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秦修真两千年 » 第155章四小辞别,顿悟

第155章四小辞别,顿悟

    翌日清晨,凛冬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繁花似锦的庭院里。

    莫小宇、霍无伤、赵旭、顾天河四人提着行李来到酒楼,准备与南宫晔告别。

    酒楼的大门敞开,一股淡淡的酒香飘散出来。

    进入酒楼,只见布置典雅的环境,墙上挂着古朴的字画,以及精美的木雕装饰。

    宽阔的大厅里摆放着数十张八仙桌,周围环绕着寒梅依依,茶花香味四下飘散。

    此刻,酒楼里已经坐满了各式各样的人物,热闹非凡。

    莫小宇四人来到跑堂的身边,他们纷纷拱手行礼道:“我等求见晔哥哥,还望先生通传一声。”

    酒楼跑堂的小厮见到四人如此客气,脸上露出了和蔼可亲的微笑:“四位稍等片刻。”

    言罢,跑堂的便立即来到接待身边向其说明缘由。

    “他们四人要见当家的,我听他们口中喊当家的为晔哥哥,许是当家的亲人,你去知会当家的一声。”

    酒楼接待之人瞅了眼四人后,点了点头便进入后院。

    此时,酒楼接待阿福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后院通报。

    阿福看到南宫晔时,脸上露出了礼貌的微笑。

    他走上前来,微微欠身道:“当家的,外面有人找您。”他的声音透着谦卑和尊敬,态度诚恳。

    听到有人找自己,南宫晔不禁一愣,随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暗暗思忖:“这寒冬腊月的,会是谁来找自己呢?”

    阿福察言观色,感受到了南宫晔的困惑,便继续道:“来人并没有透露姓名,但对方叫当家的你为晔哥哥,而且对方四人,年纪稍大一点的,约莫十一二岁。”

    “原来是无伤他们来了呀!”

    南宫晔听完阿福的话,心中一阵欣喜。

    南宫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衣着,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得体。

    整理好衣着之后,他便与阿福一起来到了酒楼大厅。

    恩亲相见,分外亲热。

    见到南宫晔的四人立即躬身行礼:“小宇、无伤、旭儿、天河拜见晔哥哥。”

    四人非常恭敬地朝南宫晔行礼。

    南宫晔对他们四人恩同父母再造,不然四人如今依旧在这偌大的长安城中过着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日子。

    看着四人,南宫晔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迎上前去道:“不必如此,快坐。”

    四人对视一眼,坐定下来。

    南宫晔看着四人身上皆背着行礼,眉头紧皱道:“怎么,你们这是打算远行?”

    闻言,四人一阵忐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

    最终,年纪小的三人纷纷把目光投在霍无伤身上。

    面对三兄弟的目光,霍无伤硬着头皮看向南宫晔,眼中闪过一丝坚决:“是的,晔哥哥,我们四人打算离开长安城去外面闯荡一番。”

    南宫晔扭头望了一眼酒楼外呼啸而过的寒风,沉吟片刻后他才开口道:“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候离开?”

    南宫晔并不是说不让四人离开,相反,他一直觉得四人就该出去闯荡,不应该被围困在这长安城中。

    唯有出门闯荡见识一番,他们才有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

    但让南宫晔无法接受的是,为何四人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

    要知道,如今可是寒冬之际压根就没法出行,即便是南宫晔自己,也不会愿意在这寒冷的冬天离开,何况四个平均年纪仅有十岁的四个孩子。

    霍无伤听后微微一笑,回应道:“晔哥哥,我等四人考虑过,若是此时离开南下,来年开春后就能利用你教我们的本领谋生。”

    不错,四人正是这般打算的。

    他们打算南下发展,若是行程顺利,来年开春他们便能在南方谋生。可若是等过这个寒冬,到时候就算去到南方,他们也不可能有多少的经济来源。

    因为热天卖不出去多少茶水,也不会有人冒着炙热拥挤在小茶楼听故事。

    可若是他们寒冬出发,开春之后就能卖出茶水,人们闲时也能光临茶楼听故事,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在开春之际积攒积蓄度过烈日炎夏和芒种秋收。

    南宫晔敲打着桌面,很快便猜测出了四人的用意,他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几个孩子,真的是让人省心,如此小小年纪,便有了如此深刻的见解和眼光。

    沉吟片刻后,南宫晔语重心长地叮嘱道:“既然你们已经决定好了,那此行千万小心,路途凶险,你们兄弟四人务必要相互扶持,小心应对。”

    没办法,看着这一群平均年纪差不过十岁的孩子出门闯荡,还是在寒冬腊月出门,他怎么可能放心得下。

    “晔哥哥放心,我们必定小心谨慎。”赵旭慷慨激昂地回答道。

    “小宇、无伤、旭儿、天河,你们要记住,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个世界更有世外高人和仁人志士,当然奸邪小人也多如牛毛,遇到困难,你们兄弟几个,只有相互扶持团结一心才能躲过难关,切勿孤军奋战,以免陷入险境。”

    面对南宫晔的叮嘱,四人很是诚恳的听着。

    他叮嘱完四人后,便轻轻拍了拍手,唤来阿福,阿福立刻来到南宫晔身边,恭敬地低头听命。

    南宫晔沉声说道,“阿福,你取出些银两来。”

    “是。”阿福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就拿着几袋银两匆匆赶回。

    南宫晔接过银两,逐一递给四人,语气严肃地说道,“路途遥远,又是寒冬腊月,多备些银两也是有备无患,你们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冒险而行。”

    他顿了顿,目光在四人脸上扫过,继续道,“若有紧急情况,务必确保性命第一位,出门在外,啥都是身外之物,命没了就真的啥也没有了,知道吗?”

    四人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我等记住了。”

    四人没有矫情,接过了银两,面对晔哥哥的叮嘱,心中却是暖洋洋的。

    这一刻,他们的眼神更加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前方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深知,这一路将充满艰辛,但有了这银两的帮助,他们就更有信心和底气。

    “那祝你们一路顺利,前途一帆风顺。”南宫晔微笑着说,眼睛里闪烁着雾水。

    这么一群孩子,本是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年纪,却因为古代这种残酷的环境不得不早熟到承担起成年人才要肩负的重担。

    “多谢晔哥哥教导之恩,我兄弟四人定谨遵教诲,互相扶持砥砺前行,晔哥哥恩同再造之情,我兄弟四人今生今世,没齿难忘,今日辞别,晔哥哥郑重。”

    四人跪拜在地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和敬仰。

    他们知道,这一别也许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

    说完,四人强忍眼中泪花和心中的不舍拜别南宫晔夺门而去。

    南宫晔站在原地,目光深邃而沉寂,望着眼前四名孩子逐渐消失的方向,心中涌上无尽的不舍与祝福。

    南宫晔目送着他们,仿佛在注视着四颗流星划破夜空。

    他们的背影在晨曦的光辉中逐渐融合,最后化为一粒粒尘埃,消逝在万里晴空之中,却在南宫晔的行踪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莫小宇,那个总是温文尔雅,眼眸里闪烁着机敏与智慧的孩子,他的热情与无畏,像一团火,燃烧在南宫晔的心中。

    霍无伤,那个沉稳内敛,眼神坚毅的亲少年,他的坚毅与眉间忧愁,如一块冰,凝结在南宫晔的心底。

    赵旭,那个总是笑嘻嘻,喜欢插科打诨的孩子,他的热情与无畏,像一团火,燃烧在南宫晔的心中,也如一道闪电,划破南宫晔的心空。

    顾天河,那个一直冷若冰霜,面无表情的孩子,但内心却犹如烈火一般炙热地守护着南宫晔的心。

    这四人,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道路。

    他们的离去,让南宫晔深感不舍,但同时又充满了祝福和欣慰。

    四人是他心中的流星,他们的离去,将会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划破夜空,成为他心中永恒的记忆。

    南宫晔目送着他们,心中充满了祝福与期待。

    南宫晔期待他们能够在大千世界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期待他们能够平安、幸福。

    同时,他也希望四人能够在这条漫长的征途之路上,继续前行,不断成长。

    这一刻,他仿佛感觉到了自己的孤独,但这孤独中却也充满了力量。

    这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他会带着这个乱世经历的一切记忆,继续前行,直到找到自己的归宿。

    南宫晔深深地看了一眼四人消失的方向,转身离去。

    既然四人已经踏上了征程,那他也要开始自己的人生了。

    这是他们的人生,自己也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他向后院走去,孤独而坚定。

    南宫晔知道,后面的路还很长,但他并不畏惧。

    南宫晔站在酒楼屋顶青砖绿瓦之上,看着四个孩子渐行渐远,他们的身影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孤独。

    这四人,莫小宇足智多谋,霍无伤沉稳坚韧,赵旭积极乐观,顾天河则外冷内热洞察人情世故。

    他们各自的特点,如同四颗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了南宫晔的生活。

    他们的离去,让庭院突然间变得空旷而寂静。

    南宫晔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他们消失在远方的长安城街道中,仿佛从此消失在了他的世界。

    他的心,如同被秋风吹过的湖面,涟漪荡漾,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然后,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是从心底涌上来的寂寞和失落,如同冬夜的寒风,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然而,就在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四人虽然离开了,但他们的情谊不会离开;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的心依然会像这庭院一样,永远有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

    他们的离去,也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去追求,他不能为了自己的留恋,而阻止他们去追求他们的未来。

    他睁开眼睛,看着庭院上空那片熟悉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坚定。

    他知道,他的朋友们不会因为距离而变得陌生,他们的友谊会像这片天空一样,永远明亮、宽广。

    而他,也需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寻找那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那是一种顿悟,是一种从离别中领悟到的深深的感动。

    南宫晔知道,他们的离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们的友谊会像那颗颗繁星一样,照亮他前进的道路。

    南宫晔坐在酒楼屋顶的边缘,双目微闭,静静地感受着这离别时的不舍与心中那份触不可及的感知。

    酒楼屋顶的建筑古朴典雅,青瓦红墙,飞檐翘角,颇具古美。

    阳光映照在屋顶,产生出一种别样的美感,远望而去,层层叠叠的屋顶如波涛般铺展开来,一直延伸到天际。

    这一刻,南宫晔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心中涌现出一股难以言表的宁静与祥和。

    他调整呼吸,逐渐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地。

    这时,天地间的灵气似乎受到他的吸引,缓缓地向他汇聚,他用心去感受这些灵气的流动,将它们一点点地纳入体内,与自己的生命气息融为一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南宫晔感到自己仿佛成为了这个空间的一部分,他能感受到周围万物的脉动。

    突然,一个念头像流星般划过脑海,他明白了自己的修炼之道。

    原来,真正的修炼不仅仅是追求力量,更是要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去感悟生命的真谛。

    正当南宫晔沉浸在这种感悟中时,突然却脑海一片空白,再也找不到一丝刚才那种感知力。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正凝神的南宫晔,也打断了他的修炼。

    南宫晔睁开眼眸微微一愣,随即淡然一笑,似乎早有预料。

    他并没有急着回忆刚才的自己是如何顿悟的,而是继续盘膝而坐,重新调整心境,再次进入修炼状态。

    这时,远处的天地间似乎传来了更为浓郁的灵气。

    这些灵气如涓涓溪流般涌入他的体内,不断冲刷着他的经脉,让他的身体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盈与力量。

    就这样,南宫晔在酒楼屋顶上度过了一个白天。

    每次修炼之后,他都能感受到自己体内灵气的浓厚程度在不断增加,而他的修为也在不知不觉中稳步提升。

    这一刻,南宫晔终于明白了为何白日会顿悟,同时也明白了为何当初王诩啥也不教自己就让自己入世而修的真正含义。

    他明白了修炼的真谛不仅仅是追求力量的提升,更是要感悟生命的奥秘,去发掘自身无尽的潜能。

    有了这种心境的转变,他的修为也如同春水东流,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