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艺术家 » 第五十四章 雪灾

第五十四章 雪灾

    贞观九年的十月初十,一场三天三夜的大暴雪就把长安带进了严寒的冬季。

    今年的冬季不但来的早,而且气温还非常的低,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雪给长安周边带来了无尽的灾情,不但长安、万年两县的灾情严重,即使皇城内也有不少的宫殿房屋因为大雪的积压而倒塌。

    马超端坐在县衙的后宅内,屋子里燃烧着两个火炉,再加上马超给自己设计的简易地暖,此时的屋子内倒是春意盎然。

    汝南公主李丽仙则坐在一侧做着马超教给她的新女红——织毛衣。

    没错,马超收购了一些羊毛,然后又制作了简易的纺机抽成了毛线,便交给了李丽仙让她为自己织一件羊毛衫来穿。

    李丽仙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和马超说着这次雪灾的事情。

    这次雍州府多数的州县雪灾很严重,包括蓝田县在内,被大雪压倒的民房不计其数。

    倒塌的房屋加上寒潮来袭,周边几个州县被冻死、冻伤的人很多。

    相对于别的州县贫民被冻死冻伤的现象,在蓝田县却是一个例外。

    从寒潮来袭之初,马超就让县城内的几百个工人分成几个队伍把煤场储存的烽火煤运到了蓝田县的各个村庄,并且每个村庄都派了一名衙门的人员驻村指导。寒潮来袭,钱不钱的不重要,马超不希望因寒潮使太多的人缘伤亡。

    每个驻村的衙门人员都得到过马超专门的培训,主要就是指导村民集中取暖。

    暴雪加上寒潮的天气足足七八天后才逐渐有点好转,但也仅仅是好转,毕竟,冬季菜刚刚到开而已。

    十月二十日,在蓝田县县令大人的公房内,马超正在听取县尉杨桐关于此次寒潮灾情的汇报。

    “大人,这次寒潮来袭,虽然我们县衙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乡下的灾情还是十分严重,虽然因为有了集中取暖的措施,伤亡的人数虽然不多,倒塌的房屋却不少,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半以上的房屋倒塌……”

    县尉杨桐站在火炉旁,一边烤着手,一边对马超说道。

    乡下一半的房屋倒塌……马超对这个消息也很吃惊,好在如此多房屋倒塌的州县并非只有蓝田县,万年、长安二县虽然比起蓝田县要富裕上千倍,这二县境内的房屋倒塌的也不少。

    “房屋倒塌就倒塌吧,告诉那些在籍蓝田、房屋倒塌的农户们,县衙为支持他们重建家园,房屋倒塌的家庭县衙每户补助一万块红砖、一根主梁!”

    马超坐在椅子上,想了想后,便把这个指示告诉了县尉杨桐。

    “大人……中红砖烧制不易,如此免费送人……”县尉杨桐有些不解地询问马超。

    “杨县尉,我们蓝田县的所有在籍的农户加起来也不过两百户,就算一半的人家房屋倒塌,也不过才一百户而已,不过一百万块红砖而已。烧制红砖并不需要太多的本钱,送他们一些无所谓了。”

    “大人,蓝田县的农户可不是只有两百户,那些依附与乡绅世家的农户少说也有一千户……”县尉杨桐接着马超话说道。

    马超抬头看了看杨县尉,然后就再次对他说道:

    “杨县尉,你怎么听不懂本官的话呢?本官说的是在籍蓝田县的农户才有资格领取县衙的补助。”

    马超忽然觉得此时正是做全县人口普查的大好时机,想到此,马超接着对县尉杨桐说道,

    “杨县尉,你安排人手在全县各个村镇宣传一下,除了在籍的农户可以领取县衙的补助的重建材料以外,对于那些不在籍的农户,只要他们自愿前来县衙办理入籍手续的,县衙也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房屋重建资助。”

    吩咐完杨县尉,马超接着又对寇主簿说道:

    “寇主簿,你要安排好人手把入籍人员的背景调查登记清楚,以防有些人浑水摸鱼。”

    “县尊大人,是否只要是居住在蓝天县内的农户都可以以入籍?”寇主簿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原则上只要是在我蓝田县境内居住满一年,即可帮他办理入籍手续,这个条件不只针对农户,其他行业的人员只要想在蓝田县入籍皆照此办理就好。”

    听了马超的解释,寇主簿便和县尉杨桐一起走出了马超的公房。

    一场雪灾,京师雍州附近处处是灾情,不但房屋倒塌,伤亡的平民更是何其多。

    长安皇城太极宫甘露殿内,李世民和几位重要的大臣正在讨论这次雪灾的情况。

    今日的早朝上,挂着兼任雍州府牧的太子李承乾被李世民狠狠的呵斥了一顿,虽然李世民心里也清楚,太子虽然挂着雍州府牧的头衔,真正处理雍州事务的乃是雍州少尹。

    雍州即是后来的京兆府,管理着长安京师附近的二十多个州县。

    甘露殿内,李世民一脸颓废,长安周边发生了这么大的灾情,虽说是天灾,李世民也担心会被百姓们认为是他这位皇帝德不配位,此时的李世民甚至一度产生了下一道罪己诏的打算。

    “此乃天灾,并非人力可为也,陛下不必有什么顾虑。”房玄龄在一旁开口安慰李世民。

    “陛下,房相说的不错,这雪灾是天灾不是人祸,眼前还是救灾要紧。”吏部尚书高士廉接着房玄龄的话说道。

    李世民对于两位老臣的劝导并未表现出什么态度出来,而是把目光看向了雍州府少尹韦挺。

    “韦挺,雍州给个州县的灾报可曾探查齐全了?房屋倒塌多少,人员伤亡几何?灾情至今已经十多日,这点小事你都搞不清楚?”

    雍州少尹韦挺见李世民再次开口询问具体灾情,只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再次叙述一遍,

    “陛下,雍州二十个州县皆受灾严重,房屋倒塌甚多,尤其是百姓们的房屋更严重,至于伤亡人数、以及房屋倒塌的具体数字,因为大雪封路的缘故,暂时还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这样的解释李世民已经听过了好几遍,远点的州县没有统计好李世民还能忍,但是长安`万年`蓝田这样很近的县也没有具体的数字李世民就难忍了,于是他绷着脸继续询问雍州少尹韦挺,

    “韦挺,你一个雍州少尹,其他的州县统计不出来,长安`万年二县也统计不出来吗?这两个县难道也是因为大雪封路?”

    “陛下,统计伤亡人口并不容易,这长安、万年二县的在籍人口好统计,不在籍的统计不了呀,臣总不能挨家挨户敲长安城内诸位王爷国公的府邸询问有多少人口伤亡吧!”韦挺也终于忍不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事实上,这种隐性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李世民的心里比韦挺要明白的多,但是如今毕竟是大唐开国时间并不长,李世民父子赏给那些开国元老的奴隶、仆人是不可能收得回来的。

    “那就只统计在籍人口的伤亡数目,这个数字你有吗?”李世民压制了一下自己的怒火,继续对着韦挺问道。

    “陛下,这长安、万年二县的人口伤亡数字臣还没有。但是臣有蓝田县的人口伤亡数字……”

    韦挺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陛下,臣接到蓝田县的灾情奏报,说是全县倒塌房屋五百余间……伤二人……无一人死亡……”

    韦挺的话说完,立刻引起了甘露殿内众人的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