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9秦岭赶山狩猎 » 第九章:制作弓箭

第九章:制作弓箭

    次日。

    村里的鸡叫了,太阳还没出来。

    陈旭早早起床。

    家里除了他,都还没有起床,昨天折腾了大半宿,一家人正乏着呢。

    陈旭的目光不自觉落在林晓梅身上。

    她四仰八叉躺在床上,一只黑丝长腿搭在棉被上,正搂着绣花枕头睡的香甜。

    陈旭摇了摇头,披好衣服出门。

    今日就要上山打猎。

    因此就要准备一些工具。

    他需要做一把弓箭。

    相较于弹弓来说,毫无疑问,弓箭的杀伤力最大!

    当然,如果能有更好的选择,比如一些猎枪之类的更好。

    但是目前明显不具备这个条件,家里没有啊,只能退而求其次。

    制作弓箭是一门手艺活。

    陈旭从院子的柴火堆里,精心挑选了一根长约2米,直径约5厘米的直挺刺槐树枝。

    最适合制作弓的木材包括紫橙树、紫杉、白蜡树、刺槐和山核桃树,当然,大部分硬木也可以用来制造弓,比如橡树和枫树。

    在这个时代。

    山村家庭通常会储备一些木材用于日常生活,如取暖,烧火什么的,而他所选择的这根树枝则是之前老妈在林场做工,回来时顺手带的,一直闲置在柴火堆里。

    陈旭比划了下,将树枝竖立在地面上,然后轻轻往下压,直到树枝的中间部位向外弯曲。

    外面的弯曲部分就称为‘弓背’,里面的弯曲部分则称为‘弓腹’。

    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弓背必须保证没有任何损伤,不能出现破裂或者断痕,因为任何一点破损都可能导致拉弓时出现意外情况。

    随后,陈旭又在弓的中间标出把手部分,并从中点向两边各标记处了大约7.5厘米左右的长度。

    而把手上边的部分就是上弓臂,把手下边的部位外便是下弓臂。

    随后他又从厨房找来一把菜刀,细心地在弓腹一侧削去薄层,让弓臂可以均匀地弯曲。

    紧接着,在弓的两端各削了一个小刻槽,然后又找了一个细绳做成弦,绑在刻槽上,当然,弦与把手之间要留出适当的空间。

    陈旭将弓挂在院门口外的树枝上,保持水平状态,然后逐渐拉弦进行检查。

    他反复地调整、修削弓臂,直到两侧可以均匀地对称弯曲,如此这般方可算的上,一把弓初步告成。

    这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称之为训弓。

    无论是刨、削、刮或者打磨每侧弓臂,都是为了使弓两侧能够均匀对称地弯曲。

    随后他又拉了拉,预估了一些开弓斤数(拉满弓所需的拉力斤数)。

    通常猎杀小型动物,开弓斤数为23~31斤,而大型动物需要36~54斤。

    这次陈旭不准备深入大山之中,只在外围地带简单猎取一些,但是为了保险,他还是将此弓训成了足够能对大型动物造成伤害。

    做完这一切。

    陈旭小心瞄了瞄爸妈的房间,见到他们还在睡觉,就偷偷来到了厨房,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点菜籽油。

    菜籽油在这个时候很是珍贵,是一种稀缺资源。

    但现在陈旭却将这油涂抹上了弓腹,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弓身过度干燥而进行的开裂。

    打猎是一个技术活,风险也比较高,尤其是这秦岭。

    一个优秀的猎人,那就是慎重的对待每一次打猎。

    现在弓有了,还缺箭矢。

    陈旭又在自家的柴堆旁挑选了几根笔直、细长的枝条。

    然后将这些枝条削减成为长70厘米左右,半径约1厘米左右,作为箭杆。

    陈旭小心地将枝条上的侧枝修剪掉,并削去了树皮。

    生火。

    陈旭拿着箭杆,小心地烘烤箭杆上需要弯曲的部位,然后用手轻轻掰直。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进行,直到箭杆变得笔直。

    而为了检验箭杆是否笔直,陈旭找来了一根细绳,绕着箭杆的两段缠了一圈,以此来确保没有缝隙。

    接下来,陈旭在箭杆的一段削出一道深约6毫米的弦槽,这是用来固定弓弦的地方。

    在这个步骤中,陈旭非常小心,因为箭杆很容易就会被削裂。

    而在弦槽的下方,他用细绳缠绕几圈,随即找来胶水固定住,以此增强弦槽的牢固度。

    而制作箭头就相对简单了很多。

    陈旭随便找了一些铁皮,简单的将其扭成三角形,只在尖端的地方用菜刀削的锋利一些,然后在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上各削减了一道小凹槽。

    然后,他在箭杆的另一端削出一个小槽,将箭头的底部嵌入其中,用细绳将箭头和箭杆紧紧捆绑在一起,并涂上胶水固定。

    最后一步是装上箭羽。

    陈旭家昨天杀了一只鸡,留下了一地鸡毛,还没来得及清理。

    随手捡起一些,分取三片紧贴在箭杆上,并用之前绑箭头所用的细绳定住,再用胶水固定牢固。

    太阳渐渐露出了头,像一个发光的西红柿。

    而陈旭也完成了弓箭的制作,简单试了下手感,还不错。

    这次他一共制作了十只箭矢。

    凭借他的箭法,这次上山想必能有很大收获。

    “还缺一把刀。”

    陈旭寻思着再找一把剥皮放血刀。

    这在东北叫做侵刀也称为抋刀,而在陕西就叫做秦地猎刀,在有的地方也叫做开山、梭棍儿、贴腕儿、叫法各不同,简单说就是长匕首,通常刀尾都是圆形镂空的,可以塞根木棍进去。

    也可以当长矛使,尤其是上山时,一些没路的地方,没刀简直是寸步难行。

    这种稍显专业的工具,他家显然是没有的。

    只能去找村子里的崔铁柱家借。

    崔铁柱。

    是桂花村狩猎大队的大队长。

    在这个年代,枪支以及狩猎还没有严格限制,野生动物也尚未受到全面保护。

    而每年秋收将近,山上的各种野生动物就会下山觅食,肆意践踏农田,啃食庄家,更时常有害人事件发生。

    为了杜绝这个现象。

    各部门也鼓励各林场和山区的村民们各自成立狩猎队伍,对山中野物进行捕捉狩猎。

    再加上桂花村本就属于秦岭山麓地带。

    陈旭家虽然不打猎,但是却不代表着村里就没有猎户了。

    有相当一部分人家,沿袭着千年延续下来的,靠山吃山的传统。

    而崔铁柱就是桂花村的猎户。

    据说其祖上有一个叫做崔广位的,非常有名气。

    此人天生神力,曾仅凭借赤手空拳,打死打伤、生擒活捉猛虎7只、野牛8头、恶豹230只、野猪800余头、狼几千匹,其他的一些野物更是不计其数。

    据说当时还受到了嘉靖皇帝的接见,并赐予古往今来第一打猎奇人之称。

    祖上曾经辉煌过。

    崔家这一代就稍显落寞了,但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崔家在整个桂花村也是属于很有钱的。

    ..

    桂花村。

    建于秦岭山麓地带。

    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

    从陈旭家出发,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向东走,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走过一段上坡路,陈旭就来到了村子的东边。

    这里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桂花村。

    崔铁柱的家就坐落在这片高地上,一栋青砖黑瓦的房子,院墙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和五颜六色的小花。

    “咦?那不是陈家小子吗?今儿起这么早?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头一回见。”

    “谁说不是呢,哎,我昨天瞅见晓梅回来了。”

    “谁,晓梅?咱村有这人吗?”

    “有啊,咋没有呢,你忘了,前些年,有一个女知青在咱这插队来着,就叫林晓梅。”

    “哦,她呀,不是说去上大学了吗?都走一年了吧。”

    “昨天回来了。”

    “咦,那老陈家可真是改良换种了呀,先前都说人家女知青跑了,这不又回来了吗?”

    “谁说咱山里的配不上大城市的人,要我说,还是陈家小子有本事,给咱山里人长脸了!”

    “可我听说,她昨天回来,连家门都没进,说是要离婚呢。”

    “不能吧,我昨天见到林晓梅跟着陈家小子回家了,跟个小媳妇一样,乖乖的很呐。”

    ...

    大树下。

    七八个头发灰白的老太太凑在一起,她们交谈时,凑的近近的,时不时对着路过的陈旭指指点点。

    陈旭脸一黑,但还是舔着脸笑了笑,打了个招呼,然后快步通过了这个地方。

    每个村都有一大堆人围坐在一起,他们或是上了年纪的老头或者老太太,总之是闲人,

    可能是年纪大了,觉少,也可能因为别的原因,总之是早早的起床,就围在村口,或石头上,或大树下,三五成群,一待就是一天。

    他们时不时的交头接耳,跟地下工作者似的,如果你恰巧路过,那么不用怀疑,他们的话题就会转移到你的身上。

    这些人可不能得罪啊。

    在他们的指指戳戳间,一句话就可以让你平地起高楼,也可以让你破房残垣,无处容身。

    有个笑话,村头一月挣四千,传到村尾可能就月入十万了。

    村头丢只鸡,传到村尾就丢头牛。

    村头订婚了,传到村尾,可能孩子都会跑了。

    村头给爹买了个袄,传到村尾,可能就是给爹买了个雕。

    说的就是这种。

    ..

    快速通过是非地带,陈旭又走了一百来米,拐了两个弯后,陈旭来到了崔铁柱的家门口。

    “崔叔,崔叔在吗?”陈旭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