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建国指南 » 第十八章 上表朝廷,请求诏安

第十八章 上表朝廷,请求诏安

    在百姓的引导下,明扬很快确定了彻里不花最后残军的位置。

    这伙官匪军正驻扎在一处山头,随时准备下山打劫。

    而这给了明扬围剿的大好机会,直接团团包围了山头,一步一步向山顶靠近。

    彻里不花又见到了噩梦中才会想起的红头巾,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自己手下的官军都远离濠州城了,他们怎么还追过来了?

    这伙人是不是有点毛病?这红巾军一个个都超凶的,自己根本惹不起!

    结果都已经不管濠州城了,竟然还追了过来?

    别处的百姓和他红巾军有什么关系!

    “将军,红巾军就要上山了,我们必须赶紧突围!”

    彻里不花知道自己手中沾满了临近百姓的血,如果被抓住了,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想着朝廷的赏银还没到,自己要是就这么败亡了,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于是这位一直只知道杀无辜百姓的将军,终于在绝境中爆发出了狠劲。

    “拔刀!跟着我突围!我们一定要杀出去!朝廷的银两已经在路上等着我们了!”

    随着一声大喊,这一支乌合之众的官匪军,看在银两的份上,激发出了最后的战斗意志。

    然而,明扬这一边,这一路上早已不是最初的6000人精锐,沿途许多百姓扯了一块红布就戴在了头上。

    虽然还没有统一的军装,但是部队人数已经接近上万人,围剿这几千残军绰绰有余。

    明扬继续沿用包围三面,一点冲锋的策略,但是这次机会让给了老朱。

    想来老朱历史上加入红巾军,就是靠着事事争先,才打出了名声。

    最后还被郭子兴嫉妒,差点扔到牢里饿死。

    自己虽然不会饿死他,但是与其让老朱建立一个开局就杀到人头滚滚的大明朝,不如让自己来试试,看看能不能少造些杀孽,实现更好的结果。

    朱重八得到明扬的允许后,一马当先,有胡泉的部队围堵后路,他知道只要自己冲的足够快,战功就在向着自己招手。

    而明扬找到了后勤的马秀英。

    作为军中少有的女眷,马秀英一派江湖儿女作风,很容易就和男兵们打成了一片。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老朱中意的姑娘,不敢和这个拼命三郎去抢。

    “明元帅,不知明元帅有何命令?”

    马秀英知道明扬年龄比自己还小几岁,但是英雄不问出生,明扬的能力完全可以服众。

    “马姑娘,这次我不是以元帅的身份前来找你,而是想和马姑娘结拜为姐弟。”

    明扬很清楚,这马秀英可能是日后唯一能制住老朱,让他少造一些杀孽的人,自然要打点一下关系。

    “啊?这?”马秀英非常惊讶,这明扬好端端地要和自己结拜姐弟?

    思索之后小心地问道,“莫非此事和老朱有关?其实我……”

    “马姑娘果然聪慧!”

    在明扬看来,这两人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唉,算了,先谢过明元帅,哦,不,是明贤弟!”

    马秀英知道明扬从来没有什么元帅的架子,除非是面对军务,不然根本不在意别人喊他明元帅。

    这一声贤弟,反而喊得更自然。

    “马姑娘!”就在这个时候,老朱兴高采烈地扯着大嗓门冲了进来。

    “我已经斩了贼将,可以正式升为镇扶将军了!”

    结果进入营帐,见到明扬也在,顿时愣住了,用不解的眼神看向马秀英和明扬。

    马秀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刚刚明元帅已经和我结为姐弟,你这镇扶将军,是不是还有点不够看?”

    “啊?”老朱傻眼了,怎么马姑娘变成明扬姐姐了?

    那马姑娘要是答应了自己,自己岂不是要当明扬的姐夫?随即一拍脑袋,这不是好事吗?

    胡泉都当明扬的老丈人了,自己又没有女儿,明扬这么做,反而是给了一层攀关系的机会!

    “嘿嘿,那不是还有以后嘛!”

    “老朱,后面就交给你了。”明扬退出了营帐。

    这一伙残军的结局自然是没有意外,彻里不花的尸体被百姓争相分尸,造孽太多,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当然最重要的不是报仇,而是百姓敢于对元廷官军下手,那意义就不同寻常了。

    眼下有这么多百姓见证了这一幕,都不用自己再去宣传。

    彻里不花的覆灭或许没有什么意外,但是眼下,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

    红巾军蒸蒸日上,可是和大都朝廷的实力相比不值得一提,和上都朝廷相比也相差甚远。

    毕竟上都朝廷还有辽东、陕西、西川、云南的响应,任何一个地方,人口都不是一个濠州城可以相比的。

    胡泉第一次带领红巾军,虽然没有上前冲锋,但是包围了敌人的后路,没有放走任何一条漏网之鱼。

    元廷如此不堪一击,哪怕是知道其腐朽本质的胡泉都有些意外。

    倒是明扬提醒胡泉,这只是元廷偏军的实力,一群数着人头拿赏银的贼配军。

    这种军队欺负欺负百姓尚可,真的面对高组织的红巾军,能有几分战力?

    但大都朝廷的精锐都还没有出动,要是此时就志得意满,往后可要吃大亏!

    胡泉没想到被自己的女婿和后辈提醒不要过于自满,但军中没有女婿和老丈人,只有元帅和将军。

    “是!元帅,我记住了!”

    同时胡泉对明扬越来越信任,也有些好奇,他怎么会懂得这么多?“元帅,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

    “下一步,上表朝廷,请求诏安,把元廷大员的覆灭推到范孟、霍八失等人身上,把彻里不花打成叛军同党,红巾军只是为了维稳而组成的民兵,对江北行省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明扬的话让胡泉大为吃惊,红巾军如日中天,只要愿意,必然可以打下附近很多城池。

    大都朝廷还在和上都朝廷对峙,此刻首尾难顾,怎么可以投降呢?

    如果投降了,自己弃官来投奔红巾军,岂不是成了笑话?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且听我说来,红巾军要求诏安,自然不会是真的效忠大都朝廷,而是先缓和矛盾,谋求生存发展而已。”

    “如今,大都朝廷武帝二子图帖木儿已经登基为天历皇帝,泰定帝之子也在上都登基为天顺皇帝,别看两边势同水火,但那是权力之争,如果我们直接举起反元的旗号,动摇元廷的根基,他们很快就会联手围剿红巾军。”

    明扬走到了胡泉身边。

    “元廷虽然腐朽,可如果上都大都所有军队都来围剿红巾军,你觉得我们有几分胜算?”

    胡泉沉默了,刚刚才被提醒不能自满,这种程度的胜利不值得一提,结果自己就想着打向江浙皖赣,拿下更多城池,直接扛起反元大旗。

    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扔到了脑后,反而年轻气盛的明扬,显得如此冷静。

    “可是,朝廷如果不答应怎么办?红巾军虽然没有打出反元的旗号,但在上边看来,毫无疑问是一伙叛军。”

    明扬打开了地图,丝毫不慌。

    “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就要调兵攻打运河和粮道,运往大都朝廷的人和粮,一个也不能通过!”

    “啊?这么做岂不是逼着上都朝廷来围剿?”

    胡泉已经不知该如何回应了,这一边投降,一边痛打朝廷是什么操作?

    要知道粮道可不比濠州起义,朝廷还真有可能懒得搭理濠州这地方,但是不可能放着粮道不管。

    “胡将军大可放心,我们打得越狠,朝廷越会同意诏安,把江北行省的官职都让给我们,当下元廷毕竟是正统,这些身份还有些价值。”

    胡泉见到明扬如此笃定,此刻也不再犹豫。

    “末将领命,这就领兵切断朝廷粮道,任何江南的物资,休想运去大都!”

    要阻断粮道,有很多地方可以下手,并不需要直接攻城掠地。

    明扬指导胡泉以打分散式的游击为主,甚至可以学习马匪抢了就跑的战术也可以。

    反正元廷的粮草,本来就是搜刮百姓来的,所以事后分一些给百姓,也不算是辱没了红巾军的名号。

    等安排好了胡泉,明扬就开始上表给大都朝廷。

    表示只要大都朝廷把江北行省的官职交给红巾军,就愿意支持大都天历皇帝,不承认上都天顺帝,甚至可以集结兵力对抗上都朝廷。

    明扬当然不会让红巾军为了大都的皇帝而流血。

    但是,两都之战是削弱元廷实力的大好机会,既要静观其变,坐山观虎斗,也要在合适的时机下场,谋得最大的好处。

    两都之战不出意外,依然会以大都朝廷的胜利而告终。

    但天历皇帝的帝位还要经历很大的风波,等到末代至正帝上位,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给元廷挖坟了。

    现在还没有轮到末代皇帝,说明元廷气数将尽未尽,自己更需要冷静地应对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