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地刘谌,再兴大汉 » 第三十六章当年往事

第三十六章当年往事

    嘶喊声,响彻整个大营,原本严阵以待的李辅部下魏军,在瞬息之间变得如没头苍蝇般,四处乱撞。

    刘谌领着一支兵马,一路势不可挡,硬生生将整个魏军大营,分割成两半。

    “杀。”

    一声厉喝,从刘谌身旁不远处响起,引的他不由侧目望去。

    在他左侧数十丈外,有一支部队,其中少量兵士穿着蜀军军服,其他的则是五花八门的,跟山间土匪差不多。

    其这支队伍之中,有一身穿皮甲的少年各位引得刘谌注目。

    此少年,约摸十六七岁,面相泛红,看起来格外老成,他双臂异常粗壮,比之同龄人要壮出一圈来。

    此人手持猎弓,箭无虚发,每每出箭,必有一魏兵倒下。

    待到射完箭矢后,此人有反手抄起长刀,好似猛虎下山,一马当先杀向魏兵,勇猛异常。

    “好个虎将!”刘谌看的眼中异彩连连。

    “随我来!”

    刘谌起来爱才之心,当即领着军士朝着少年方向汇拢。

    噗!

    刘谌来到少年附近,闪电法剑诀运用到极致,转瞬之间,数个魏兵被一剑封喉。

    “好剑法!”赤脸少年瞪大双眼,有些惊叹。

    “哈哈,我只是仗着手中长剑犀利,论武勇不如贤弟!”刘谌谦虚一笑,随即又继续挥剑杀像魏兵。

    “哈哈!”少年闻言只是爽朗一笑,也朝着魏兵杀去。

    ……

    激战半个时辰,魏兵全面溃败,丢下一堆尸体后,仓惶逃走。

    “王含将军!”

    战斗结束,刘谌也见到了这位乐城守军王含。

    王含年近四十,脸上满是细微的剑痕,浑身满是鲜血,有魏兵的也有他自己的。

    看见刘谌,王含愣了愣,随即抱拳半跪道:“末将王含,见过殿下!”

    “王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刘谌一把扶起王含,关切道:“王将军,血战魏军,劳苦功高,我岂敢受此大礼!”

    “殿下严重了,今日若非殿下领军前来,我怕是难破李辅之围。”

    “殿下,如今魏兵败退,我们还是先清扫战场,然后在城中说话吧!”张翼插嘴道。

    “好,张翼将军,速速领军轻扫战场。”

    简单一吩咐张翼,刘谌又转过身,去寻那赤脸少年。

    “在这。”

    转了一圈,刘谌在一旁发现了那名赤脸少年,

    对方,正低着头,在魏兵尸体中,细细的瞅着,好似在寻找什么。

    “你在找什么?”刘谌上前询问道。

    “是你~”赤脸少年眨眨眼,笑道:“我的兵器刚刚杀魏兵时损坏了,我想找一件更好的。”

    “哦~是这样。”刘谌这才发现,他右手提着的长刀,上面已经布满豁口,刀身更是有一道显眼的裂纹,怕是在重重一击,就会崩裂成两节。

    “文述!”

    说话间,忽然一中年人,匆匆朝着刘谌二人走来。

    “伯父!”赤脸少年,当即对着中年人抱拳行礼。

    “咦~”刘谌看着中年人,脸色露出一丝狐疑,他总觉得眼前这人,他似乎见过。

    “殿下!”中年人看见刘谌,眼睛一瞪,顿时半跪道:“马奉见过北地王殿下。”

    “马奉!你是马伯瞻(马岱)将军之子!”

    刘谌猛的想起来了,眼前的中年人,正是平西将军马岱之子,马奉,他曾在北伐出征时见过。

    只不过后来,对方便随着马岱消失的无影无踪。

    “马奉将军,你怎么会在此处?难不成这支义军,便是由你所带领的?”

    “正是末将,三月前魏军大军压境攻占汉中,末将看在眼中,于是便暗中集合了各处散兵、义勇,汇聚成这么一支队伍。”

    “哈哈,马奉将军好手段,今日多亏你领军袭营,否则我想攻破这李辅大营还需费不小的力气。”

    “殿下,说笑了,我这区区百人微末之力,不足挂齿。”

    “马奉将军,过谦了!我们入城说话如何!”刘谌对马奉的出现,既惊喜又意外,心中一肚子疑惑呢。

    “好,殿下请!”

    回到乐城,屋中坐定后,刘谌也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疑惑。

    “马奉将军,当年丞相去世,大军还师成都,安葬丞相后,伯瞻老将军便忽然没有了音序,这其中是何缘由?”

    “殿下,可知魏文长将军,反叛一事?”

    “略有耳闻,据说当年便是伯瞻老将军了,斩杀了叛将魏文长!”

    当年,成都传闻,在诸葛亮去世后,大将军魏延阻拦大军还师意图起兵谋反,最后被王平喝退麾下军士,又被杨仪派马岱斩杀,最后还落得夷灭三族。

    “此事有误!”马奉没开口倒是被其成做文述的少年,抢先道。

    “文述!”马奉瞪了少年一眼,这才道:“其实,当年魏文长并无反心,只是行事过于偏激些,领军阻拦大军还师,被杨威公(杨仪)抓住机会,污蔑其谋反,并派家父将其斩杀。”

    刘谌眼睛微眯:“既然,魏文长并无反心,何故阻拦大军还师?”

    “哎,魏文长将军,为人孤高,行事激进,更是一心北伐,当年丞相屯兵五丈原,我军优势明显,他不甘心整个北伐因丞相一人故去,而前功尽弃,故此做出领军焚烧栈道,截断大军还师退路的鲁莽之举。”

    “原来如此!”刘谌点点头,心中有了几分明悟。

    魏延在蜀地名气很大,刘谌是早有耳闻,他和杨仪的不合,也是人尽皆知。

    “后来呢?这和马伯瞻老将军的消失有什么关系?”

    “当年发的突然,当时诸将一词皆认为魏文长谋反,家父也是奉令斩杀魏文长将军之后,才幡然醒悟过来,知晓魏文长将军是被冤枉的。”

    “醒悟后的家父,后悔不已,可惜魏文长将军已死,并且陛下降旨,诛杀魏文长将军三族。”

    “家父不忍此事一错再错,遂出言澄清,只不过当时杨威公势大,家父的进言,石沉大海。”

    “为了悔过,也为保全魏文长将军的血脉,家父以自身平西将军之职,和杨威公谈判,最终保得魏文长将军孙儿一命。”

    “后来,家父便带着我和魏文长将军孙儿,隐居汉中为魏文长将军守墓赎罪!”

    “魏文长的孙儿,莫不就是他?”刘谌盯着眼前少年,神情惊讶道。

    “正是!”马奉点点头:“文述便是魏文长将军之孙,其名魏启!”

    “如此,难怪他如此骁勇不愧为魏文长将军后人。”

    之前,刘谌听少年叫马奉伯父,他还以为是眼前人是马超的后人,现如今竟然是魏延的后人!

    “殿下!”魏启忽然跪倒在刘谌面前:“既然你知晓祖父是蒙冤而死,可否上书陛下,为祖父平反?”

    “此事,自然可行!”

    刘谌毫不迟疑的点头应下。

    其实当年杨仪死后,魏延谋反之事,就有平反的苗子,只不过这当时木已成舟,加上魏延脾气傲,和旁人不合,所以后来蒋琬只是做出了些许补偿,没有专门出来帮他平反。

    “如此,多谢殿下!日后我愿为殿下,鞍前马后,用供殿下驱使!”

    魏启眼含热泪,重重的叩头道。

    “文述,快快起身!”刘谌心情高兴至极,魏启武勇非常,日后定然是能够独挡一方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