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我的舅舅是皇帝 » 第94章:宾主尽欢

第94章:宾主尽欢

    “到底还是见识不足,被平阳侯府雪藏的太深了,只要到时候我们应对得当,统一好口径,曹襄又能拿我们如何呢?”

    “龚先生说的是。”

    龚芳在此表态,立刻就引得不少人的附和。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暂时不好说,但有人出主意并且愿意打头阵,大家即便是跟着观望一下也无不可。

    何况对于大家来说,如果能跟着龚芳,把事情按照大家所计划的做好,那便可以让大家获得最大的回报。

    曹襄今天虽然给大家带去了一丝压力,但这一份压力,还远没有让他们能够去主动放弃手中的利益的。

    “曹襄所求的事情无非就是钱财和粮草,虽然我们不可能都给他,但毕竟是家国大事,有些态度还是要摆出来的。”

    龚芳慢吞吞地说道:“我的建议是我们大家一起凑一凑,凑个万石,就当是给朝廷一个面子,也能给大家在民间博一个名声。”

    “曹襄若是得了这个面子,愿意收手,放过大家,那大家相安无事自然是最好。”

    “若是他不想放过大家,那也是他得寸进尺,咱们有着大义。”

    “如此……倒也不是不行。”

    众人窃窃私语着,很快便达成了一致。

    虽然一点粮食都不掏,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但他们心里也知道想要做到这一点,着实是太过困难。

    如果朝廷派来的人是一个无能之辈,好糊弄一点,那还罢了。

    曹襄这种人物虽然年纪轻,但显然不是那种无能之辈。

    “我们毕竟没有官家身份,即便是他想为难我们,恐怕也为难不出什么。”很快就有另外的人出来说道:“我真正担心的,是罗县令这边。”

    “县衙这边的粮食有多少存货?”

    他们虽然是当地的权贵势力,但也没有要拿他们自身的家财,去给朝廷消灾的道理。

    他们愿意掏是人情,不掏也是本分。除非是朝廷下明确的旨意要他们自掏腰包。

    但如果朝廷真的颁发这种旨意,那必然会惹得天下哗然。

    朝廷不敢,也绝对不可能颁发这种旨意。

    只要朝廷没有明说,曹襄就算是再怎么强势,也绝对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事。

    可罗亮不一样。他们这些人无权无势,罗亮可是实打实的朝廷命官。

    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不担责任,可朝廷的官员是不可能不担责任的。

    曹襄没办法对他们下死手,但对罗亮下死手还是没问题的。而且无论是从道理上,还是从流程上,都说得过去。

    “官仓现在的存粮加起来也就3万石,杯水车薪啊。”

    罗亮摇着头。

    邺县早就已经由官府出面收购粮食了。

    这件事情不是什么秘密,都不需要有多隐蔽的去查,随便在大街上找个百姓问一句就能知道。

    曹襄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是一定会去审查官府官仓的。

    可问题就出在当初做这件事情的人,并非是官府的人,毕竟这种好事,官府没办法独吞,也不可能当着这么多权贵的面去独吞。

    所以当初跟着官府一起,同样打着官方旗号,大肆收购粮食的人可不少。

    这些人收走了大批的粮食,那留给官府的粮食自然就少了。

    这些粮食自然也不可能进官仓。

    曹襄只要简单核对一下这其中的账目,就能很明显的发现不对。

    到时候如果借着这个由头追缴,说不定大家之前花钱收购的粮食还真得吐出来不可。

    毕竟大家之前打的旗号是官府的旗号,也就是说不管之前收购了多少的粮食,从名义上来讲,这些都是官府收购的粮食。

    那既然是官府收购的粮食,自然要为朝廷所用。

    合情合理,挑不出一点错漏。

    “慌什么?这些又没人记账,难道他还能一家一家去查账不成?”

    龚芳看出了众人的慌张,颇有些满不在意的宽慰。

    “只要粮食还在诸位的手中,曹襄就算是有天大的本领,总不可能去带着兵强行闯进大家的府邸,把粮食给掏出来吧?”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又不是抄家,曹襄可没这么大的胆子。”

    “到时候平灾,后面需要的粮食多了去了,就算是这些粮食,在我们手中多握个三五个月,又能如何?”

    这种天灾真正能发财的地方,永远都是受灾的地方。

    黄河北面并没有受灾,所以这些粮食如果一直握在他们手里,是发挥不出太大价值的。

    何况黄河北面已经都是他们的土地了,就算是真的遭了灾,反倒他们自己才是受苦受难的一方。

    邺县距离决堤的地方虽然只有百里,但即便是仅有百里,仍然是黄河北岸。只要这些粮食一天运不到受灾的南岸,这些粮食就一天无法转化为更为巨量的财富。

    好在对于他们来说,如今这天气,对于储存粮食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再多等上几个月也不碍事。

    …

    云海楼。

    “黄河南面,我大汉百姓还处于水深火热的灾祸当中,这一场黄河水患一日不除,本将军便不会再碰一口荤腥。所以如今这些菜肴有些清淡,还请诸位莫怪。”

    清淡吗?

    确实清淡。

    看着眼前一片黄绿色的菜系,说上一句清汤寡水也不遑多让。

    可偏偏还得忍着,去违心地送上一句,“将军大义。”甚至还得挤出两个笑脸来,表示自己对曹襄的热烈支持。

    “将军体恤百姓,为君王分忧,我大汉有将军这等人物,实乃朝廷之幸,万民之福。”

    龚芳作为众人的代表,这个时候自然要顺着话头往下捧。

    而且如今他们来赴宴所打着的目的,就是装不知情。

    你说什么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跟我都有关系吗?只要你不自己主动开口要东西,那我也绝对不会主动开口去给你送东西。

    “将军高义,我提议,我等今日不妨以水代酒,敬将军一杯。”“敬将军一杯!”

    “请!”

    曹襄当然知道,想要从这一群家伙身上挖出点东西,那就得先把这群家伙的毛捋顺。

    看起来一个个都表现的人畜无害,不过真要给他们搞炸毛了,他们什么事情不敢干?

    和大家遥碰了一杯之后,曹襄旋即道:“其实今日请众人来此,之前想来罗县令应该已经跟大家透露一二了吧。”

    曹襄并没有警告过罗亮不许多说话,甚至他主动让罗亮过去通知,本身就有希望罗亮把事情告诉龚芳这些人的意思在里面。

    “将军所说的,可是黄河水患一事?”

    “正是这件事情。”曹襄点了点头。

    龚芳等人互相看了一眼,对于这件事情大家之前早有算计,此时众人不禁都静了下来,生怕自己错过任何一丝细节。

    最后还是龚芳代表大家和曹襄问答。

    “不知将军希望我等出何力气?”

    “其实也不瞒大家,我这一次出来,走的实在是太急了些,人手方面不行,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配合罗县令,为在下征调一些人手,用于处理瓠子口一事。”

    “当然,这些人手后面每天的吃食方面,不需要他们以及诸位负责,都由本将军一人承担。”

    竟然是要人?

    虽然有些诧异,曹襄第一件所提出来的事情不是要钱和粮食,但要人也并没有太脱离他们的预料。

    曹襄这一路走来,都少不了有他们的眼线所盯着,自然知道他一共带了多少人。

    别说现在他后面的大部人马还没到,就算是他后面的那几百人都到齐了,想要处理这么大一个口子,也不是这点人就能顶得住的。

    “不知道将军需要多少人手?”

    “千人不嫌少,万人不嫌多,自然是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龚芳的眉头,在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顿时往上挑了挑。

    这些人可都是实打实有嘴的人,他们每天干活是要吃饭的。

    曹襄当然可以凭借朝廷的身份在邺县征调民夫,这是本来也就是朝廷法度的一部分,挑不出什么错漏来。

    可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曹襄竟然说这些人的吃食全部都由他来负责,而不需要这些民夫或者是龚芳这些大户来掏腰包。

    曹襄能有多少粮食?就拿1万人来举例子,如果这件事情干上一个月,这1万人每天至少要吃一斤半,甚至是两斤的粮食。

    也就是说,光这1万人就要吃上60万斤的粮食。

    这可就有一万石了。

    凭借他们之前对四海酒坊的大肆收购的估算,光是这些民夫能吃下去的粮食,就应该是他们所用到的近十分之一。

    况且这百里的路程,还需要运送粮食呢?

    一个人骑马走这百里的路程,自然算不得多远,但如果是大家推着车去一袋一袋送粮食走,那就有的大说道了。

    在路上少说还得折损个五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如果大家真的能凑出来一万人给曹襄送过去的话,也就代表着这一来一回,就能消耗掉曹襄手里将近一半的粮食。

    到时候,要是在添堵决口时出现点问题的话,说不定整个工期还要继续往后延。

    一但时间继续往后拖,也就代表着曹襄手里的粮食会消耗的更多。曹襄手里的粮食终究是有限的,再撑也撑不了多久。一旦等到他手里的粮食不够,以至于下面的人都吃不饱饭,那必然会闹出大事情来。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连瓠子口的缺口都还没有完全填补完,朝廷必然会收回对曹襄的任命。

    曹襄一走,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大家也就算完成任务了。

    有意思,有意思啊。

    龚芳忍不住在心底里痛快大笑,尤其是看着曹襄那一本正经的模样,甚至险些把笑容展示在脸上。

    还多多益善,你真以为你是韩信呐?既然你喜欢说大话,也好,那就让你好好尝尝说大话的滋味和下场。

    “此事好办,朝廷有需,我大汉子民本就该如此。将军尽可放心,我等回去便立刻召集人手,通知父老乡邻,一定响应朝廷的号召。”

    “如此甚好。”曹襄哈哈一笑,抬起装满了水的酒盏,又朝着龚芳的方向敬了一杯,“既然如此,还需仰赖诸位了。”

    “此乃我等应尽之责。”

    龚芳本以为在说完这件事情之后,曹襄就该继续去说钱和粮草这两项更为关键的事情了,可没有想到在说完人手方面之后,曹襄在后面的整场宴席之上就根本没有提过钱财和粮草两个字。

    就好像他手里的粮草和钱财是用不完一样充足。

    龚芳一直都在等着曹襄的开口,结果等着等着,等到最后连他自己都开始不自信了起来。

    曹襄太稳定,太沉着,根本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的担忧来。

    难道说,自己之前有哪些地方还没有考虑到?

    曹襄还有什么其他的手段,能筹集到粮食吗?

    可是他来的车队规模明显不大,根本就不像是能装多少粮食的东西啊。

    龚芳在心中默默盘算着,本来就有些寡味的菜肴,在他的嘴里更是无心吃下去。

    加上这一次聚了这么多人,结果却连个舞姬都没请,着实是让人吃着饭都不带感。

    “将军。”

    “嗯?”曹襄吃的倒是津津有味,听到有人叫自己,不由的看了过去。

    “将军,这黄河天灾一事于朝廷来说乃是大事,我等虽然是乡野小民,但也愿意为朝廷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龚芳眼看着曹襄吃来吃去,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决定自己先主动出击。

    “我等昨夜商量了一下,大家愿意掏出自己府内的一些粮食,一共献上一千石,以作将军之用。还请将军不要嫌弃才是。”

    “难得你们如此有心啦,嗯,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本将军就收了,等事情结束之后,定会向朝廷上表尔等的功劳。”曹襄鼓动着腮帮子,一边吃东西一边道:“还得是邺县啊,不管是罗县令还是你们,个个都是忠君体国之人。你们才是我大汉之福,国家之福啊。”

    “来,本将军再敬你们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