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建国指南 » 第三十六章 大喜大悲的天历皇帝

第三十六章 大喜大悲的天历皇帝

    明扬知道上都朝廷的财政快要支撑不住了。

    一旦上都军在卢沟桥和大都军陷入僵持,他们很快就会进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窘境。

    所以,上都军还会再来找自己。

    虽然燕帖木儿从紫荆关边打边退已经打得天昏地暗。

    但明扬隔岸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美其名曰提防辽东军。

    没过多久,上都的使者又来到了明扬的军营。

    “见过元帅,丞相说了,只要将军帮助上都军,元帅可以自行挑选封地,封地完全由元帅做主,朝廷绝不过问!”

    “此乃天顺帝手谕,还请元帅收下!”

    使者这一次恭敬地递上了上都朝廷的天子手谕。

    “封地啊?还算是有点诚意。”

    明扬接过了手谕,这让老朱非常意外,难道元帅准备此时和上都军合流?

    当下胜负难料,如果上都败了,关外那些封地又有何用?

    “这样吧,为了表示我的诚意,这是朝廷的虎符,你回去告诉丞相倒喇沙,当下有一招可破大都朝廷。”

    “那就是前往察合台汗国,迎回泰定帝时逃亡的武宗大儿子和世喇。”

    “随后拿上这枚虎符告诉他,大都此刻危在旦夕,天历帝图帖木儿难堪大任,大家都盼着长子归来继承大统。”

    “只要大皇子归来,到时候兄弟二人争夺皇位,大都朝廷必乱,我便举兵与上都合流!”

    明扬相信以倒喇沙的见识,必然知道现在的皇帝武宗小儿子图帖木儿是大将军燕帖木儿一手扶持的。

    只要图帖木儿在位一天,燕帖木儿都是无可撼动的权臣。

    而现在自己说要迎回长子和世喇,肯定是要推翻图帖木儿和燕帖木儿,自己做那个权臣。

    一个精明的商人,是不会把自己绑死在一棵树上的。

    只要大都朝廷垮台,之后和世喇和天顺帝谁做皇帝都好商量。

    等到上都使者离开,老朱按捺不住自己心里的好奇。

    “元帅,我们真的要和上都做交易吗?推翻了大都朝廷,只怕那上都朝廷也是一丘之貉,我们要如何争取最大的好处呢?”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和上都做交易推翻大都朝廷了?我只是让他去找天历皇帝的亲哥哥罢了。”

    此时迎回短命的英宗皇帝,只是为了给大都带来最大程度的混乱罢了。

    因为英宗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革了燕帖木儿的兵权。

    不过这个钦察人可不好惹,兵权就是他的命根子。

    “啊?那我们到底打不打大都啊?”

    老朱觉得自己总是被明扬搞得晕头转向的,不知道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大都?当然不打,现在打大都还不如回濠州称王!都说了不要做众矢之的,怎么可能去打大都。”

    明扬却是在地图上指出了一个方位。

    “我们现在有了上都朝廷的手谕,立刻调动所有军队去辽东。”

    “镇守在此地的正是上都朝廷的齐王,辽东军就在他的麾下。”

    老朱觉得此时攻打辽东,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因为辽东军都不动了,红巾军要做的是保全自己,没必要主动去打。

    但是明扬是元帅,他只需要执行命令。

    明扬当然是有别的打算,作为知道历史大致走向和剧本主角的人,他觉得两都之战该落幕了。

    天历帝该迎来自己的最后时刻了。

    等到末帝即位的时候,元廷的败亡才到了真正计日而待的阶段!

    大军前往辽东方向,并不是要主动打出山海关。

    而是命令使者,将天顺帝的手谕带给辽东齐王。

    朝廷已经将辽东的封地给了自己,齐王若不自裁,汉军便会打下辽东,将齐王的根基全部拔起。

    明扬知道,辽东军已经败了数阵,此时辽东人心思动,早就已经对上都朝廷心怀不满。

    毕竟倒喇沙这个回回人并非将军出生,不服他的人本来就很多。

    如果能持续打胜仗,持续掠夺大都朝廷的财富,那还可以组成临时的利益共同体。

    现在连番征战,财政吃紧,到了吃糠喝稀的地步,还没有抢到大都的财富。

    要是还被上都朝廷给卖了,这齐王会做出些什么,明扬不用猜也知道。

    所以根本无仗可打,大军守在这里就行了。

    当然,会选辽东齐王的封地,是因为终结两都之战的人本来就是这家伙。

    辽东军奇袭上都朝廷,投降了大都,两都之战以大都的惨胜收场,自己不过是来催一催而已,以免方向走偏了。

    此时大都朝廷,天历帝图帖木儿正坐立难安,战火已经烧到了卢沟桥,距离皇宫不过几十里路。

    这几十里路便是他成为亡国之君最后的一段路。

    此时听闻红巾军赶往了辽东,天历帝又惊又怒。

    并非听闻辽东有战事,此时去辽东意欲何为?

    “皇上,大事不好了!听闻汉军万户明扬接受了上都给出的条件,取辽东作为他的封地,正准备和辽东军一同进攻!”

    “你说什么?这是真的吗?”

    天历帝仰天长叹,看来真的是老天要亡自己。

    “哼,我早就说过汉人绝不可信!”

    倒是伯颜此时仍然冷静。

    “皇上放心,上都军必然攻不进皇宫,等西边的战事平息后,辽东军也不足为虑!”

    “还是爱卿有主意,是朕失态了。”

    “汉人确实不可信,但是架不住他手中军权在握,他的兵不听朝廷的,要是真和辽东军合流,只怕战力非同小可。”

    天历帝并没有彻底放心,汉军的强悍战力他也有所耳闻。

    正是希望他能和上都军相互消耗,才接受了明扬的请降,否则这就是一伙叛军。

    伯颜也不敢保证他一定能打胜仗,但是他并不惧怕明扬的汉军。

    汉人真有本事,就不会成为四等人了。

    但此时前线又有消息。

    “启禀陛下,明扬并没有和辽东军合流,而是在山海关对峙!”

    “此事当真?”天历帝已经被接二连三的消息搞得情绪大起大落,此刻有些心力交瘁。

    “是真的,辽东军甚至还主动进攻了几回,不过都被打退了!”

    “那就好,那就好!看来汉军还是可靠的,是朕错怪他了!”

    天历帝转忧为喜,此刻只要卢沟桥的上都军退去,他又可以坐稳皇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