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登顶记 » 第九十五章 孤军斗

第九十五章 孤军斗

    朱鉴醉中被襄平泼醒,得知晋国公此举,仰天长笑。襄平将朱鉴关押起来,对外宣称大皇子因伤心过度晕厥,需好生调养,谢绝探望。如今晋国再无粮草供应大军,反而与明国军队形成夹击之势,襄平左支右绌,疲于应对。海外国君使臣前来,可助一臂之力,后期拿下明国,朱鉴俯首称臣,襄平入宫为妃。襄平大怒,也不得不耐下性子派出大将军交谈,称可为臣国。

    来使嗤之以鼻,“如今天下无人不知,大长公主放浪形骸,一支孤军在外,国君念及旧情,方冒大风险与尔共谋天下,大长公主可不要不识好歹。”大将军是襄平外孙女,多年征战沙场,岂容一个小人在自己面前蹦跶,辱骂公主。已是忍了许久,见其得寸进尺,直接砍下头颅。送回海外国。海外国君见此,又书信一封给到晋国公,称可借兵助其平乱。李奚深知海外君并非君子,回信称“大长公主乃晋国血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海外国贼心不死,却出师无名,只得按捺下来,假惺惺表示。“吾与晋国公一见如故,实不忍见其百姓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在晋国散播流言,百姓人心惶惶,出现多起逃民现象。李奚初掌握朝政,又除尽朝中大长公主一脉,是在疲于应对。

    当年户部收缴秋粮数量一上来,只有往年十之一二,原因有三,因之前大军进攻一事,已是收过春粮。另一则是襄平如今圈地为王,国土四分五裂,减少近四成收入。另则因海外国流言,百姓逃亡,无心耕种,如今晋国粮食价格已是翻了五番。李奚看着也属实困难,只得放粮安民,仅仅是杯水车薪。熹平四十一年,晋国大范围爆发民众起义,海外国此时参与进来。参黎看准时机命金陵领兵出击,先不侵占城池,直攻晋国京城,拿下晋国君臣。再对外以反正拨乱为由,击退海外国,镇压民众起义,擒拿首领之后,就地遣散乱民。

    百姓苦于晋国内斗许久,如今换个国君,得到春风化雨般对待,很实惠地接受了教化,便有不从的少数人,参黎便流放到边境开疆拓土,物尽其用。李奚眼见不低,多年不得宠皇子,低头倒是痛快,愿以一死换取国土安宁。参黎见此很是满意,派了院首给晋国皇系把脉之后,赏了诸位绝子汤一碗,封了爵给了一块靠近海外国的封地,将他远远调走,就此保下性命。在收服晋国公后,金陵并没乘势而下,而是驻守参黎圈定的国土外,做起壁上观。

    在得知参黎出击时,籍守松下一口气,但心又提起来。这两年来,襄平如同困境之兽,日日进攻,虽是卫将军(原来的副帅)抵住进攻,朱愈保证粮草供应,不至于兵临城下,但也使得税收大大减少,国库日益空虚。大臣提出选秀一事,也被籍守搁置。他从未觉得万里江山在肩,如此沉重。嘉语自父亲哥哥战死沙场,昔日将军府如今已是沉沉暮气。朱盈跟母后提出,想纳谭氏族人入府,也被拒绝,看着籍守这几年的动作,户部尚书因“年迈”致仕,谭氏重登官场,太后也沉默许久,便知新帝对于妻族母族的想法,难得对儿子疾言厉色。“你若真心想提拔母族,便等你有能力再将才人提拔上来,选人入府有什么用,以色侍人者,岂能长久?”朱盈呐呐收口。

    襄平在知道参黎已控制晋国公之后,对这个女人终是佩服。对待敌人,她们知己知彼,多年神交。周国吸纳晋国大半国土之后,一跃成为最大的国家,打破原本面前平衡的局面。如今怕是只有海外国跟明国联手,才能与之制衡。但晋国原本就是中间地带,海外国但凡想交际明国,都避不开从晋国国土海面经过。这般倒也是困难,这几年战争,襄平能屈能伸。亲书昭德帝,表明诚意,希望周国公就此打住,待拿下明国,愿割让城池十座,参黎并无回应,但也没有做出进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