并去渣,直接得到高质量的钢。

    残余的炉渣并没有被浪费,而是用来制备水泥的辅料。这个过程像是炒菜的时候不停地翻炒,因此叫做炒钢法。

    弄好的钢直接运到不远处,这个昨天才搭建起来铸炮台,铸炮工艺倒是简单多了,有一些工匠就会明朝的办法,什么泥模铸炮法,甚至铁模铸炮都会,只是受限于材料铸成的炮容易炸膛罢了,铁模技艺在宋代的时候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