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85章 为亚运会服务

第85章 为亚运会服务

    “挺好的,上手的确很简单,就是最高车速太慢了,不如摩托车。”来回骑了好几圈,宁婷婷就停下车,给出了评价。

    “车速慢有慢的好处,至少能给骑行者足够的反应时间,也就更具备安全性。”

    听完周有武的解释,张主任三人都不住点头。

    宁婷婷就问:“你们的广告我也看了,你们的门店铺面也租了,怎么不开业呢?试骑了一下,我都想买一辆了!”

    周有武便解释地说:“咱们北方冬天天冷,蓄电池的电量流失就非常快,我们的电动自行车一次充满电至少可以续航五十公里,但是在北方冬天,估计四十公里就没电了。我们现在拿出去卖,不就是欺骗消费者吗?”

    “那你们的产品缺陷大得很啊!”宁婷婷就撇了撇嘴。

    “这跟产品缺陷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任何电池,在极端寒冷天气下,物理化学性能都不能维持,在蓄能材料和技术有突破之前,这个问题全世界都无法解决的!”

    宁婷婷耸耸肩,她还是觉得周有武在狡辩,倒是张主任笑着说:“周厂长这话说得很对,科学有其严谨性,不过未来科技总会发展的。”

    他试骑了一番后,就觉得这个电动自行车非常适合在亚运村内使用,短距离骑行方便,噪音极小,也没有污染,最多就是在亚运村多设置充电口的事儿。

    将几人请到办公室后,张主任就说:“组委会邀请了三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团,预计前来的各国运动会至少有五千人以上,我们需要至少一千辆电动自行车,五十辆旅游观光车,这个周厂长能提供吗?”

    “没问题,哪怕两千辆都可以,只是需要张主任在亚运村设立一些集中充电点,我们派出的维修后勤团队,就负责在亚运村内归拢散落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维修工作,人数大概在六十到八十人。”

    “我给你们批一百张通行证,”张主任很是爽利:“明年各国运动员抵达前,也就是最晚八月,将两种车辆送到现场,而且需要你们提供一批人,负责培训我们的工作人员。”

    “好的。”周有武答应得更爽快。

    “那行,以后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跟小宁联系,我得赶回去,还有一摊子事情要处理!”张主任便站起身来。

    周有武将张主任送走后,侯效愚就笑着举起本子:“厂长,这小宁姑娘很不错,你追一下试试?她的电话我可是记下来了!”

    “留着你用吧,先草拟一份合作协议,以后跟亚运村对接的事儿,就得你来了!另外留意一下亚运会广告招租的事情,先咨询一下各个赛事的广告位费用情况,我在首都也待不了多久,还得赶去松江一趟的!”

    周有武实在没有心思跟侯效愚说笑,对方就是这么个活泼的性格,宁婷婷是漂亮,但是关他什么事?他现在满脑子只有两个字:赚钱!

    侯效愚便撇撇嘴,他觉得周有武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无趣,跟他大哥周有文一样无趣。

    周有武就坐在火炉边,端着杯热茶闭目养神,春晚打广告的事情办妥了,亚运会免费提供电动自行车这种无形中的广告也做到位了,他并没有再提别的要求,比如必须给他这件事搞个专稿什么的。

    从张主任办事利落的行为可以看出来,等到亚运会结束,张主任向上级汇报工作总结,绝对免不了会提上一嘴,那么他的天行厂就会被更高的领导人知晓。

    而且亚运会期间少不了各种记者采访,就凭天行电动自行车上千辆这么一摆,没有哪个记者会忽略的,这广告效应不就来了吗?

    至于在亚运会赛事期间做广告,这事儿交给侯效愚打听就是了,热门赛事比如足球、乒乓球比赛,不用想广告位就很贵,如果实在太贵,周有武也不会刻意去竞争。

    一些冷门赛事的广告位就很便宜了,以祖国的人口基数,总有人愿意现场看或者看直播,这种赛事就很适合多拿一些广告位了。

    所以在首都接下来的事情,是跟叶子平好好聊一聊,看看他能够弄来那些国外的机器设备,另外就是找沈卫锋谈一谈,周有武已经开始考虑下一波的广告内容了。

    周有武就感觉自己像是游戏里的人物,有一管蓝条,蓝条用完了,他就得歇一歇回回蓝,而回蓝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家里住一晚。

    侯效愚从隔壁小跑了过来:“厂长,厂里技术科把传真发过来了!”

    周有武就睁开眼,将传真接了过来,在火车上得知叶子平有路子搞一些国外的机器设备后,周有武就打电话让厂里技术科将已经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清单都列了一份出来。

    当叶子平说出“捷克斯洛伐克”时,周有武就知道这位不是满嘴跑火车的骗子,毕竟厂里的所有机器设备都是他带着崔林明和徐召远,跑了几个省咨询后采购回来的,哪些设备有国外同类型、更先进,他也非常清楚。

    他仔细看了一遍设备清单,有些设备国内产品足够生产使用,有些设备国外有更好的替代品,周有武都标记了出来,然后让侯效愚重新整理一份。

    到时候他让叶子平给一份报价,合适的话,采购一批,也算是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了。

    然后周有武就朝楼下走去,准备看一看门店的装修情况。吊顶施工刚刚结束,明天开始粉刷,所以门店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木板钉制的脚手架摆放在角落里。

    由于亚运村在建,亚运会一应场馆在建,所以首都劳务市场就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用工方面是不缺的。

    首都办事处的位置虽然偏,但门店后面就带了个院子,还有个小仓库,周边商户也不多,后期也方便门店扩充,这是周有武看中这里的原因之一。

    周有武又去仓库瞧了瞧,看到有个业务员在院子里做测试,就走过去看了一眼。一辆充满电的电动车停在院子里,每隔一个小时,业务员就会记录气温和蓄电池剩余电量情况。

    按照装修进度的话,赶得快,春节前还能开业,但是没有这个必要了,还是等年后再说吧。

    周有武于是又回到办公室烤火,虽然没下雪,但首都这个季节的气温是真的低,久在南方呆惯了,他还真是有些不适应的。

    提起火炉上架的铁壶往茶杯里添了些热水,周有武便给沈卫锋打了个电话。电话是宿管大爷接的,于是周有武就请他转告沈卫锋,让他给自己回个信。

    来首都办事,比周有武预想要快得多,主要是亚运村这位张主任办事利索不拖沓,这让周有武突然觉得没事儿干了。

    接下来就是三件事,跟亚运村方面将合作协议签订,跟叶子平见个面,打听一下机器设备的事儿,跟沈卫锋聊聊年后广告的事儿。

    先前的广告才投放不到半年时间,周有武并不打算换,而是准备在亚运会前夕投放另外一组广告,配合着亚运会做一次推广。

    这就需要专业的广告策划了,周有武暂时没有合适的灵感出现,所以他准备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员处理。

    到了下午六点多时,沈卫锋回了电话,周有武便约他明天也就是周六上午见个面聊一下。

    到了晚上9点时,叶子平打来电话,说他在首都的急事已经处理完,约周有武和郭胜利一起,中午吃个便饭。

    挂了电话后,周有武心想:得,事情又赶到一起了。他还以为叶子平的电话会晚一天打来呢。

    于是第二天上午,周有武带着侯效愚、黄嘉明,前去跟沈卫锋见了面。他就提了一个要求,希望沈卫锋不管是自己策划还是找同学帮忙,争取在亚运会前想出一个合适的广告内容出来。

    既要接地气,又要与亚运会有关联,如果需要帮忙,就让沈卫锋找侯效愚,或者随时给他打电话沟通联络。

    看看时间差不多到了,周有武便匆匆离开,前往与叶子平约好的酒店会合。他来得稍微早了一些,酒店包间里只有叶子平和他的一个下属。

    一番寒暄过后,周有武就拿出设备清单,请叶子平过目。叶子平大致看了一遍,说:“周厂长,这些设备有多半我都能给你弄到日本货,西德货也有,但是得花时间,意大利货有些是现成的,捷克货也得等。”

    周有武便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设备有中文翻译的操作手册吗?”

    叶子平笑了起来:“其实我弄到最多的是日本货和西德货,你要优先选这两个国家的设备,我给你找翻译,绝对专业,不过价钱就要另外谈了。”

    “好说,好说。”周有武大喜:“有翻译就好办了。”

    于是两个人聊了好一会儿,叶子平表示,他可以按照这份清单进行相应的废旧设备翻新,周有武便与他约好,由天行厂派出技术和采购人员,前往叶子平的工厂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