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二十三章:喜与哀

第二十三章:喜与哀

    张掌印没有直接把关于小人书的本子交上去,而是先找了一个印年画的地方拿宫里产出的草纸尝试的印了一印。

    结果,成品跟贾协说的别无二致。

    到这里,张掌印才彻底把心放回肚子里,继而他又是一阵狂喜。

    从神京底层爬上来的他深深的知道这种小人书对平头百姓的诱惑力,尤其是对神京百姓。这些百姓手头有几个钱但不多,认识几个字但也不多,精神娱乐极其匮乏,平时也就打打马吊牌。

    小人书一出世,岂不是降维打击。

    张掌印已经在畅想“黄草纸”版本的洛阳纸贵了。

    抹了抹淌下来的口水,张掌印怀揣本子,迈着激昂的步伐往皇爷所在的养心殿走去。

    此时,养心殿里正举行着一个并不盛大的仪式。

    一个面色有些暗黄的中年男子端坐在龙椅上,他的下面跪着四个国色天香的美女,旁边的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正按照祖制,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完成仪式。

    虽然四位美人环肥燕瘦,皆是尤物绝色,但中年男子一点兴致的没有,反而还有些厌烦,眉头之间一丝阴霾之色若隐若现。

    “皇爷,仪式完成了。”

    在完成最后一个步骤后,戴权将脸转到景平帝的方向,恭敬的说道。

    景平帝微微点点头,然后摆了摆手道:“让她们回各自的宫中休息去吧。”

    “遵旨,皇上有旨,各位妃嫔回各自的宫中休息。”

    戴权再次转回妃嫔的方向,洪亮的说道。

    在地上跪的发软的元春深深哀叹了一口气,虽然她早知道这次皇上纳妃嫔只是出于政治目的考虑,但今天看到景平帝这一幅恹恹的表情还是让她一阵难过。

    今天好歹是我们的“婚嫁”之日,你连一幅笑脸也懒得挤出来吗。

    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元春在抱琴的搀扶下往外面走去。

    这时,宝钞司的张掌印连滚带爬的跑进养心殿,然后从衣服里掏出一份折子。

    “皇爷,大喜呀,大喜呀,奴婢想出了一个极其赚钱的路子,可以缓解陛下内帑的问题。”

    “什么,快呈上来,戴权,把折子给我拿上来。”

    听着背后景平帝发自内心的笑声,元春的心又沉了几分,脸色惨白,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稳坐在龙椅上的景平帝当然不知道元春内心细腻的感情变化,但就算知道,他也不会起什么愧疚之心。对于景平帝来说,赚钱的法子可比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女人重要多了。

    景平帝接过张掌印的奏折,逐字逐句的阅读起来。

    良久,景平帝撂下奏折,抚摸着自己的胡须思考着这事的可能性。

    他没有在底层生活过,不太懂底层百姓的需求,小人书能否大卖财源滚滚一事,皇帝的心里有些摸不准。

    见景平帝犹豫不决,张掌印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张印着年画的草纸,然后交给戴权让他呈交上皇,同时开口说道。

    “皇爷,这小人书与传统图书相比优势无数,其一成本低廉.......”

    张掌印竟是把上次贾协对他说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而且只要咱们多印几本二十四孝图,孔孟小故事,堵住外朝的嘴,皇爷这里也能省心不少。”

    最终还是张掌印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这些年因为赚钱的事情,景平帝没少跟外朝打嘴仗。

    如果这个小人书能够既赚到钱,又让外朝无话可说,那对于景平帝来说,确实是一件称心如意的美事。

    景平帝用手指敲了敲龙椅上的把手,然后下决心道。

    “行,内帑出资五千两办此事,就由宝钞司来主事吧。”

    张掌印听到景平帝松口,激动的涕泗横流。

    “奴婢一定为皇爷鞠躬尽瘁,把小人书一事办的好好的,让皇爷的内帑鼓起来。”

    景平帝被张掌印的话逗乐了,挥了挥手道。

    “行了,别贫嘴了,有这时间不如早点把事情办起来,也让我早点省心。”

    “遵旨。”

    张掌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恭顺的退出养心殿。

    一出养心殿,张掌印就马不停蹄的操办起印刷小人书的事务。

    先是把五千两白银领了出来,然后购买印刷模具,在宫外租赁空置房屋,又吩咐匠人多印草纸,动静大的,让整个宝钞司都知道了张掌印要印刷小人书赚钱。

    李少监也不例外,在张掌印租下第一间屋子后就得知皇爷通过了张掌印的折子。

    然后他顾前想后的老毛病又犯了,竟然跑出宫外找贾协。

    贾协在宫外的监工屋子里看到李少监突然过来,还以为出了什么大变故呢,吓得直接从椅子上崩了三尺高。

    结果说了两句,贾协才半气半笑的明白过来,这位大爷还是死活放不下心,要让自己给他多喂几颗定心丸。

    贾协无奈,只得劝慰了李少监几句,鼓励他形势一片大好,少监升迁指日可待之类的美话。

    等到李少监被吹的飘飘然了,才终于放过贾协,去百花楼寻乐子了。

    在门后,贾协撇着嘴,轻微的摇了摇头。

    这李少监可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跟他结盟是不是做错了呀。

    不过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贾协摇了摇头,把杂念甩出脑袋,将脑力转移到自家事情上。

    贾协在收到那一百两后就想要出宫,把一部分钱给家里还债,但抱琴及时传递了新晋贤德妃元春的意思,元春想要在册封后给荣国府写一封家书,希望贾协给送上一送。

    贾协转念一想,自家离着荣宁街不远,不若等到元春的家书写完,自家两件事一并办了,也省心省力,于是就把回家的事情推迟了一下。

    但现在张掌印已然动手,家事还是早了结为好,以免以后事情多了,自己腾不出手来。

    所以贾协一下工就直奔元春的新住所,凤藻宫。

    与李贵妃的牡丹宫不同,凤藻宫的装修风格朴素典雅,设计巧妙,从整体结构到细节小点都透露着音韵和和谐,置身此地宛如置身于一座音乐之宫,颇体现了元春的个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