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96章 躲在屋檐下就不嘲笑那些雨中受淋的人

第96章 躲在屋檐下就不嘲笑那些雨中受淋的人

    画饼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听了周有武的话,看了周有武递来的资料,丁书记也觉得,这些事大有可为。

    他来昭丘县担任县高官,自然是想在任期内将工作做好,有机会的话,也追求一下进步。所以周有武提出的产业园区的构想,以及对县农机厂的规划,最后还不都是属于他的工作成绩吗?

    只是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周有武说句话、丁书记点了头,就能推动下去的,于是开了句玩笑后,丁书记便说:“小周同志,你提出的构想很不错,县里可以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大家都是聪明人,周有武不提承包县农机厂的事情,但丁书记也清楚,让人办事,总得把首尾收拾干净的,否则这样一个烂摊子,也没有人会愿意轻易接手的。

    周有武便站起身来:“那我就不打扰领导办公了,只是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当面向领导汇报工作?”

    丁书记大笑起来:“欢迎你常来嘛,我作为县领导,也需要和你这样的企业家多多交流,我们就是服务人民服务群众的嘛!”

    等到周有武和王厂长出了门,坐上了车,王厂长便急急地问:“周厂长啊,你怎么不跟丁书记提一提承包县农机厂的事情啊?”

    周有武心想:得了,您坐在那里半天,看来是什么也没有听进去啊!不过他也理解王厂长的心情,便笑着说:“放心吧,王叔,领导都是明白人,咱们再等等如何?”

    王厂长便点点头,只要周有武不反悔,县农机厂的未来着落就还有可能。

    回到天行机械厂后,送走了王厂长,周有武便给大哥周有文打了个电话:“喂,大哥,我小武啊!”

    “我们厂里给职工发福利,多了半车苹果半车蜜桔,你明天来领回去,也给电业局的同事们发一下?”

    有大哥周有文在电业局上班,虽然大哥只是个科员,但毕竟也是一个系统内部的人,所以靠着大哥的关系,天行机械厂这个片区的供电所,从来没有断过厂里的供电。

    遇到电路检修或者确实需要停电,供电所那边也都会提前通知,然后天行厂就启用柴油发电机撑一会儿。

    周有武也不可能不作出表示,逢年过节也会给供电所送些礼物,他觉得春节期间得跟大哥好好谈一谈,如果大哥愿意进步,那对周有武的事业来说,绝对也是件好事的。

    “行,我跟领导说一声,明天上午就过去。”周有文答应的很爽快,于是兄弟俩就这么说定了。

    挂了电话,苏丽丽就敲门进来,又抱来一叠需要周有武审批的资料。

    周有武就问:“辖区派出所的东西送去了吗?”

    “已经送过去了。”

    周有武便点点头,天行机械厂所在地的派出所,有个民警是大哥的同学,这种关系周有武肯定还是要一直维持的,天行厂送的也不是重礼,就是一些大米食用油和水果啥的,借口也是一样,厂里职工发福利,采购多了。

    “先前跟咱们厂合作过的那位彭元庆彭老板,打过两次电话,说一定要请厂长吃饭。”苏丽丽又说。

    “好的,我知道了。”

    等苏丽丽离开办公室,周有武想了一想,就给彭元庆打了个电话,一听是周有武的声音,彭元庆就十分热情,然后说晚上有空的话,还请周厂长一定赏脸,给他个机会,请周有武出来坐坐。

    想了一想,周有武就答应了,他已经猜到彭元庆的打算了,天行厂要扩建的消息,也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彭元庆自然能打听得到,所以他大概就是盯上了新厂的建筑工作。

    总归也是熟人了,尽管彭元庆本人有一些小毛病,但周有武觉得,起码几次合作都还不错,那就坐在一起聊一聊。

    晚上赴宴,周有武也没找其他人陪他一起,虽然离春节只有半个月,但厂里仍旧业务繁忙,这种事情他来应付就是了。

    这是县里最好的饭店,包间内除了周有武和黄嘉明,就只有彭元庆以及他带的一个施工班组的小老板。

    在座四个大老爷们儿,彭元庆也清楚周有武不喜欢找一些交际花来活跃气氛,他自己也不怎么沾花惹草的,所以点好菜后,彭元庆就捡一些好话来说。

    酒过三巡,周有武便说:“两位老板,我这个人酒量差得很,咱们就慢慢喝,聊聊天。”彭元庆便连忙将酒瓶放下:“一到过年,这酒就不少喝,人也扛不住啊,咱们就听周厂长的!”

    周有武便问:“彭老板,你现在手下有多少人?多少工程设备?”

    “各个施工班组加起来的话,百十来号人没问题的。钩机、挖机、破碎机、搅拌机,也有个一二十台了。”

    “相关的资质都办了吗?”

    “我和几个伙计联手新成立了一家公司,拿到了几个资质的。”

    听完彭元庆的介绍,周有武觉得,这位还是想要在建筑行业有所发展和追求的,至少听起来彭元庆的公司越来越正规了。

    “周厂长,贵厂有什么业务,还请多多考虑老彭我啊,咱们合作也好几次了,我老彭敢拍着胸脯说,给贵厂的活儿,我向来是做得漂漂亮亮的,所以还请一定要多多提携一下啊!”

    “行,年后如果有业务,我肯定先考虑你的公司。”

    彭元庆顿时放下心来,以他跟周有武打过的交道,他知道周有武话里一旦有应承的意思,那么大致上就没差了。

    “冲周厂长这句话,我敬周厂长三杯,我干了,你随意!”彭元庆端起酒杯就一口闷,连喝了两杯,周有武就将他拦了下来:“好酒成双,彭老板的心意到了就可以了!”

    周有武非常能够理解彭元庆这样的施工单位小老板,前世他就是这么一步一步爬起来的,陪在更大的总承包单位老板面前、建设单位面前,表决心,然后给自己猛灌酒。

    陪甲方、监理去洗脚按摩,周有武也只敢洗个素的,然后坐在楼下,等那些人上二楼三楼做些活塞运动,然后等着付钱。为什么要提前等着?人和人的素质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人半个小时就下楼,然后回家,周有武可不得提前等着嘛!

    到了年底讨要工程款,被甲方指着一辆开了一年半、原价六十万的车,作价六十万抵账,不要的话,甲方双手一摊就俩字:没钱。

    周有武吃过这些苦,淋过这些雨,所以现在虽然当了甲方,但他实在没有那种恶趣味,要将这些恶心事儿强加给其他人。

    这也是彭元庆听说天行厂想要扩建的事儿后,说什么也要再联络联络感情的原因,因为这个社会,很少有人愿意把乙方当人看了。

    吃完这顿饭,周有武对彭元庆如今的实力也有了了解,就觉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省城给工学院建办公楼,或者天行厂新厂异地新建的项目,交给彭元庆一部分,也是可以的。

    但他并没有给彭元庆具体的承诺,因为他也不确定,这两件事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定下来。

    三个人一共喝了两瓶酒,虽然这个年代酒驾查得不严,但周有武还是不允许黄嘉明在开车期间喝酒,这不仅仅是考虑他个人安全,也是考虑司机的安全。

    吃完饭,彭元庆按照惯例要拉着周有武去下一场搞些娱乐,周有武依旧拒绝了,彭元庆也不强求,他清楚周有武就是这种公事公办没有太多爱好的人,但有些事情该表示出来还是要表示的。

    于是黄嘉明将周有武送回天行厂办公室,去给车加了油,做了保养,便开车回家,他在厂里没有休息的地方,只能回家休息。

    厂里依旧在三班倒,周有武回到办公室,泡了壶热茶,就翻看《收获》杂志歇歇脑子。

    大哥大突然响了起来,周有武放下杂志,看了看手表,已经十点过了,便端起大哥大来接听。

    电话是任平安打来的,他笑着说:“我猜这个时间点周老板就还没有休息,没打扰到你吧?”

    周有武便说:“任哥,我几次去省城,都没遇到你,你现在回省城了吗?”

    “是的,晚上才到家。”

    俩人闲聊了几句,任平安就说:“先前我不是派人去苏联和东欧那边搞市场调研嘛!这段时间我和老范俩人一直在聊,都觉得那边环境不怎么适合,电动自行车可能不好推广。”

    周有武便安慰地说:“电动自行车就适合咱们国内这种情况,国家经济在发展,但又没有发展到全民都有小汽车的阶段,毕竟是短途代步工具嘛!”

    其实他一开始就不怎么看好外贸,但任平安觉得可行,他一个生产商还要强行推辞,那不就显得对自家产品没有信心嘛!

    任平安却继续说:“现在戈尔巴乔夫不是在搞改革嘛,我的人去苏联的几个大城市看了看,跟当地的一些合作伙伴聊了聊,都觉得这么搞下去可能要出大问题。”

    “所以我跟老范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事儿不好弄,不过你放心,外贸的事儿,我们俩还有别的选择,日本或者台湾,都还有机会!”

    周有武还真没怎么关心国际新闻大事,却听任平安继续说:“过两天我去昭丘县一趟,咱们面谈吧。”

    “专程让任哥跑一趟多不好意思啊,不如我去省城?”周有武说。

    “不是专程跑你那里,我最近事儿也多,要去下面谈些事,刚好就顺路过去了。”

    “那行。”周有武本来打算去省城一趟,因为高志华前些天汇报工作时,说省里有一家新投产的蓄电池厂家,主动找上门谈合作的事情,他觉得如果可以的话,自建蓄电池生产线的事情,就可以放一放。

    “那好,咱们见面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