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43章 先从电动自行车开始

第43章 先从电动自行车开始

    于是一家人就围坐在桌子旁,看周有武吃晚饭。周有武吃着挂面,母亲还不停嘱咐着:“别光吃咸菜啊,有腊肉!”

    周建国又觉得脑袋开始嗡嗡叫了,便说:“儿子吃个饭,你还要唠叨,他爱吃什么菜就吃什么,这个你也要管?”

    眼看母亲又要冲老爹发火,周有武连忙说:“我一直觉得,全中国,就属我妈腌的咸菜最好吃,尤其是这个芹菜!”梁碧华顿时笑了:“还是我儿子会说话,不像你个老东西!”

    挨了句骂,周建国也不反驳,便坐到客厅去泡茶,梁碧华又说:“还算有些眼力劲儿,知道给小武泡杯茶!”

    周有武不再说话,只是抓紧时间吃面,从他记事起,父母就一直是这么个相处的状态,到老也还是如此,大约是他们老两口的一种相处模式吧。

    吃完饭周有武就要洗碗,被母亲推开:“你坐下喝茶去,沾什么手!”便将桌子收拾了端到厨房开始洗碗刷锅。

    周有武坐在客厅的桌子旁,就看周有玲黏人一般地凑了过来,顿时笑了起来,摸了摸妹妹的小脑袋,将行李箱拖过来打开,便开始朝外拿东西。

    “这是给老爸的两件夏天穿的衬衫,两条夏裤,一双凉皮鞋,还有一件条绒外套,是春秋天穿的,我买的尺码可能有点儿大,爸,你先试一试合不合身?”

    梁碧华在厨房听到了,就大声说:“买这么多衣服干嘛?上个月你大哥还给你爸买了好几件呢!”

    周有武便朝老爹挤挤眼:“爸,你快去试一下。”

    然后掏出一条百褶碎花长裙,说:“小玲,这是给你买的,腰大的话让妈给你改改。”然后一件一件往外掏,最后摸出个小纸盒来:“这是给你练习英语听力的。”顺手排出了十多张磁带。

    周有玲打开一看,顿时尖叫了起来,waklman她只在电视上见过,顿时兴奋地抱住了周有武的胳膊:“还是二哥最疼我!”

    周有武像甩牛皮糖一样嫌弃地说:“快起开,试一试这几盘英语听力磁带。”说着还眨了眨眼,周有玲一番操作后,戴着长长的耳线,满眼惊喜,哪里是什么英语磁带,分明是梅艳芳!

    这时母亲已经收拾好了厨房,一面朝客厅走一面埋怨:“不要买这么多东西回来,花这些钱干什么?”恰好老爹换了衬衣裤子和凉皮鞋走出来,她嫌弃地看了一眼:“这衣服不适合你爸穿,太年轻了!”

    “我爸穿着显年轻还不好嘛!”周有武便继续拿东西:“妈,我给你也买了几件衣服,还有百雀羚的珍珠霜、友谊雪花膏。带的东西多,你自己来看吧!对了,护肤品我给大嫂也带了一套,专门装起来的。”

    他站起身来,就开始夸赞老爹:“我明天去买头油,我爸这么一擦,那就是个年轻帅小伙儿!”

    梁碧华顿时就不乐意了:“你爸这么磕碜,还帅小伙儿?”

    周建国一昂头:“咋?我年轻时不是帅小伙儿吗?当初是谁跟我谈恋爱的时候,到处跟人夸我长得帅的?”

    老夫妻于是开始了日常且习惯性地拌嘴,周有武就笑呵呵地在一旁听。一直到将所有给家人带的东西都拿出来,母亲给小妹拉着试了新衣服,又换回了居家的一身,然后严肃地走了出来。

    “小武,年初七你去省城的时候,又在被褥下放了五百块钱!你实话跟我和你爸说,你在省城究竟在做什么?”

    “不是说了嘛,我和大明白跟了个做装修的老板,这不过完年老板就喊我们去,看我们俩学得快学得好,他接了三五十个别墅的装修,就把其中两栋交给我们。一栋就是三千多块钱的奖励呢!”

    梁碧华依旧将信将疑,周有武便说:“你要是不信,就去省城东明湖南亭里小区打听打听,提我名字,保准有人知道的。我骗你们做什么?”

    “好好好,我信!”母亲便敷衍地说,周有武也懒得去管,总归这是一套能应付得过去的说辞不是。

    周有玲却偷偷翻起了二哥的提包,然后摸出个大哥大:“妈,你看,二哥都用上大哥大了!”

    “这是怎么回事?”梁碧华立刻逼问。

    “除了东明湖小区,我还在观音湖小区接了别墅装修的活儿啊,怎么了,我清清白白地赚钱,还不能用这个了?”周有武说得理直气壮。

    他从提包的笔记本里掏出个名片来:“我装修做得好,一家香港设立在松江的设计公司还邀请我去当首席设计师呢,我没看上!”

    梁碧华接过名片看了半天,揉着额头:“你让我缓缓!我儿子啥时候这么有出息了?”

    周建国一脸的与有荣焉:“儿子有出息还不好?这说明咱们俩的遗传好!”

    这就是周有武不敢说实话的原因,假如他对父母说他现在有二百多万的存款在银行,父亲估计依旧觉得很自豪,母亲大约就要报警,让警察来家里抓人了!

    看到周有玲开始摆弄大哥大,周有武干脆从提包里拿出公文包打开来:“这里面装的就是我赚的钱,每一分钱都经受得住党和人民的考验!”

    他话音刚落,脑袋就挨了父亲一巴掌:“就你?哪里有资格让党和人民考验你?真是说话没轻没重的!”

    梁碧华接过公文包,看着里面的几千块钱,便陷入了沉默,过了许久,气氛都有些尴尬起来了,她才说:“小武也是大人了,以后妈也不用操心了!”

    周有武便笑:“以后你和我爸就等着享福吧!”周有玲就接话:“我也要享二哥的福!”

    “嗯,嗯,都享,都享!”

    周有武突然想抽烟了,便说:“这两天我去县里的百货商店看看,咱家该换台彩电了!”

    这一次母亲没有反对,父亲犹豫了一下,也没有说话,倒是周有玲笑嘻嘻的:“那这台黑白电视换上来,放我那屋呗!”

    “那我去外面抽支烟,爸妈你们先坐一会儿!”毕竟妹妹在身边,周有武便站起身来,从提包里摸了包黄鹤楼,走出了门。

    他站在外面默默地抽烟,原本回家之前,他以为自己会懒散无所事事几天回回血,现在他已经知道,不需要了。

    除了回东北探亲,父母几乎一辈子都待在这个小县城。二十年前,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从东北来到这里参与三线建设,就这么把所有的青春和人生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周有武不愿意再像前世那样,母亲突然离世时,他都没来得及守在身边。所以,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留在家乡。

    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家乡繁荣富强,那么,为什么不能从我开始呢?周有武胸中涌出了无限豪情,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喷薄而出,随着一口吐出的香烟,消散在了夜空中。

    入夜,一家人围着周有武说了许多话,说得困了,才各自回屋休息。周有武坐在客厅,桌子上放着个硬皮笔记本,手里握着一支圆珠笔。

    他脑子里的想法太多,太乱,太杂,所以习惯性地要记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想要留在家乡发展,绝不是周有武头脑一热,他从年前就做了诸多考虑,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定。

    首先是私人开办工厂的问题,事实上沿海地区和城市已经出现了许多私人工厂,他和崔林明在省城和松江之间奔波了两个多月,有时候一些有用的信息,就是在与萍水相逢的旅客们随口的聊天中得来的。

    比如有一次他们从松江返程,软卧包厢里的两个中年人就跟他们聊天,自称是江浙一带开办服装厂的,要去省城谈业务。

    而且年底的时候,家属院的职工们聊天,都说起私人承包工厂的事情来,觉得私人承包或许是拯救县里这些国有小工厂企业的好办法。

    所以关于这一点,周有武不用担心,只需要再打听一下县里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打听一下工业用地的承租情况。

    其次是家乡的周边产业,这一点周有武甚至不用过多打听,市里包括下面周边的各县,都有不少小工厂,工艺落后一点也都不是大问题。

    所以他跟崔林明说,自己要造汽车,倒也不是吹牛。市里就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工业用电不用担心;省内西北有东风汽车,再向西就是巴蜀的渝州,那也是重工业基地,有小型汽车、有摩托车生产厂。

    这就意味着,哪怕周有武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他也可以通过零配件的购置,进行一些汽车相关的组装,这是极有便利的外在条件。

    内在的一些条件他也没办法控制,所以周有武就想着利用省内省外周边地区的优势,将自己要建的工厂通过对本地的资源整合,形成上下游配套设备生产维修的联盟,哪怕未来遇到官场上的打压,他也有底气应对了。

    毕竟前世太子奶事件,可是让他记忆犹新。

    虽然说要造汽车,周有武也很清楚,就凭着他和崔林明俩人的身家,不到三百万,是根本支撑不起来这么大的一个摊子的,所以他脚踏实地,准备从电动自行车做起。

    一九八三年,松江就生产出了永久牌DX-130电动自行车,采用150W柱状式电机,24V普通铅酸蓄电池,这是我国第一款形成产业化的电动自行车。

    但是,由于此时的普通蓄电池充电时间长,能耗大,一次满充后只能维持三十公里,而且动力不足,爬坡性能差,造型也很一般,所以并不怎么被民众所接受。

    再加上燃油摩托车的兴起,两相比较之下,电动自行车在我国的发展较为缓慢,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中期,差不多六七年后,才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燃油价格的飞升,再一次得到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