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45章 新的彩电

第45章 新的彩电

    一口喝了小半瓶可乐,周有武便问:“你明天有事吗?没事的话,陪我去买台彩电,家里的黑白电视都看了小十年了!”

    “行,到时候还是我去找徐婶借她家的三轮车!”

    崔林明意犹未尽,又拉着周有武问了许多问题,俩人讨论到崔婶回家,周有武这才告辞。

    第二天上午,崔林明蹬着三轮车,载着周有武就去了县百货商店。

    周有武口袋里有一张电视机票,那是他跟父亲说好后,周建国昨天从厂里的一个车间主任手里买回来的,一张票还花了一百多。

    买电视机的柜台前还在排队,队伍也不长,不过周有武注意到,这些人买的大多是黑白电视,毕竟黑白跟彩色差着价呢,差价还挺高。

    终于轮到两个人时,柜台前的女售货员一脸不耐烦:“有票吗?拿出来给我!”

    周有武也没在意她的态度,这个时代百货商店还是国营的,这些售货员都捧着铁饭碗,自然不乐意搞什么微笑服务的。

    他将电视机票递了过去,指着一台早已经看好的彩电说:“我要那台!”

    女售货员正板着脸验票,回头一看,再转回来时,满脸的惊讶,还带了一丝丝的不屑:“那可是三洋,日本货,18寸,两三千块钱呢!”

    周有武便将夹着的公文包拉开,让女售货员看了看里面的钱,然后说:“能试看一下吗?”

    也许是看到了公文包里满满一包的钱,女售货员的态度多少有些缓和,但依旧语气硬邦邦的:“可以!”

    大致看了一下,没什么毛病,周有武便说:“那就给我装上吧!”便开始掏钱。付过钱后,女售货员居然难得地说了一句:“客人慢走!”

    俩人抱着彩电放在了三轮车上,崔林明就不住嘲笑:“咱们在省城的时候,也没见售货员是这个态度啊?从小就听说张秉贵,提倡向他学习,你看看,这就是咱们县学习的态度!”

    周有武笑了笑:“过两年就都该主动学习了。你蹬车还是我来蹬?”

    “我来蹬,咋能让你一个大老板蹬车呢?”崔林明打趣地说,然后跨上了三轮车:“老板你坐稳,老板咱们要出发了!”

    “你可闭嘴吧!”周有武笑着坐稳在了车斗里,用手敲了敲崔林明的背,于是三轮车便朝家属院而去。

    老爹周建国依旧不在家,估计又去哪里下棋了,周有武觉得,只要老爹不学钓鱼,什么都好说!

    母亲梁碧华也不在家,在屋里写作业的周有玲闻声赶出来,看到二哥跟崔林明抬着个大纸箱走进门,便欣喜地说:“二哥,这么快就把彩电买回来了啊?”

    周有武便和崔林明一起,将旧的黑白电视挪到周有玲的屋里,把新的彩电安上,然后去外面接新的接收天线,把原本旧的黑白电视的天线挪到妹妹住的房间窗户外。

    他掏出零钱,对一直跟着看俩人干活的周有玲说:“去,买几瓶汽水,要冰镇的啊!”周有玲摆摆手:“二哥给我的零花钱还多呢!”转身就欢快地朝家属院外跑去。

    等到俩人爬上爬下忙完,出了一身汗,周有玲早已经把摇头电风扇打开,三个人就坐在客厅,打开彩电开始试看。

    崔林明喝着汽水,说:“还是这彩电看得舒服!”

    周有武白了他一眼:“你家就是彩电!”

    “但是没你家的大啊!”崔林明打了个嗝,一旁的周有玲便嫌弃地皱眉,他哈哈大笑,拍了拍周有玲的小脑袋。

    “你要想换新的,就去买啊。”周有武站起身来换台,他是真的看不进去《红楼梦》。

    “我也就这么一说,现在我家里换个新的,属实有些不合适的!”

    周有武坐回到椅子上,便叹了口气。

    虽然只回家两三天,但整个家属院是个什么氛围他也看出来了,这几天老爹和老妈都没有去厂里上班,周有武也不多问。

    不用问就知道,厂里效益差到已经不怎么开工了,不然家属院那些见了面打招呼的叔叔婶婶们为什么个个都一脸担忧,掩饰都掩饰不住呢?

    又说了会儿闲话,母亲梁碧华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回来了,看到崔林明在家,瞅了一眼新买的彩电,便说:“三明啊,就在家里吃饭啊!你先坐,我出去找老周去,天天下棋就不顾家!”

    然而梁碧华并没有去找丈夫,而是又去了菜市场买了些菜,这才赶回来做饭,对着崔林明说:“我碰到你妈了,我跟她说了,中午就让你搁家里吃饭。”

    崔林明便耸了耸肩,实际上县农机厂家属院还是很和谐的,他从小在周有武家也蹭过不少饭,自然也就不再客气。

    依旧是到了饭点前后,周建国端着周有武给他带回来的保温杯,慢悠悠地回了家。大约是因为崔林明在,梁碧华也没有多说什么,周建国坐下后,就热情地说:“三明啊,没事常来家里坐坐啊!”

    崔林明上面俩姐姐,所以从小就被喊作“三明”,勉强算是个小名吧。

    周有武便又让妹妹去买几瓶啤酒,他和老爹都不嗜酒,所以家里也不怎么备着。等周有玲出了门,周有武就觉得,家里该添个电冰箱了。

    但是朝客厅看了一圈,还是摇了摇头,屋里已经没多少空间了,再放个笨重的冰箱,吃饭的时候就太挤了。

    而且买电冰箱依旧需要票,还得让老爹找人从其他人手里买,只怕母亲又要阻拦,还是留钱让老爹慢慢说服老妈,他们自己去买吧。

    吃完了午饭,崔林明心急,就想继续听周有武对未来的规划,于是周有武拿了硬皮笔记本,装了包烟,俩人就去了崔林明家。

    周有武已经顺手按照前世的记忆,画了几张电瓶车的草图,拿出来时,崔林明看了一眼那时尚轻便的造型,顿时就觉得这件事更稳了!旁的不提,单说这个造型,如果配色漂亮,那就很让人有购买的欲望了。

    俗话说“一人智短,众人计长”,俩人凑着头各种讨论,周有武就更加有把握了。比如崔林明告诉他,隔壁县就有个轮胎厂,以前厂里生产农机需要的轮胎,就是从那里订购的。

    这些事周有武还真不清楚,他老爹只是车间的工人,老妈是管质检的,不像崔叔毕竟也是厂里的中层领导,接触到的东西也就更多一些。

    周有武前世也有过一辆黑色的大电瓶车,偶尔出了毛病就推去修理,所以对电瓶车的大致结构还是了解的。

    他干脆根据自己记忆画出的粗略外形图,讲述有哪些零配件,哪些零配件需要什么材质,崔林明便告诉他,周边县和市里有哪些厂,或许可以满足这些产品的生产。

    俩人讨论了一下午,周有武惊喜地发现,至少一半以上的零配件,本市都可以找到能够生产的小厂,这就是国家当年搞三线建设的意义了啊!

    他原本的计划,是先去渝州和省城,找一些专家和懂行的技术工人咨询一下,然后去沿海地区考察一下,因为他记得电瓶车在未来,主要生产基地都在沿海城市。

    但现在他决定了,还是先将本市和本省的情况摸一遍,只要本省的工厂能够满足需求,那就不用专门从沿海地区进购零配件和生产线,也节约了相当一部分的成本。

    俩人又讨论了两天,只感觉把所有对家乡的记忆和信息都榨干了,周有武也满满当当地写了半个笔记本。

    崔林明便说:“咱们也别歇了,赶紧开始干吧。”他跟周有武越讨论,越觉得这事儿可行,就想赶快动手去做。

    周有武便说:“那也行,本来想着在家休息个十天半月的,反正咱们在这里光讨论,那也是闭门造车,总得出去看看的。”

    他又摸出一根烟续上,将原先的烟头掐灭:“咱们就冒充代理商或者厂里的外联销售人员,去考察一番。不过还得找个司机,咱们也该买辆车了。”

    崔林明顿时兴奋起来:“我觉得桑塔纳就很好!”

    去年他跟着周有武去省城卖六帝钱,在各个品牌汽车店前站了半个多月,对省城主要的小汽车车型和品牌都看熟了,当然价格也问清了,虎头奔一百多万起步,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座驾。

    至于老吉普,那是老古董,崔林明也看不上。

    “行,这两天打听一下厂里有没有空闲的会开车有驾照的,司机还是得找自己人。”

    回到家里,晚饭后周有武便跟父母提了一嘴,当然借口是老板想找个靠得住的司机,他就帮忙打听打听。

    周建国便说:“刚好,你徐婶家的老大不是退伍了吗?他在部队就是汽车兵,他回家一个多月了,先前听说去市里跑了一趟,好像前几天回来了吧。”

    周有武恍然大悟:“是百万大裁军裁下来了?爸你说的是徐召远徐老大吧?那我去徐婶家找他问问去!”

    说着就摸了烟和打火机出了门,朝徐婶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