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登顶记 » 第七十三章 天赋显

第七十三章 天赋显

    永隆76年,公主之子进入国子监读书,那年朝臣恨不得将家族中适龄孩童尽数塞入学中,国子监祭酒筛了又筛,拿出名单给到陛下过目。归之看到名单,不禁有些感叹年华已老,朝中许多人已是在博从龙之功。自己已是风烛残年。继承了父母的优良血脉,金陵悟性极好,并不自负,小小少年意气蓬发,参黎只给他配了一个小厮。自己的物品需要亲手整理,进入国子监后,归之见金陵的日子多了起来,这孩子一张脸粉雕玉琢,谈吐文明,让人心生欢喜。想来这女子对孩子还是精心的,夫子跟帝师对这个小孩的心性赞赏不已。归之命他们以平常心对待,莫拔苗助长。

    金陵入学之后,参黎府中日子颇觉无趣,便去女学看望温夫人。师傅看着自己的弟子,问起她是否要在女学中任职,打发闲暇。参黎思索之后还是拒绝了,以自己现如今的处境,怕是会影响到师傅。温夫人也不强求,只是觉得可惜。封长公主后,参黎跟瑞平沟通,从自己的收成中分出一成,每年捐给女学跟边疆军队。瑞平照做,归之知道后,对参黎的不满减少几分,此人野心但胜在光明磊落。虽是不能在女学任职,参黎出资给女学修缮了房屋,加上每年固定的捐赠,在女学结业考的时候,参黎受山长邀约,参与评选。偶尔参黎也会去接金陵回家,长公主风评不好,为方便,参黎外出多着男裳。

    偶一日,她去接参黎,穿一身深色圆领袍,用银丝在两边绣出白鹤。头发束起带着网巾。在国子监门口负手而立,好一个气宇轩昂的世家公子。待金陵唤出一声娘娘时,众人惊觉她竟是长公主,待两人离去,人群中不知是谁感叹,长公主玉人之姿,与流言相悖。怕是参黎自己也没想到,这张脸无端端刷出一波好感。

    参黎在周国过的顺风顺水,虽是归之对她仍有戒心,但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也不会与一个女子过多计较。明国那边,天气转冷,长卿受了风寒就此病卧在床,已是歇朝数日,这也不禁让他开始思考身后安排,籍守已在朝中数年,行事不算差,但少了些机敏,身边人主要还是皇后母家跟妻族目前,长期以往恐有外戚干政的风险。籍守没有跟先太子朱元不同,没有经历过当初太子之位的厮杀,对收拢人心还是少了些手段。长卿思路渐渐飘远,这几年他有关注参黎在周国的日子,见她一步步从民女,郡主,公主到如今的长公主之位,心计手段神出鬼没。当时参黎跟他说要太子妃之位时,长卿顾虑太多,若现在籍守相伴的人是参黎,定是稳妥。听说孙子,天资聪慧。嘉语虽好,行事稳妥,礼待世族,也是合格的高门贵女,但身居高位,这样远远不够。其子机敏,可惜不是长寿之相。迟疑许久,长卿唤刘公公进来,挑灯写了一封信,用火漆封口。

    次日刑部尚书收到密诏,命他寻嫡长子往周国。刑部尚书心中隐约猜到,命心腹飞马往嫡长子处,将天子信封传达,湖广总督收到密诏,特意托了船家,没有从边疆出,由水路往周国去。历经两个多月,来到周国京都,公主府已是一品规制,祝总督没有贸然前去,命手下前往公主府递上帖子,门房称长公主这几日不在府中,让他们留下客栈地址。五日后长公主回府,祝总督在楼上远远看见公主马车经过。马车精雕细琢,金饰繁多,若不细看并不能发现那四匹马是难得的好马,普通人家哪能拿来驾车。参黎回到府中,接到帖子微微一惊,见来人周国人士,落款一个祝字,心中明白时间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