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秦时:我传奇一生的开始 » 第八章 同行

第八章 同行

    “在下无名,见过这位师弟。”

    一个帅气的中年男人,他的左手牵着一个穿着一声翠绿色袍服的孩子。

    “在下谷神通,不知阁下有何事?”

    谷神通看着眼前的男人,心中惊讶,无名?那这小孩便是日后的二师公颜路了?

    “果然是绝顶高手!”谷神通暗运天子望气术,却如同遇到庄周时,如见天地一般,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人就在面前,他根本不会相信眼前居然有人。

    “在下受过庄子前辈指点,如今前辈羽化,作为晚辈,自然是要吊唁一二。”无名拱了拱手,也不在意谷神通的警惕,毕竟一个陌生人搭话,是个正常人都会警惕的。

    “不用了,我看你衣冠,显然出自儒家,我师乃道家之人,师法自然,用不上儒家的祭礼。”

    谷神通直言拒绝,庄周本身便是洒脱之人,他妻子死时,他便是鼓盆而歌,十分欣喜,根本不需要儒家那些繁杂的祭祀礼仪。

    “不会不会,我既受过庄子前辈指点,又怎会用那些繁文缛节去打扰他老人家,只是吹一首曲子罢了。”无名连忙表示自己不会用那些繁杂的祭礼,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一个陶埙,示意了一下。

    “请。”谷神通看着无名手中的陶埙,抬手致意。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诗经·商颂·玄鸟》

    无名吹完一段陶埙,便任由它跟着风幽幽的飘远。

    “庄子前辈是宋国蒙人,而宋国,是殷商后裔,所以我用了这首玄鸟。”

    看着谷神通没有波动的眼神,无名以为他不知道宋国与殷商的渊源,所以开口解释了一下。

    “我知道。”谷神通回了一句,诗经毕竟是流芳万世的经典,贯穿了他的整个学习生涯,让他背的欲仙欲死,对于无名所说的这些,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说完,谷神通合上棺盖,俯身将棺木抗起,便要动身继续往秦国而去。

    无名和颜路背负着巨大的秘密,而且还身怀名剑,是罗网的狩猎目标。

    而他现在重任在身,要将庄周遗体送回太乙山,更要写下道家经典放入太乙山藏经阁中,即便是报信陵君的追杀之仇也放被他在了后面,又怎会主动进入麻烦之中。

    “师弟是要回太乙山吧,不如与我同路,到大梁后,我请人送你去,也少些麻烦。”无名开口释放善意。

    “不是,大哥,你本身就是麻烦好吧!”谷神通无语的看着无名,这人对自己的身份难道没有半点认知?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清朗的声音唤醒了沉睡的山林,迎着初升的大日,叫醒了沉睡的的颜路。

    “谷师叔,你起的好早啊~”颜路揉着惺忪的睡眼,看着诵念文章的谷神通。

    “路,我说了多少次了,我不是儒家之人,而且我年仅十八,正是大好年华,师叔把我叫老了,要叫我大哥。”谷神通收起帛书,语气无奈的说道。

    颜路不过小小年纪,便显得有些古板,听到他师父无名叫自己师弟,他便跟着叫自己师叔。

    “是,谷大哥~”颜路童稚的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他也不明白谷神通为何对一个称呼如此介意。

    谷神通本来是不想跟着无名的,但他猛然想起,自己不知道太乙山在哪里,只知道在秦岭中段。

    他前世是西南人,十八年的时光都在那乡下无名小山中游荡,就连乌蒙山都不知道,又怎会知道这几千里大路外的太乙山。

    所以,他只得接受了无名的提议,跟着他前往大梁,接受他的安排,让人带路送他前往太乙山。

    至于无名的麻烦,比起不认路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麻烦,而且去了大梁,也可以顺便解决了信陵君,然后自己就可以窝在太乙山上,修行问道。

    人总要有个念想,他如今又是孤身一人,心中没有任何寄托,直接回是肯定回不去了,只能试一试能不能活到那个时代。

    想着,谷神通掏出托无名买来的竹简,手持小刀,刻了起来,如今有着马车,就不必等到太乙山时再将经典写出。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就在谷神通专心刻着竹简的时候,颜路也已经清洗了一番,抱着书简,在一旁大声的诵读起来。

    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写的是戍卒对敌人的痛恨,战争的悲哀,以及对家长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他们对于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歌,流露出的,应该是悲伤哀思,按理来说应该是颜路这种不过五六岁的孩童无法理解的。

    但就是从这样的童稚之声中,谷神通听出了困苦,悲痛,以及希望,情绪饱满,将这首诗歌演绎的的十分生动。

    谷神通不由得停下了刻刀,转头看着颜路,金色的朝霞映照着颜路带着婴儿肥的脸,灿烂的笑容迎着初升的太阳,让人对新的一天充满了希望。

    不愧是日后的小圣贤庄二当家,孩提时代便已是如此了得。

    “吃饭了,我给你们买了汤饼。”无名的身影缓缓出现,由虚化实,彰显出其高深的修为。

    “装逼犯。”默默吐槽一句,毕竟他现在还没有正式学习道家心法,他记住了庄周的话,学习道家经典有所成后,神通自生,所以他并不着急。

    如今的他只是每日学习,时时揣摩经义,等到积累足够了,他自然会开始修行道家心法。

    “汤饼?这不就是馄饨吗?”接过无名递来的食物,是一碗清汤馄饨,还是鹿肉馅的。

    这个时期有这东西?但想着这里是秦时明月,就连丝袜高跟鞋,甚至连玉米都有,有一碗馄饨也没什么奇怪的。

    “谷大哥,你是那国人?怎么你写的字我有些看不懂?”颜路看着谷神通刻录的竹简,好奇的问道。

    “我如今已经没有国了,这字是从籀文和石鼓文简化而来,去繁就简,变圆为方,改曲为直,将连笔改为断笔,最终成形。”

    谷神通闻言,脸色不变,他刻竹简时,下意识的用了后世的简化字,当然,如今这个时代的字他也不会写,就连庄周教给他的帛书,也是庄周一个字一个字的教给他的。

    “原来如此,这字确实有着如今七国文字的影子,而七国的文字便来自于周朝籀文与石鼓文,不过这字的主体更像是秦国的文字。”

    无名拿起竹简,细细观摩,确实从中找到了七国文字的身影,他本就是天下有数的高手,同时也是一等一的博学之士,各国文字他皆认得。

    文字的演变本就是文明变迁的过程,而简化字本就来自秦国小篆,经过千年的演化,才最终成形,只是差异巨大,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子。

    无名心中有了些许的好奇,要知道,到了他这个境界,外事外物已经不足以打动他的心神。

    但转念一想,谷神通的师父乃是庄子,庄子学究天人,写下无数经典,又是道家大宗师,道家圣地太乙山正是在秦国境内。

    相通此节,他也没有继续深纠,心境依旧波澜不惊。

    “原来谷大哥你也没有国了吗,和我一样。”颜路闻言,想要安慰谷神通,却不知如何出言,又想起自身遭遇,小脸变得黯然。

    “你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