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三十二章:宫与府

第三十二章:宫与府

    事情果不其然照着贾协的预想发展下去。

    贾协和李掌印一进牡丹宫,就被贵妃给臭骂了一通。

    大致是说,贾协他们怎么不早把太子去百花楼的事情告诉她,这样她就可以通过这个事情狠狠打击太子,继而让景平帝对太子失望,把目光转移到十一皇子身上。

    别说贾协,就是草包李掌印都对贵妃的话腹诽不已。

    去百花楼这种事情根本算不上大事,李掌印听说,当年景平帝年轻当皇子的时候也爱去,当然不是百花楼,而是正经的勾栏会所。

    景平帝主要怕这种事情宣扬出去,坏了皇家的脸面。

    贵妃你跑过去大喊大叫,你以为景平帝会厌恶太子,错了,肯定会厌恶贵妃你呀。

    李掌印心里疑惑万分,真不知道贵妃娘娘是怎么得宠十多年的,就单靠胸前二物?

    贾协则是松了一口气,贵妃估计认为李掌印才是主谋,句句都骂在李掌印身上,自己这个真主谋反而被无视了,只是不轻不痒的说了几句。

    在快一炷香的训斥后,贵妃终于口干舌燥,累得不行了。

    她露出霜雪般的皓腕,从旁边的侍女手上接过一杯不知是什么的茶碗,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

    待饮尽后,贵妃扬了扬手,让李掌印和贾协滚出宫去,并强调下回有什么计策一定要先告诉她。

    贾协和李掌印如蒙大赦,立刻退了出去。

    “百花楼,百花楼。”

    李掌印揉着胸口,却依旧兴致勃勃的说道。

    贾协脸色一黑,这也逃过不去吗。

    就在这时,贾协忽然看到了在牡丹宫门附近,抱琴正搓着小手的等待。

    抱琴也看到贾协后,立刻跑到贾协跟前。

    “贤德妃让你过去一趟。”

    贾协大喜,脸上却装作惋惜的样子:“李掌印,贤德妃有召,我不能不去呀,百花楼还是以后再说吧。”

    李掌印撮着牙花子,点了点头:“哎,好吧,我会连带着你那份好好享受的。”

    等李掌印背着手走后,贾协和抱琴并肩而行,朝着凤藻宫走去。

    两人一路无话。

    自从帮鸳鸯送完那封信后,抱琴对贾协的态度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从积极主动到故意躲避,看见贾协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贾协对此,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人仿佛就是这等贱种,对唾手可得之物毫不在意,可等到失去了,却又心心念念起来。

    现在贾协就是这种心理状态,患得患失,对抱琴的疏离五味杂陈。

    贾协内心复杂,抱琴心里也纠结无比。

    起初,在看到鸳鸯的来信时,抱琴感动的涕泗横流,她没想到都这么多年了,鸳鸯还没有忘记她们之间的情谊。但平静之后,抱琴又陷入到迷茫之中,虽然鸳鸯感情深厚,但自己永处深宫,一辈子都见不到鸳鸯,真要为了鸳鸯“守节”吗。

    要知道,抱琴就是不堪忍受深宫这死一般的寂静,才主动出击,近乎讨好般对待贾协,以求结为对食。

    抱琴既不想背叛鸳鸯,又不想真做个深宫里的尼姑。在这进退维谷的时候,她打算先躲一下贾协,自己再安静的思考思考。

    两人很快就走到了凤藻宫,穿过几道门,就在元春的卧室里见到了她。

    “恭喜贤德妃娘娘梦想成真。”

    贾协一进门就道喜,然后照规矩行了个礼。

    不知为何,贾协觉得元春笑的有些勉强,但也没有在意,听到元春免礼的话就站起身来。

    “娘娘这次也是托我送信的吗?”

    元春先是娇嗔了一句:“协兄弟太见外了,左右没外人的地方,叫我一声姑娘就可以了。”

    然后她接着说道:“确实有一封家信托你送过去,不过这次我主要是想要问你一下关于小人书的事情。”

    贾协眉头一挑,元春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但小人书的事情也不是秘密,贾协就将目前花书厂的产量,小人书未来的前景等逐一说出。

    元春越听眼睛越亮,稍微扭捏的说道:“协兄弟,你说贾家能不能入一股这个小人书。”

    贾协一滞,他没想到元春竟然打的这个算盘。

    但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能,现在花书厂资金短缺,贾府的白银注入对花书厂现在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等到花书厂赚钱后,贾府也能源源不断的获得分红。

    这的确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然而,这件事还需一个人拍板才能通过。

    贾协措了措辞道:“这小人书一事未来确实报酬极大,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但这毕竟是皇产,还需皇爷点头才行。”

    元春倒是信心十足,详细的问了问花书厂的股价,似乎相信景平帝一定能让贾府入股。

    “好,既是如此,抱琴拿纸笔来,我再多写一张让府里出钱入股的信。”

    元春兴致冲冲的在一张纸上写下娟秀小字,然后塞进信封里,再烫上火漆。

    “劳烦协兄弟给送过去了。”

    贾协双手接过信封,道了句“不敢”。

    贾协拿到信件后,就在抱琴的陪同下走出了凤藻宫。

    在贾协走远后,元春收回了注视的目光,长长的哀叹了一口气。

    若不是听说府里入不敷出,年年都要亏空个成千上万两白银,元春怎么也不会绞尽脑汁的想出这样的办法帮助府里。

    希望今后荣国府里入不敷出的情况就此结束吧。

    贾协走出宫门之后,先回到了花书厂,告诉新上任的贾芸,如果厂里有什么情况就来荣国府找他。然后才换了一身衣服,带着信件往荣国府走去。

    贾协来了两回,荣国府西角门前的门子们早就认识他了,因此打远处一望见贾协过来,就立马安排人往府里头递消息。

    贾协和门子们聊了几句闲话,就听到传递消息的人通报带着贾协进府,他这才迈开步子往荣国府里面走。

    刚走两步,贾协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拿手掌拍了拍自己的脑瓜门。

    忘记带麟趾过来了,上次没带麟趾,贾政就拉着自己在外书房说了一堆圣贤之言,这次估计也不会例外。

    完了,又看不到府里的莺莺燕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