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未来万物推演局 » 第3章 未来道德体系推演03

第3章 未来道德体系推演03

    鐡匠:底层逻辑?三叔您是指的哪方面?

    三叔:就是道术法势器里面,道这个层面的东西,也就是说你是基于哪种理论来架构新道德体系的,比如是儒家、法家还是心学?

    鐡匠:我是不是可以说您提到的儒家、法家、心学,我都算么?不过我觉得虽然我吸收了他们的各家理论,但是最终又变得跟他们各家理论都有不同。

    三叔:那你详细说说你的道是什么吧?总不能没有个总指导方针吧?

    鐡匠:好吧,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吧。

    要说总指导方针,我觉得跟三叔推演这个话题以来,我们其实一直在要利于人民群众这个理念上,同时间在力求尽可能实现社会生产上的高效率整合、优化,从这一点上来说,貌似我们一直遵循的是马哲理论,但是也并没有完全遵循马哲,更多的只是在借用马哲其中的各种方法论应用,也并没有对唯心唯物之类的这种哲学理论中进行纠缠,这样看起来倒更像是偏企业管理了。

    三叔:是的,矛盾、发展、整体局部,我们确实使用了大量的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方法论上我们也搞出了以a求b这一类的新方法,甚至在马哲之外你还大量借鉴了企业管理,比如马斯洛需求等方法,这的确可以算是各种办法混用了,偶尔咱们甚至还借用了润之先生的兵法,确实混用的很厉害。

    鐡匠:您刚才提到了润之先生的兵法,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我的道更像是兵法,不管理论研究的是什么,也不管他是什么初心什么角度,我只关注一点,那就是能否帮助我打赢这场仗,或者能否帮我解决我遇到的具体问题,只要能对我有用那就用,用不上的内容也不去纠缠。

    不过这样说起来,搞得像我很懂兵法似的,其实我也只是略有研究而已。

    三叔:哈哈哈,你居然说自己不懂兵法。。。。

    鐡匠:就是不懂嘛,就我这水平,要是真的让我指挥一场战役,我估计得坏事。

    三叔:嗯,兵法讲求因时事而变,对于机变要求很高,这点你倒是做的不错,对于战争来说,你主要是缺乏了大量的实战经验而已,兵法理论与实际情况脱节了,要是你能在军队里磨练个十几年,我觉得你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鐡匠:三叔,您这么夸我,我都快要骄傲了。

    话题回来,我用兵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具体某家理论解决问题,我觉得主要是他们理论过强,实战缺乏,而您总是给我提出各种疑难问题,我要是用纯理论来探讨的话,那岂不是没法推演出具体思路了,要是我用佛教,那是不是只能一味要求人们行善事?而如果只用儒家的话,那也只能让人们去仁义礼智信了,这样的指导已经无异于打鸡血和画大饼了。

    三叔:但是你要知道,他们这么说本身也没什么错啊。

    鐡匠:可这不是我想要的解决方案啊,这就好比我要出差,他们这样说就好比劝我出门要小心,要注意安全,但是如果有个人既这样跟我说,又跟我说你过马路要一看二慢三通过,还得注意那些角落里突然冲出来的汽车,这样是不是我就更容易保证安全了?也好比我练习书法,各家理论教我的时候更多的在强调我得认真,拿笔要稳,练习要扎实,但是我更希望学的是具体如何落笔,怎样具体控制笔锋,怎样才能写出遒劲有力或者洒脱飘逸的字体。

    三叔:你提到的这一点确实是,这也是当年阳明先生最初格竹走不通,转而悟出自己的一套心学理论来了。

    鐡匠:是的,我还是很认可阳明先生的,而刚才我提到的要利于人民,要利于高效率的社会生产生活之外,我还想着要不要补充进让人们此心光明呢,三叔,您觉得是否可以?

    三叔:你要是想补充,我也不会反对,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新道德体系中,明确用这种总纲领确定了你旗帜鲜明的支持阳明心学的话,别的派别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和行动。

    鐡匠:这个。。。。单就国内的儒墨法释道来说,估计我一旦旗帜鲜明的支持了其中一家理论,那别的几家就肯定饶不过我了,他们肯定会觉得挣个名气的机会来了,然后基于自家理论开始跟我搞各种辩论,即便我能旁征博引、机变无穷,只要稍有差池应对不好,我这个新道德体系就被人从根基上给驳倒了,更何况我嘴笨而且理论也不扎实,肯定没他们那么厉害了。

    三叔:嗯,这就是我要提醒你的,如果不能这样做的话,那你打算怎么搭建你新道德体系中的道呢?

    鐡匠:让我想一下哈。。。。。有了!我是不是可以建而不建,行而不行呢?

    三叔:你提到的这八个字可是大有深意啊,详细说来听听?

    三叔:我这么做主要是各家理论诞生时间太久了,即便是最初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他们在历史长河的无数的审视和辩论中,怎么样也都逐渐完善起来了,最终也在各自的领域内建立了牢固的地位,不然早就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了,所以这是他们擅长的地方,我这么个虾兵蟹将无论如何都是打不过的。

    从兵法上来说,运动战的原则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所以我也不打算在他们有优势的地方跟他们杠。

    三叔:那你是打算用前面提到的方法论、兵法等方式,在他们不具备优势的地方求得创新了?

    鐡匠:其实也算不上创新,从咱们一开始的推演,咱们不也是在不停地借鉴各种理论么?

    所以我做的是取各家之长,攻各家之短,这就好比抗美援朝中,我们只有小米加步枪,敌人却是飞机大炮到处跑,我们很难硬抗,所以就隐蔽潜伏、最大限度发挥穿插等战术的作用,让敌人不得不放弃飞机大炮的优势,逼迫他们在我们擅长的领域战斗,这样不就战斗力均衡多了么。而且这种战术也并不需要我们创新,只是需要找到战斗本身的发展规律,也可以理解为您刚才总是提到的那个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