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恋爱要在演出后 » 第十章 方法派

第十章 方法派

    林雨森曾学过的《电影表演学》课本里,把演员分为两类。

    一种是本色演员,按自己的个性去塑造角色的演员。比如一个人天性幽默,那么就很适合作为喜剧演员出场,有搞笑天赋的话,观众一看到他都会不由自主的乐起来,久而久之戏路就会固定下来。

    另一种是角色演员,即按剧本需要去塑造角色的演员。他们的戏路相对就要宽一些,可以忘掉生活中的自我,融入到角色的设定中去,这通常需要长时间的钻研,对角色的认识必须很高,才能演绎出不同的人设。

    在另一种体系中,也把他们称作“表现派”和“体验派”。

    这是比较被大家熟知的的区分方式。

    表现派认为:演员应该钻研人物性格,像一面镜子一样,把角色形象忠实重现在舞台上,准确无误。在竭尽全力异常逼真表现情感的同时,演员应该始终保持冷静,不为所动,一切都仅仅是表现而已,不需要代入任何感情。

    比如林雨森,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他在舞台上哭泣的时候,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悲伤。

    一个彻彻底底的【表现派】。

    与之相反的极端,体验派,他们极力主张:演员要主动去感受角色情绪,不能只是冷冰冰的表现。演员要听命于自己的“感受”,要下意识的去创作,有时甚至会做出即兴演出,想象角色在这个场景会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由自己体验出来。

    “所以,你觉得那个女孩是‘体验派’吗?”

    竹下启司抛出了问题。

    林雨森感觉回到了大学课堂的时候,突然被老师点名。

    “是吧,我觉得的话。那孩子入戏得很厉害的样子,我看到她走的时候很悲伤呢。”

    他没有回答,反而是一旁喝闷酒的制作人须藤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时机:“一定感受到了很多情感吧。”

    须藤参与过不少电影的制作,见过很多演员,所以对此也有一定见解。不然的话,也不会被选为试镜会最终选拔的评委了。

    但林雨森摇了摇头,毫不留情的反驳:

    “对,外行的人很容易认为她是体验派吧。”

    “哦?”

    竹下启司微微眯眼。

    “体验派的核心是体验,是要在表演中思考和创作,但江崎夜不是这样,她没有在体验,只是在【还原】而已。”

    少年冷笑着:“在场的所有人里,只有我们能看出来,对吧?江崎夜的演出不是感受角色的情绪,而是完全融入了角色本身。更像是放映机换了张碟片,小丑换了个面具,精神病人切换了人格……她在人生的经历中找到了一个最适合‘悲伤’主题的路人,然后突然就能完美的再现那副面孔。这是体验派?哪是什么体验派?”

    他嘴角咧开笑容:

    “太棒了,这种天赋,能造就一个不得了的怪物!”

    “怪物……这个词不错,的确是怪物。”

    竹下启司却重重放下酒杯:“但绝对不是‘太棒了’,而是‘太糟了’。”

    “……什么意思?”

    一旁的须藤终于忍不住了。

    从刚刚开始,他就有些跟不上这两人的节奏,似乎聊起江崎夜的话题时,他们就变得神叨叨的。

    明明是年龄差距这么大的两个人,虽然感觉语气好像在争吵,但不知为何总感觉他们聊得很投机。

    果然如此,林雨森的脸色也慢慢沉了下来。

    他好像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太糟了……”

    “对,看你的表情,应该也看出来了吧。”

    竹下启司终于揭露了谜底:“那孩子是彻头彻尾的【方法派】,不仅如此,还是特别极端的方法派。”

    “方法派”,是区别于“表现派”和“体验派”的,演员的第三个派系。

    方法派主张:深入挖掘人性、人心的复杂性,要求演员在镜前幕后都要保持同角色一样的精神状态。这不仅仅是情绪而已,甚至体型、身体、精神、思维都要完全模仿角色的设定,彻彻底底的脱胎换骨,把自己完全当成角色,变成角色的复制品。

    这是比体验派更加夸张的,一种……“招魂”般的诡异技法。

    “方法派又怎么样。”

    林雨森显然并不意外,他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既然它是个合格成熟的流派,就说明有很多演员是依靠它成功的。”

    “你说得对,很多演员都在用方法派的技巧。感情戏中,男女主把对方替换成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爱人,自然而然眼神中就有了光;要演绎父母双亡的角色,就回忆自己失恋时的痛苦,这样就能哭出来了。”

    “但你知道吗,这终归只是技巧,只是一个入戏的办法而已。但是像那个孩子一样,把‘方法派’如此深入地刻入骨髓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没有人像她那么极端,也没有她那么自然,就好像呼吸一样。”

    竹下启司又倒了一杯酒,手指微微颤抖:

    “她或许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点吧,真是怪物……”

    林雨森沉默了。

    他当时也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当时的江崎夜,是真正地把自己当成了一年前的“林雨森”在演绎,演出了那个敏感、脆弱、崩溃边缘、痛苦不堪的少年。

    她在舞台中央蹲下来,双手环抱肩膀,颤抖着身躯,她的悲伤是那么的真实,不用哭出来就打败了所有人。

    林雨森甚至感觉,说不定比本人更像本人。

    “所以,这不是很好吗,别管什么方法派不方法派的,这是千载难逢的好苗子,这是天才!”

    他咬了咬牙,猛地一拍桌子:“只要你还是个监督,就不可能看到这样的好苗子还无动于衷,你就没有一点点期待吗!”

    林雨森不理解,为什么竹下启司明明知道江崎夜的天赋有多恐怖,却还是要打零分。

    “所以,我才说很糟糕。”

    竹下启司冷冰冰的说:“完全融入角色,替换成他人,是危险的技术,是不可跨越的禁忌。我很喜欢中国的武侠小说,这种练功方法一般被称为‘邪魔歪道’,不知不觉就会‘走火入魔’,最终走上不归之路。”

    他终于宣布了判决:

    “那孩子的演技太危险了,如果真让她当上演员,总有一天会彻底毁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