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三元噬天传 » 第二十四章 璇玑秘笈

第二十四章 璇玑秘笈

    沧海月明,仙道经年;

    冥灭璇玑,屠尽玄天。

    红光忽然闪动,光线或明或暗。

    仔细看去,一个玉匣子里赫然放着一块儿血红色的石头闪闪放光。

    灵动的光火在昏暗的室内,显得尤其亮眼。

    一闪一收,一明一暗,仿佛是通了灵性一般,竟然也能一呼一吸。

    摄取天地灵气,荟聚其中,让人好不惊喜。

    “天地玄妙,万物有灵;

    道门诸法,玄易为尊!”

    李春晖突然看到那血光之外映照着背后的墙壁上写着这四句话。

    “奇怪,这四句话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是在哪儿呢?我怎么突然一下想不起来了!”

    李春晖看着这几句话看得入迷,竟然不自觉地自言自语起来。

    “啊?李道长莫非你又见过!”

    王中儒和赵羽城两人今天经历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被这么一说显然是有些不相信。

    “哎呀,李道长,这天大地大,你道家法术咒语自然是殊途同归,你兴许是记岔了!”

    王中儒看他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就随便找了个理由好他先别想了。

    “不,不!”

    “我想起来了,我初入师门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群道峰对面的玉女峰采药。

    在这里遇到一位老者,那老人发须花白,骑着一头水牛往上去!”

    李春晖从小记性好,凡是他经过的事情,只要在脑子里稍加回忆,总能想起个大概。

    “我那时候说也顽皮,就对着这老者说:

    骑牛老头上玉峰,摔下山去叮叮咚!”

    说到这里,三人皆是哈哈大笑,没想到一向严肃的春晖道长还有这般顽皮的时候!

    “后来便怎么样?”两人催促道。

    “那老者听了捉弄他的话后也是如你们一般哈哈大笑,道:

    采药童子嗡嗡嗡,活像一只小蜜蜂;

    小心惹得师父凶,打得屁股红彤彤!

    老早说完头也不回,只一个劲儿的哈哈大笑,我当时只觉得讨着便宜,便在心里恶狠狠地咒骂!”

    听着李春晖如此一板一眼、不落一字地说着自己的小时候的“英雄事迹”,两人均给他竖起大拇指!

    “后来我也没见他说啥,只是咿咿呀呀的传来几声:

    天地玄妙,万物有灵;

    道门诸法,玄易为尊!”

    李春晖说着便指向前方石壁上的文字说道。

    “当时也是初入师门,对这些道家咒语不甚了了,后来时间一久也没放在心上。

    只是方才看到这墙壁上的这几个大字,才想起那老者说的这四句话。”

    “哦,化胡山果然群英荟萃、藏龙卧虎,想必当年那个老者定是哪一方的得道之士。”王中儒说道。

    “是啊,现在想来,我真为当时那般无理歉疚,竟对得道之士如此言辞不恭!

    着实是该打、该骂!”

    李春晖脸色一红,心中则是常诚恳的表示歉意。

    “咦!你们看这墙壁上的字好像并非是被人刻上去的,随着这块宝石忽闪忽现。”

    赵羽城心细地发现了这一重要细节,总是觉得怪怪的。

    “嗯?难道这文字另有其奥秘?”

    王中儒两颗小眼珠子转的直溜快,恨不得极速催动他的小脑瓜。

    “我虽有一颗探秘的心,可这推理断案的本事确实一件都没有。”

    王中儒眼睛终究是停了下来,对着两人无奈地说道。

    “你们过来,看!看着玉石之下好像有什么东西!”

    在王中儒尽脑汁拼命思考的时候,李春晖则走进去在这玉石以及墙壁之上看了又看。

    “啊!好像压着一块儿布?”

    赵羽城转过头去看着两人急忙问道。

    “对了,就是一块布,好像那文字是布帛上面的,这玉石晶莹透亮。

    每到闪出红光之时,便会将这布帛上的文字投射在墙上,也就成了我们看到的这样。”

    李春晖解释道,看来这里边的秘密全在这一块石头之上。

    李春晖旋即去取,只见手掌接触到石头时,一股绵柔细密的力量当他吸引住。

    只感觉体内的灵力瞬间充盈,似乎外界的灵力都随即进入他的体内。

    两人见李春晖脸上泛着阵阵红光,不时还有一道热气从他头顶灌出。

    以为他被这怪石伤到,或者是着了什么魔?便关心的问道。

    “李道长,你还好吗?”

    “嗯?我很好,我感觉精力充沛,浑身有劲儿!这玉石好神奇,好舒服!”

    李春晖将这一块宝石拿在手里,借着“胖嘟”的光,看见玉石底部写着“通灵”二字。

    “通灵?”李春晖大叫一声!

    “啊!通灵宝玉!”李王二人异口同声,旋即想起来那一日在虚空幻境里,清逸和屠人魔说的“通灵宝玉”!

    “通灵古玉,魂魄凝聚;甘露回天,自是飞仙。”

    瞬间,原本在这暗道里迷糊糊的两人瞬间清醒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通灵古玉?

    想不到,前几日他们还不甚了解的讨论着,现在竟然真的有这种机遇?

    “哎!要是师叔祖还在就好了,他一定能够为我们解答这里面的疑惑。”

    李春晖想起了为了救他们离开而魂飞烟灭的“清逸”师叔祖!

    “啊,哦!嗯,对!”

    王中儒听着李春晖突然说道“清逸真人”,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下左手上的玉戒指,想起他与清逸的承诺,便故作疑惑地说道。

    “不过我仍记得清清楚楚,清逸道长说这玉石能够凝聚魂魄,吸附灵力。

    刚才感觉浑身充沛,或许是这玉石经年累月以来吸收的灵力之气,灌入你的体内。”

    众人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哈哈哈,那要是真的如此,这等宝物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赵羽城说道。

    “我们再看看这布帛上写着什么?”李春晖道。

    “好!”旋即抽出玉盒里底下的东西。

    原来在这布帛包裹之下还藏着一本书,用这布帛将书包得严严实实。

    布帛正面,赫然用娟秀小楷写着十六个字:

    天地玄妙,万物有灵;

    道门诸法,玄易为尊!

    玉石正不偏不倚地压在文字之上,随着一呼一吸的频率将其投射在墙壁之上。

    “这密室之内种种布局精巧细密,想必是天璇真人精心排至。”王中儒说道。

    三人拿开柔软丝滑的布帛,但见那本首页写着“太清秘笈”。

    “太清秘笈?”王中儒把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你们化胡宗的功法吗?”赵羽城对着李春晖说道。

    “这……这,我不曾听师长们说过,难道是失传多年的功法绝学!”

    “我们不妨仔细看看!王兄,你再检查一下这布帛上还有没什么?赵兄你与我研究一下这本秘笈。”李春晖安排道。

    “好!”

    三人随即开始行动,王中儒现实把这布帛来来回回摸了好几遍,看这里面是否藏了什么,但一无所获。

    他再将其放在独角兽“肥嘟”旁边,借着他的光亮,照着这布帛。

    “道家仙修,注重天道;天地与人,并为三玄。

    老阴老阳,否极泰来;重九惊变,王道圣玄!

    化胡玄门,道法冲虚,灵力盈亏,天灭魂飞

    ……”

    “啊,你们看,这布帛之上有字,李道长好像跟你们化胡宗有关。”

    王中儒看着布帛上的文字,一脸惊诧,说的净是些玄门易术。

    “这些经文看着好生奇怪,然而深入看进去了又觉得高深莫测,极其玄奥。”

    李春晖一字一句地读着这经文,代他读到最后一处时,大惊失色!

    只见那经文落款处赫然写着的是“擎天老祖天玄地易化胡真经!”

    “《玄易经》?”

    “什么!这就是玄易经?”

    “这块布帛上竟然写着的是让天地三界为之动容的化胡真经!”

    李、王、赵三人看到这道家至高无上的经文,心中无不是充满敬意。

    “你们看着还有字。”李春晖又拿起那张布帛,将目光停留在在一处边角。

    “天地三宝,不可不传。石为通灵,化胡血涵!

    帛篆玄易,仙灵修研。书题太清,馈赠有缘!

    后辈小子,奉我遗言:安定寰宇,定位坤乾!”

    李春晖在心里默读一遍,然后又读着王、赵二人读道。

    读得那叫一个朗朗上口,声声入耳,我穿越千年与道仙灵魂对话!

    在场的的三人都是世间少有的聪明睿智之人,对这上面的话自然是一读便懂!

    “石为通灵,化胡血涵!”那就是这通灵古玉石要以化胡宗弟子血脉涵养。

    所以方才李春晖触及玉石之际,先是感觉一股暖流流出,紧接着便浑身灵力充沛。

    “帛篆玄易,仙灵修研。”说的正是玄易真经,认真研习是道家仙修独门捷径。

    至于这“书题太清,馈赠儒缘!”并不是很理解,这道家典籍里总会谈及儒门。

    于是众人便迫不及待的翻开这太玄秘笈,要尽快一睹真容。

    于是便翻开扉页,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

    儒门大道,中庸为要;

    盖中庸者,中用是也。

    圣人求仙,凡取其中;

    不偏不倚,不正不奇!

    赵李两人看完,皆目不转睛地看着王中儒,儒门之学他最为精通!

    “妙妙妙!”李春晖连叹三声。

    “想不到这道家秘笈之上竟然写着我儒门的宗旨奥义,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王中儒心中更是一脸不可思议,转过头去对着赵羽城道。

    赵羽城看到那书册之上赫然写着的全是儒门修养门道也是一脸的茫然。

    不知如何回话,只得摆弄着怀里的独角兽,逗着它发出哼哼的叫声。

    “儒道之学本自同源,皇帝垂拱而天下至,文王困拘而推演周易,老子传道,孔丘求学,无不是也!”

    李春晖自幼饱读儒道经典,对这这两门学问渊源也是清楚的。

    王中儒将这太玄经捧在手里如获至宝,想不到这经书开宗明义不是讲如何打打杀杀,而是教人修养之法!

    大凡仙道倾颓,皆是由诸仙罔顾修养,一味求功法招式,以至于当今世上仙妖无异!

    这太玄经可谓是正好契合了他作为一个儒者心中的家国天下情怀。

    这一部《太清秘笈》自是天璇真人参悟了儒门玄机,以经天纬地之才编纂而成。

    落到儒家圣人手上,这就好济世安民的灵药;

    可若是落到那心思邪恶、涂炭生灵的恶魔手里,三界怕是又要有一场腥风血雨。

    此刻王中儒拿着手里的经书,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是做一个扛起天地责任的圣人;

    还是把书放回去做一个碌碌无为任人宰割的懦夫!

    世间事,最难得也不过是一个抉择!

    仙道修养,形神兼具;

    形胜其神,徒有其表。

    神盈形亏,难窥门庭;

    功法易得,内修难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