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一百二十八章:造纸处

第一百二十八章:造纸处

    贾协这一段爱国且不图虚名之语,有的人相信了,有的人不信,有的人若有所思,也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

    在贾协放弃赛马一事的利益后,那六个掌印与李掌印便围成了一张桌子,商讨起各家出力的多少与利益的高低。

    这第四批也是最后一批,所以贾协见没有他的事情了,就向各个掌印告辞,离开了李掌印的官署。

    贾协又掏出几张写着赚钱办法的纸,准备送给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大珰,可他连门都没有进去,就被“劝退”了出来。

    贾协直跺脚暗骂,这一帮狗眼看人低的玩意儿。

    不过贾协经过刚才的事情后,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不少,在稍微宣泄出怒火后,就平复了心情。

    而且,白来的功劳都不捡,跟傻子有什么区别。

    他又何必跟傻子置气呢。

    贾协慢条斯理的回到自己的官署,并安排乌木牌召集他手底下的造纸处各甲长里长来。

    掌印们的事情处理完了,那他也该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情了,毕竟那五万两的定额不能不赚来。

    刘监丞没有发现贾协偷偷召集了造纸处的主事人,他依旧沉浸在贾协故意给他的那份大纲里,在纸上写写画画,思考着那份“燕国地图”般大纲的各个步骤应该如何行事。

    在写到一半的时候,刘监丞猛的笑了起来,又急忙捂住口鼻,在环视一圈,发现贾协又出去后,才放肆的大笑起来。

    原来,刘监丞在看到大纲里某些文字的时候,忽然记起自己昨天是如何偷偷给贾协下绊子,埋钉子。

    一想到今后贾协在执行这份大纲的时候,因为困难重重,而被折磨的疼不欲生,最后效果不佳,反被自己打倒。刘监丞的笑意就根本压抑不下去,只能放声大笑起来。

    而正在打算走出宝钞司衙门的贾协敏锐的听到了刘监丞的笑声,脚步随即一滞,然后摇了摇头,说了句“人作孽不可活”,脚步继续落下,跨过了门槛。

    因为造纸处的甲长里长们不能进皇宫,所以贾协只能让他们在一家小酒楼集合,自己去那里找他们。

    来到小酒楼,贾协往上走,直到天字号的包间。

    打开包间的房门,几十个穿着各异,年龄不一的汉子堆在包间里,或是抠脚,或是抠牙,或是翘着二郎腿,唾沫横飞,或是安稳坐着,指点江山。

    一副众生相。

    在贾协打开房门进来后,汉子们立刻发现了他身上的太监制服,明白是上司来了,一个个像班主任进班的学生一样,在刹那间紧闭口舌,鸦雀无声。

    顿时,这包间里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贾协祥和的笑了笑,跟个老干部似的,摆手道:“大家不要拘束吗,该说说,该吃吃。石翁知道,我这个人平素最平易近人了,没有什么官架子,大家也无须把我当成官,就当看见个普通后生。”

    话虽如此,谁信谁煞笔。

    众甲长都异口同声的说道:“不敢。”

    又客套了几句,贾协点了一桌子酒席,和他们一起吃喝起来。

    本来这些甲长们还有些放不开,但喝了几杯酒后就好多了,关系好的甚至勾肩搭背,讲起荤段子了。

    又吃了一会儿,见大家都酒足饭饱,吃的差不多了,贾协也就擦了擦,说出了正题。

    “听说,哥几个,平时在外面都接私活呀。”

    此言一出,就算喝的再多的甲长都醒了酒,一个个如临大敌的样子。

    跟贾协关系最好的老石头,鼓起勇气诉苦道:“协大爷,我们这也是不得已为之,上有老的,下有小的,神京这天子脚下,花销又多。不弄点私活,难哟。”

    “对对对,我那八十的老母今天药钱都花了一两银子。”

    “谁不是呀,我儿子进私塾,那何秀才张口就是五两银子,我急的头发都白了。”

    随着老石头发言,其他甲长也反应过来,纷纷叫起委屈,想要博得贾协的同情。

    贾协伸出右手,高高扬起,又落了下来,做出压制的动作。

    众人见贾协这样,知道他想要说话,止住了嘴。

    “我今天来,不是为了谴责,或是惩罚诸位的。”贾协一边环视,一边说道:“我没进宫之前,也是神京小民的一份子,了解咱们神京小民的生活不易。所以我十分理解兄弟们为了补贴家用,而做出的小小出格。”

    “不过,总这个样子,也不是回事儿。神京首善之地,圣天子在朝,大家逃得过初一,逃得过十五吗。”

    “因而,我想了个招。咱们缴纳一定的税款,将办私活的事情合法化,就跟前些天的御瓦一样,既能继续干私活,又不必担惊受怕。多好。”

    “当然,前提是不得耽误宫里的草纸生产。”

    贾协这一大串子话讲出,底下的众人皆陷入了沉思,盘算起合不合适。

    “大人,那我们需要缴纳多少税款呢。”一个甲长问出了这个灵魂问题。

    贾协摸了摸下巴,数了数这里的人头,回答道:“每个造纸厂每五年一千两如何。”

    甲长们立刻心算起来,五年一千两就是一年二百两,他们干私活一年大概可以挣下五百两,税率也就是四成,一年只能挣下三百两。

    不过,也不能死板的这么算,在放开后,他们各个造纸处肯定能获得更多的订单,挣得也更多了。

    这么一算,说不定还有的赚呢。

    于是乎,很快,甲长们便纷纷点头,表示拥护贾协这一决定。

    但,毕竟在场有五十多号人,背后也有五十多个造纸处,他们的利益并非完全相同。

    有的造纸厂接的私活少,一年连二百两都赚不下,交完税款反倒亏钱了,这些造纸厂自然不乐意交纳税款。

    贾协眼尖的发现了几人露出不情不愿的表情。

    他想了想,补充道:“这个税款不是强制的,如果不想交可以不交,但如果不交的话,就不准继续干私活了。抓到的人,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