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艺术家 » 第二十二章 程处亮甘露殿里自辩

第二十二章 程处亮甘露殿里自辩

    马超位于马家庄的宅子虽大,却只有三间屋子,这次回乡这么多人自然是住不下的。

    马超带着几个小丫鬟住进了自己的家,至于两个小斯以及几个仆人婆子则被马大娘安排着住进了乡亲们的家中。

    村子里总共的人口就就不多,也就一百多口人,马超这次回乡所带回的粮食、蔬菜以及各种肉类足够供给村里的人过一个好点的春节。

    马超早从马大娘的口中得知,村里的好多乡亲的家中几乎都揭不开锅了,如今马超还算有了点积蓄,帮助这些乡亲也是义不容辞的事。

    小丫鬟月牙儿领着其余的四位小丫鬟很快就把马超的卧室收拾妥当了。

    马超洗漱了一下后就来到了对门马大爷的家中。

    和马大爷以及几位年长的乡亲们聊了一会后,马超这才明白村里的乡亲们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马家庄的乡亲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马超是村里唯一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的人,但也仅仅十亩而已。

    马家庄背靠渭河,村子周围自然不缺良田,不过这些田地都是属于隔壁村子的地主崔家所有。而马家庄的村民只能做崔家的佃户,依靠着微博的收入维持家中的生计。

    要说隔壁崔家庄的地主崔正阳对待佃户的态度相较于大唐其他的地主来说还算是中等偏上,毕竟这里距离长安这么近,而崔正阳又是出自清河崔家一脉,虽然是远支,但若是打着“清河崔”的招牌,一般的背景不够硬的人还真不敢招惹。

    说起清河崔氏,就不得不说说唐朝贞观初期的所谓“五姓七望”了。

    “五姓七望”是唐朝初期的士族家族代表,五个姓氏,七个家族,分别为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隋唐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这五支最为尊贵。

    其中陇西李氏一支的代表就是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了。

    赵郡李氏,同样是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是广武君李左车的后代。而赵郡李氏在贞观时期的特点是其家族中在朝为官的家族人员众多,是“五姓七望”中最多的一个家族。

    清河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西汉时崔氏一世祖崔业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这便是清河崔氏的由来。而清河崔氏在贞观时期最大的特点便是“有钱”,善于经商。

    单论清河崔氏比起其他大族,在朝中的官员也许在数量上稍有不如,但是若把博陵崔氏加进来,那么两崔在唐朝时期的官员,官职低的不谈,光是宰相一职出自两崔的就是将近三十位。

    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同宗同源,同是西汉时期崔氏一世祖崔业后的分支,单论在朝中的权势,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不相上下。

    范阳卢氏,同样是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汉时期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后,定居在涿县,曹魏时置范阳郡而涿县属之,后世遂称“范阳涿人”,这即是范阳卢氏由来。

    范阳卢氏作为历经数个朝代的一流世家大族,无论是财力还是权势,在贞观年间都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势力。

    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也是自汉以来兴盛了数个朝代的世家大族,这两家的权势比起前几家也不遑多让。

    世家之所以能够历经数个朝代屹立不倒,归根到底乃是这些世家大族掌握了天下大部分的读书人,掌握了天下的读书人就等于掌握了天下的话语权,而且这些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面对各朝各代的朝廷向来同气连枝,于是,每个朝代的帝王对于这些世家是又恨又不得不依仗。

    当然,以马超如今的身份、地位自然和世家大族没什么关系。

    但是马超作为马家庄的一员,必定会想办法让他的乡亲们的日子好一点。

    这件事不急,马超心中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准备年后再跟马大爷及村里的几位长辈商量下。

    马超带回来三车的粮食肉蔬,自然是为了招待村里所有的乡亲。

    而马家庄也只有马超家的院子够大,足足十几亩,虽然屋子只有三间,不过若是在院子当中搭建简易的厨房、食堂的话还是不成问题的。

    邱官家早就得到了马超的指示,正在带着几个仆人小斯和众多的村里乡亲们在马超的院子中搭建临时的简易厨房和用来当做食堂的简易粗布棚子。

    马超此次回乡前就已经打算好了,马家庄总共一百多口人,以马超现在财力完全可以养得起,何况只是这个春节期间。

    简易厨房和简易食堂的搭建很快,搭建完毕后,马大爷便把村里乡亲们家中桌子临时都借了过来,因为从明天起,马家庄所有的村民不用再于自己家中开火做饭了,年前、年后的这段时间全村人都会集合在马超的家中用饭。

    马超在乡下忙着准备和马家庄的乡亲们过年,而程处亮和房遗爱在长安城内同样十分的忙碌。

    房遗爱听从了马超的建议,要在除夕晚间举行盛大的晚会。

    过年期间长安城内是没有宵禁,演出时间选在夜间最为合适。

    马超本打算除夕晚会照搬后世春晚的模式,什么歌舞、相声小品、杂技魔术的都来一些,后来感觉这样的话马超自己会很累,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除夕晚会的节目内容全是歌舞一类,组织这样的节目对于房遗爱来说很简单,毕竟剧院已经营业将近一个月,经验上来说并不匮乏,更何况,无论是剧院乐队的队长杜十娘,还是歌唱队的队长萍儿或者舞蹈队的队长婉儿,她们各自的业务、管理能力都不错。

    长安大剧院火爆,自然引起了长安城内各方势力的注意,尤其是世家们的注意。

    这些世家大族不但几乎垄断了天下的读书人,也垄断了天下的财富。

    就拿长安城来说,街面上的商铺至少七成掌握在世家的手中。

    而最赚钱的像是青楼、赌场、酒楼等等商家几乎全都为世家所有。

    没权没势的话,即使你有资金把生意做大,你也没有能力去守住这份财富。

    鉴于长安大剧院的火爆程度,无数的王公贵族、世家商贾纷纷找上了房遗爱。

    想入股剧院的人有,想和房遗爱合伙再开分店的也有。

    若只是一般的商贾,房遗爱可以直接拒绝也无所谓,但是这些前来的每个人背后都有着深厚的背景,仅仅靠他房家和程家显然也有些招架不住。

    自从剧院开业以后,生意受到影响最大的便是长安城内的青楼、妓院等等场所。试问长安的文人雅士去青楼哪个不是打着听曲押妓的名头去的?而长安大剧院才是整个大唐名副其实的声乐殿堂,若是为了听曲儿,你不来剧院还去青楼妓院的话只会被同行之人嗤之以鼻。

    长安皇城太极宫。

    李世民的寝宫甘露殿的书房内,李世民正在忙碌着一些琐碎的朝政,而驸马都尉程处亮则伫立一旁。

    也许是有些疲惫,李世民终于停下了手中的事情。

    “弘亮,朕听说你和房遗爱开了一家什么剧院?”

    李世民靠着座椅闭目养神,忽然问起了程处亮剧院的事情。

    程处亮名处亮字弘亮。

    程处亮听到老丈人问起此事,知道这件事是躲不过去了。

    虽然大唐并不禁止官员的家眷们经商,却也不是什么行业都可以去做,就比如青楼、赌场这种下三流的行业是严格禁止王公贵族直接涉足的。

    剧院虽然和青楼妓院完全不同,不过在这个时代,在世人眼里戏子是最不入流的行业,程处亮也不知道自己的老丈人到底能否接受自己的这门生意,毕竟现在剧院每个月都能给他带来几万贯钱的收入。

    “陛下,剧院确实是小婿和房遗爱合伙的……”

    还未等程处亮说完,李世民就语带愤怒地打断了他的话:

    “两个混账,都是朕的女婿,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情!”

    李世民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朕还听说,你和房遗爱两个几乎每日都待在那个什么剧院里,房遗爱还是个什么大掌柜?”

    李世民确实有点气愤,这两个女婿,做这样的生意也就罢了,注意点影响躲在背后,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没想到这俩憨货竟然亲自抛头露面。

    程处亮见李世民真的生气了,只得赶紧解释:

    “陛下,俺开的剧院就是听曲的地方,绝对没有一丝肮脏的事儿,陛下若是不信的话可以问问监察御史马周,他曾经亲自到过俺的剧院,马御史都说俺的剧院别具一格,而非什么藏污纳垢之地。”

    检查御史马周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唐朝官员。

    马周名周字宾王,清河郡茌平县人,是唐朝少有的非出身世家的官员。

    马周家中自幼贫寒,贞观五年,代常何为疏,所论二十余事,皆切中时弊,唐太宗即日召见,令直门下省,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贞观十八年,任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劝唐太宗以隋为鉴,省徭役,恤民力,如贞观初之节俭,慎选地方官吏,对诸王勿过优厚,勿令宗室功臣世守封土等,多为唐太宗所纳。

    而此时的马周出任监察御史才两三年的时间,素来与程咬金的关系还不错,所以程处亮才请的动马周光顾一次剧院。

    李世民一听自己的女婿程处亮说他的监察御史马周都到过剧院,还给出来不错的评价,李世民多少有些不信。

    “传马周来甘露殿见朕。”

    李世民不信,于是便让太监去内阁传唤马周前来。

    内阁就在皇城之内,乃是朝中六部的办公场所,距离甘露殿的距离并不算远。

    没过多久,监察御史马周就来到了李世民的跟前。

    “臣马周见过陛下。”

    李世民是个随和的皇帝,除了大小朝会,一般情况下,众臣子见到了李世民并不需要下跪。

    “宾王,朕的女婿弘亮开设的什么剧院你可曾前往过?”

    李世民开门见山直接询问马周。

    “回陛下,臣确实去过。”

    马周听闻李世民问起自己这个事,便知道今日陛下召唤自己是什么目的了。

    “马周,你身为检查御史出入烟花之地……不怕有失身份。”

    “陛下,程都尉开设的长安大剧院不是什么烟花风尘之地,就是一个欣赏歌舞的地方。”

    马周耐心地跟李世民解释,顿了顿后又说道:

    “陛下,程都尉的剧院中有几首曲子就是臣听了后十分喜欢……”

    李世民听了忍不住皱眉,马周可是在他的认知中是一位最朴素的臣子了,怎么如今也喜欢上了听曲这种奢靡的爱好。

    “马爱卿,你身为检查御史还是要以朝廷为重……”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

    “陛下,那几首曲子,臣很喜欢,臣还敢肯定,陛下听了也会十分喜欢!”

    一旁的程处亮自然知道马周说的是那几首曲子,无非是《军嫂的送别》、《俺为大唐去战斗》、《大唐盛世万万年》几首曲子,像是这种歌功颂德的曲子,即使李世民听后喜欢也是必然的。

    “朕的监察御史都说了那几首曲子很好,那么马御史你就给朕唱来听听吧!”

    李世民真的有些生气了,倒不是因为程处亮,而是他十分信任的马周竟然也变了,这让他心里很难受。

    “陛下,臣不会唱,但是程都尉一定会!”

    “啊!……臣会唱……”

    程处亮猛一听马周把自己推出来还有点紧张,随即一想那几首曲子,担心立刻就没了。

    “既然弘亮会唱,你就唱给朕听听吧!”

    李世民有些气,一个是他的女婿,一个是他最信任的大臣,今日的事情让他心里有点失落。

    程处亮是个直性子,说唱就唱,一首清唱版的《俺为大唐去战斗》就在甘露殿里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