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诡医录 » 章十七:两杯黄汤下肚

章十七:两杯黄汤下肚

    “盗墓!这都不懂?”

    “老爷咋,咱这山里有墓?山上?墓不都在地里吗?山上还有啊?”我一连串问题把老头儿兴趣给勾了起来。

    老头儿把脸往小炕桌探了探,手在空中指了一个方向说道:“我跟你们几个讲啊!这山上有墓。一般的墓都是在土里的,还就是唐墓是在山上的。那叫一个壮观啊!你们不知道?”老头儿露出一脸得意之色。

    我赶紧举起杯,跟老头儿碰了一下,一口将剩下的酒倒进嘴里,道:“您给讲讲,讲讲!我从小到大最喜欢听我爷爷给讲故事。”

    严君看着我的眼神啊,就像在看一个大骗子。一个满嘴跑火车,没一句实话,张嘴就来的大骗子。老头儿“吱喽”抿了口酒,得意之色更甚。在我们四个脸上看了一圈儿,见我们都满脸期待,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我跟你们讲啊!我们山里,有一个墓葬群。墓葬群知道是啥吗?就是一群墓,唐代哒。有一个唐朝的王爷就葬在这山上,周围一堆大臣啊、妃子啊、子孙的陪葬墓。那数量多得啊!海了去了!”

    我故作惊讶,一副受教的样子,点头道:“呦!那咱这可是风水宝地啊!”

    “那是……”老头儿得意地拉长了音调,赞道:“这位小哥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咱这地界,想当年可是被王爷看上选做墓地的地方。你想那风水能差得了吗?那是有龙气的!别看咱这小村就这么几户,活过百岁的多了去了!”

    “是嘛!你老一看就是长寿像儿。”我紧跟着奉承道。一旁假正经看着我,却是一脸鄙夷。

    我扫了他一眼,心里这个不忿。你丫那是什么表情,不服你来!看你那笨嘴拙舌的样儿,不被直接扭送公安机关,都算你小子点幸儿。

    老头儿转头看到严君,一怔,开口道:“这位小哥长得好啊!真秀气,跟大姑娘似的。”老头儿脸色微红,也没看出严君面有不快之色。

    我赶紧打岔道:“老爷咋,接着讲啊!有龙气,然后呢?”

    听我一个劲儿地催问,老头儿回过神儿来,不再去管严君的相貌,继续说道:“对,有龙气!抗日时期,小鬼子扫荡,山外的村子都被小鬼子祸祸得不行。但独独咱这山沟沟儿,就没受到小鬼子糟蹋,你说是不是龙气护佑?”说到兴头儿上,老头儿又从炕洞里掏出一瓶烧酒,给自己和我又倒上。

    我也喝得兴起,见老头儿酒兴不减,拽过背包从里面拎出一个鱼罐头,直接甩给假正经,示意他给小爷打开。假正经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还是用开罐器打开了罐头,递回到我面前。我接过罐头推到老头儿面前,笑着说:“老爷咋,来、来,尝尝咱的鱼罐头。我们驴友露营的时候带着吃的,您老也尝尝。”

    老头儿笑得嘴都合不上了,我趁机问道:“家里就您二老啊,儿子呢?”

    “早出去喽!要去大城市。说机会多,挣得多,一走就好几年。我们老两口连小孙女都看不到。我就不明白外头有啥好啊?哪儿也不如咱这风水宝地啊!”

    “可不是,大城市坏人多啊!一个个憋着害人,哪像咱这乡里乡亲的实诚儿。您别看他们几位也是大城市来的吧,可不像那些坏人,净干些不干不净的勾当……”还没说完就觉得阴森森的几道寒光朝我这个射啊!我一个激灵,才反应过来,两杯黄汤下肚,变得口无遮拦了。小爷只觉得一只手伸向我盘着的腿,嚯,这酸爽!我偷偷瞄向身旁的严君,她满脸笑意里闪过一丝杀机,然后默默地撤回了手。

    我赶紧拿起杯,跟老头儿的杯又碰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问道:“山上的墓还有人守吗?咱这山村不会就是守墓人的村子吧?”

    “呦呵!小伙子还知道守墓人啊!不简单啊!不瞒各位,听老辈人说,这个村子原本还真是为守墓建立起来的,一千多年喽!后来历朝历代变来变去,也就没人再守护了。不过毕竟这村子里的人都是靠大山里的龙气护着,村里人也自然就护着大山,这叫知恩图报不是?可是啊…听我爷爷说,那时还没解放,我们这来了群‘倒斗’的盗墓贼……”

    听到盗墓贼,严君和南宫耳朵立刻竖了起来。我也饶有兴致地问道:“盗墓贼?来过咱们这儿?咋回事啊?”

    “你看看,急了不是!”老头儿双颊绯红,夹了口鱼放进嘴里,“吧唧吧唧”嚼了几口咽下肚。故意卖着关子说:“那时我还没出生,我爹和我爷爷有一天去山里打猎,走着、走着就发现有脚印。常年在山里打猎的人,哪能分不出人和野兽啊,一看就知道山外来人了,顺着痕迹就跟了上去。”

    老头儿又抿了口酒,把头向我凑近些,说道:“你猜怎么着,好几个人呐,有的还刚从地上的一个洞里爬出来。我爹和爷爷就躲在树丛后面偷偷地看。那些人一身的匪气,身上带着刀还有枪,为首的还是个女的。那女匪首那个狠呐,一枪就把一个同伙儿给撂倒了!另一个同伙儿嘴里‘叽哩哇啦’地就要拔枪,也不知道说的是啥。被另一个老爷们儿一刀就给攮死了。山里人哪里见过这场面啊!当时把我爷爷他们吓得啊,尿都流出来了!”

    “后来呢?”严君急切地问。

    “哪有什么后来啊!我爷爷他们看见剩下的几个人把尸体扔进洞里,然后把洞用土填上就走了。我爷爷他们怕惹事,回来谁也没敢说。”老头儿嘴越来越不利索,屋外老太太听到老头儿舌头都大了,赶紧进屋把老头儿搀走睡觉去了。我们也都吃饱喝足,不一会儿,老太太又进来收拾了碗筷,铺好被褥让我们休息。

    老头儿的话着实把我吓得不轻。想也知道那一男、一女,一定是莫家和南宫家的先辈。那杀人不眨眼的狠辣劲儿,光听听就够让人心惊的。我决定尽量不招惹他们,以免被一刀抹了脖子。

    “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解放前,时间也对得上……”严君对南宫说,南宫点点头。严君又转头对我说:“‘怂蛋包儿’也不是一点儿用没有啊!不过刚才那一通指桑骂槐,就不怕哥做了你?”

    我思绪还停在老头儿话里开枪杀人的桥段,突然听说要做了我,下意识就想起金香玉提的解毒,吓了一跳,赶紧求饶道:“别,别睡我!”

    “你他妈想什么呐?”严君一拳打在我左眼上,疼得我金星乱窜却不敢说话。

    “咦?小伙子,你眼睛怎么黑啦?”老头儿关切地询问我左眼伤势。

    “老爷咋,咱这叫熊猫眼。睡醒了就这样,没事,晚点就下去啦!”我偷偷望向双手交叉在胸前的严君。

    “你就逗我老头子吧!”

    我们说想去王爷墓拜一拜,沾沾龙气,老头儿就爽快地指引了方向。南宫又塞给老头两张毛爷爷,说我们野营后可能还回来歇脚。上山的路开始还算比较好走,一路上是被村民踩出的林间小道。我们决定先按老头所指的方向一路上山,尽量到高处看看整个墓葬群的全貌,再判断郡主墓的具体方位。

    “莫哥,按老头儿的话,这怕不得有几十座陪葬墓,咱们可怎么找啊?这不跟大海捞针呢吗?”我拉着严君的袖子问道。

    “你听他说吧!那老头儿也跟你一样,是个大忽悠!不过也就忽悠忽悠你这样不学无术的傻小子,把你糊弄得一愣一愣的。”严君瞟了我一眼,继续教育我道:“给你普及一下知识:唐朝的确是有陪葬的习俗,陪葬墓最多的是昭陵,有180多个,陪葬人数达到200多位。”

    我倒吸一口凉气,惊道:“这要找到什么时候去啊?”

    “你急什么,昭陵最多,其他皇帝陵多的也不超过20个。到了唐晚期更加衰落,都没几个陪葬的。更何况这只是一个王墓,更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大行帝王之道。所以即使有也不会太多。”

    “这些人可真可怜,皇帝、王爷死了也得跟着死,命运多么悲催啊!”我不禁有些同情生活在旧社会的人们,也感慨能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幸运!

    “说你不学无术一点都不假啊!”假正经插话道:“你说的那叫殉葬,跟陪葬根本不是一回事。殉葬死的都是妃子太监宫女啥的。陪葬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只有死者亲近的人才行,一般是正妻或手下的得力助手啥的。你知道昭陵是谁的墓吗?唐太宗李世民的,那一班大臣都跟去了,什么魏征、长孙无忌、程咬金、裴艺、高士廉、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新城公主等,说多了你也不知道。”假正经一脸卖弄的表情让我看着实在不爽。

    我撇着嘴,十分不屑地冷哼道:“得意个屁,有本事把200个人的名字给小爷背一遍出来听听。说不上来就别跟小爷面前显摆。”

    假正经被我噎得一时无语。鼻子喷气,狠狠踢了一脚路边的野草,追到南宫身边。

    我则借独处时间,压低声音问:“你们……”

    严君侧头看向我,“什么?”

    “啊!没什么,就想随便问问,你干这行多久了?”

    “哼!吞吞吐吐的,不是想问这个吧!有话直说,哥没心情猜来猜去的。”

    小爷的心思似乎总能被她猜透,于是我壮着胆子问道:“那个,你、你杀过……”

    “没有!”听到这个肯定的回答,小爷从昨晚一直悬到现在的心终于落了地。可严君立刻微笑着看向我,说道:“不过,你要不要做第一个呢?呵呵……‘怂蛋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