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世召唤:不一样的乱异 » 第二十七章:突袭,平安战役,启!

第二十七章:突袭,平安战役,启!

    一般的先锋大军都是用来开路,为后方大部队扫平一些微小障碍的。

    可没有陆迩想象中的那么刺激,反而是极其无聊。

    陆迩以为的先锋大军就是一上来就可以直奔战场跟敌军干架。

    但是是他想多了。

    这种枯燥乏味的日子对于陆迩这种武痴来说就是折磨了。

    此时的澹台放与符法朝正拿着山河图,正盘算着如何开一条足够容纳大军通行的大道。

    听到自己义子吐槽的澹台放并没有接话,反而是将紧紧的盯着越虎城辖下的平安县城。

    “法朝,某有一个建议,既可以解决当前众人烦躁的心情也可以为我军寻得一个栖身之地。”只听一旁的澹台放轻声说到。

    如今我西平道大军刚动,越虎城就算料想到其会趁火打劫,但绝对不会想到平安县,毕竟这只是一个县城。

    就算平安县有所防备,想必守备力量也不至于太大。

    出其不意之下,还是有很大机会瞬间夺取城门的。

    “嘿嘿,俺也是这样认为的,第一战那就选平安县!”

    只听澹台放满脸正色,一本正经的说道。

    显然,身为先锋大将的没有一个是想老老实实当苦力的。

    他掌中宝戟也该染染血腥了!

    此次突袭,必须得胜而归。

    在当下,任何一支担任全军先锋,深入敌境,立营扎寨的部队,都是一军之精锐。

    “嘿嘿,是吧!”

    “法朝也是这么想的。”

    “法朝叔,某家俩兄弟愿意率领一支队伍去为大军打下平安县城。”

    只听站在澹台放一旁的陆迩将手中的铁棍扛在肩上,对着符法朝嬉皮笑脸道。

    “当真?”

    此次突袭正是需要这一个顶级猛将有着强悍的战斗力带着这支精锐。

    从而保证这支精锐不会中途崩溃。

    而现在正好,有一位完全符合这个条件的猛将正在主动请缨。

    符法朝脸上带着些许微妙的笑容。

    澹台放义子陆迩和徒弟木尚智的实力他是知晓的,二人年仅十六岁,都已有天级的实力。

    “既然如此,陆迩,木尚智听令,令你二人领五百铁骑突袭平安县城!”

    “领令!....”陆迩刚欲说话之时,只听符法朝又开口道。

    “此外,尔等二人得答应本将几个条件。”

    “嘿嘿,法朝叔,你说,伱说。”

    “只要让俺带队攻城,你说什么我都答应!”

    莫要说几个条件,几十个俺们俩都答应。”

    见符法朝让自己单独领军前去攻城略地,陆迩与木尚智兴奋不已。

    这第一嘛,此次突袭平安县城乃是秘密行军,需要乔装行事,所以你二人这一身宝甲包括你这杆随心铁杆兵都不能带过去。”

    眼前这陆迩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狻猊雕刻黄金甲,腰系虎皮裙;手中拿一条儿随心铁杆兵,外罩水火风林袍,足下也踏一双麂皮太岁靴;

    随心铁杆兵在淡淡的晨曦中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仿佛一团跃动的火焰,随时准备点燃战场的烽烟。

    符法朝看着陆迩这身豪华的装备,嘴角抽了一下,若是让这呆子穿这套装备去突袭,傻子都能看出来不对劲。

    “嘿嘿嘿,好说好说,俺不穿这身装备便是了。”

    看着身上这身装备,陆迩并不是很在意,他穿着只是满足自己张扬的个性罢了,对战斗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就在这时,一旁的澹台放出声道。

    “这第二嘛,此次突袭陆迩你不能领军,不仅不能领兵,你还得听从杨校尉的指令。”

    一想到陆迩那跳脱的性子,估计还没等他率领的突袭部队接近平安城,他就要大喊着大家并肩子上了。

    一想到那个画面,澹台放就有点脑壳疼。

    自己这义子哪哪都好,就是脑袋不太灵光,太莽了,太莽了。

    “呃...这也行,也行,俺都听义父的。”

    听到这次突袭自己不能领军,陆迩只是愣了一下,不过也没太在乎。

    他本来最关心的点就是此次突袭能够大杀四方,真要让他去分心管理那些军队,他自己还不乐意呢。

    虽然多了一个人管自己,不过比起这次突袭的重要性,也就不算什么了。

    只要能让自己杀杀杀,什么都不是问题!

    “最后就是,突袭平安县成功后,尔等万万不可轻敌冒进。”

    “切记一定要守住城门,等待后续大军的到来。”

    ..........

    傍晚,暮色已经模糊了起来,堆满着晚霞的天空,也渐渐平淡下来,没了色彩。

    到了这时节,天气总是变幻莫测,前一刻还是阳光明媚,霞披万里,下一秒就是秋风细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地,雨水落在身上湿漉漉的,让人不爽。

    这是一处生长在山坡上的小林地,林地有助于隐匿行踪的同时,还可以遮挡住一部分风雨,陆迩所部在此修整。

    杨校尉爬上林中一棵长势茂盛杉木上,遥望着远处一座建在平缓山包上的小城。

    这座县城长宽约百丈,土垒地基高出地面有丈余,地基外侧用青石板作为石垣,外墙高一丈,其上每隔数尺有供守卫弓箭射击的观察口。

    城岩内部还有院墙,院墙亦是高丈余,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内城,内城内主楼有三层,加顶部正脊高度已逾四丈。

    “传令全军,就地休息!注意隐蔽,今日后半夜我们攻城。”

    从树上跳了下来,杨校尉对一旁的传令兵吩咐道。

    月亮升起,太阳落下,时间到了寅时,此时已是后半夜,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常人在此时最易犯困。

    雨滴落在火把上,发出噼啪的声音,一下子便蒸发掉了。

    城岩上的火把焰光只能照射到城下丈许之地,远一点就一片黑暗,根本什么都看不清,城岩上的哨兵已开始犯困打盹。

    听了潜伏在城岩附近的士卒报告,一旁的杨校尉下令道:“可以出发了。”

    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在丈量着胜利的距离。

    就这样,大军安静的接近了城墙,秋夜的雨幕遮掩住了行军的声音。

    杨校尉取来弓箭射出,箭矢无声息的破开雨幕,射死了几个潜伏的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