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生崇祯,开局诛杀魏忠贤 » 第40章 毛文龙这个奸商,我爱死你了

第40章 毛文龙这个奸商,我爱死你了

    这小子倒是有几分本事。

    “温卿,我建议你从张彝宪那里拿出三十一万两,按照原来的账本,和各地的税收一起算。剩下的,就当是损失了。”

    温体仁还没有反应过来,朱由检的一番话说完,二十位知府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不但交了税,还多了一笔钱,这让他们如何不开心?

    “谨遵陛下之命!”

    “张彝宪带回的红薯,我想应该分一些给在京中的大臣们,还有京中的军中将士们,虽然每个人都吃不到什么,但也是一种享受。

    另外,还拨出四十九万两银子,作为大明十三个两京官员的年钱。就用我自己的钱吧。”

    朱由检掐着手指头数了数,还差六十万两,才是内帑的第一次入账。

    希望这不是结束。嘿嘿!

    不管如何,朱由检用自己的私人财产为仆人们交税,并且提高了过节费的标准,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再加上张彝宪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如今朱由检更是力挽狂澜,两相对照,越发显得皇帝更加的睿智,而张彝宪则更加的卑鄙。

    “活该!”朱由检心中暗道,这个张宜先,总是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不给他点颜色看看,迟早会出问题!

    正如刘玉言所说,张彝宪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他的谋略,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但因为皇帝给了他们地瓜和节余钱,所以他们才会同意皇帝惩罚张彝宪。

    俗话说,死可以不死,但是活该,张彝宪已经失去了理智,所以张彝宪受到的惩罚,也是他咎由自取。

    再者说,如果不经常给他点颜色看看,迟早会给他带来麻烦。

    所以朱由检给了张彝宪一个很“公正”也很“严重”的惩罚。

    “宫中八十大板,命王坤监罚!”

    这样的惩罚已经很严重了,但是,所有人还是很愤怒。

    在内廷和外廷的帮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王坤和张彝宪是至交好友,所以他被判了死刑,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判了死刑。

    翌日,张彝宪又生龙活虎地到了洗衣司。

    洗衣店里的事情很多,有银两的最后交接,有红薯的分发,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各监工,各家,各工场收货,发放货物。

    那么多东西,哪有不明白的?就这样,张彝宪欢天喜地的玩了一整天。

    以至于到了第三日,钱谦益在文华大殿的大堂上,对朱由检说了一句:“从现在开始,太监们接受鞭打的时候,最好是在皇宫里执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不少人亲眼看见张彝宪在午门外面被打了一顿。

    而张彝宪在大街上到处张罗,满城狂奔,这一幕,更是被无数人看在眼里。

    那样的话,八十鞭子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室的脸还能往哪里搁?

    朱转过身来,给站在他身边的飞儿使了个眼色,飞快的进宫通风报信。

    最终的结局就是,张彝宪被罚休息15天,作为一个习惯了跑步的人,突然让他卧病在床15天,怕是会很难受吧。

    而在纪元即将结束的时候,国库中又多了两个新的收入,“孝子”和“海员”。

    首先是毛文龙的海运金,他和张彝宪的情况差不多,在他的海运金送到之前,山东府尹卢象升上书一纸奏章。

    本来,镇海水师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错误,毛文龙一边指挥着自己的海军,一边指挥着自己的步兵,一边指挥着自己的军队,对自己的军队进行着游击,与自己的军队周旋。

    一边是负责维护商船的安全。

    他一边忙着操练新收的兵马,一边忙着操练新收的兵马,但这位老爷子非但没有被累垮,反而越来越精神。

    还从辽东朝鲜弄来了许多人参、兽皮和极品的珠子,带到京去讨好皇帝。

    甚至,他还慷慨地拿出一笔钱,送给了袁崇焕的军队。

    这件事情看起来很是顺利,但是有一件事情却是有些不对劲,那就是需要缴纳的海税。

    虽然他已经做好了每年的海运费用,但朱由检和他的幕僚们都觉得,现金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用处,还不如以物易物。

    所以他才会让户部通知自己,让自己用所有的海运银子从朝鲜买来的粮草,直接送到自己这里来。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为何?货币兑换率!我|草!

    在东瀛,一枚金币可以兑换二十九枚银币。相当于朝鲜内部的货币兑换率。

    在大明,一两金子相当于五十两银子。这就是大明的物价上涨的证据。

    所以毛文龙去了一次日本,将上交的海税全部换成了金子,然后又回到了山东,将金子换成了银子,这一来回,他就赚了百分之二十二的钱。

    最后,他又去了一趟朝鲜,拿着七十万两银子,去买了一些食物。

    剩下的五十万两银子,都进了他的口袋。

    大部分人都知道兑换比例的问题,但由于东瀛人总是喜欢欺负散户,因此从来没有人做到过,哪怕是海盗也做不到。

    可毛文龙是什么人?

    他和葡萄牙人的关系很复杂,所以才有了这个交易。

    可惜,卢象升却是发现了这一点。

    所以,在他之前的三日内,弹劾折子就被送到了皇帝的御书案头。

    卢象升的言下之意很明显,毛文龙这一次看似赚大了,可如果被人发现,甚至是被人发现的话……

    如果大家都是投机分子,那对海贸可不是什么好事。

    再往下说,东瀛人若是发现了这一点,必然会倾巢而出,对大明本来就不稳的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

    卢象升很是豪爽,说这五十万两,都是茂督英明神武得来的,留着也没什么坏处,况且茂督也没有拖延他们的粮草供应。

    这并不是什么贪墨之事,而是一种商人的做法。

    这就是卢象升在那份折子上做出的结论。

    朱对毛文龙的外汇交易很好奇,这个年代,很多人都不知道外汇交易的原理,就算是他,也不知道毛文龙会怎么做。

    对于卢象升的担心,朱由检深以为然,不管是从伦理上,还是从商业上,他都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这样做,是一种卑鄙的做法。

    所以朱由检急忙命内阁下诏,要求所有海防,严禁金银交换。

    不管社会上的反应如何,我们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来打击它。

    这一次,朝堂与陛下的意见是一致的。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卢象升所说的“投机取巧,无心插柳柳成荫”,让他们很是感动。

    而朱由检则是亲手写了一份训诫毛文龙的圣旨,将卢象升的那份圣旨传了过去。

    叮嘱他,天下风气,国泰民安,事关重大。

    毛文龙在回信中,狠狠的训斥了自己一句,并且承诺以后绝对不会这么做,下次再敢这么做,就让卢象升去弄死自己。

    看样子,他是真的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