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艺术家 » 第十六章 剧院要开业了

第十六章 剧院要开业了

    有了马超的指点,房遗爱接下来的召集人手的速度很快,吖时间内就凑足了马超需要的各式人员。

    马超在自己的家中看着房遗爱送来的这一百多人:二十名乐师、五十名少男少女,还有二十名丫鬟仆人。看到这么多人,马超也有点蒙,他这个家虽然不小,房子也不少,不过一下子要BBC给这一百多人安排食宿以及培训,也是一件把自己头疼的事情,况且他的家中也就邱官家一家三口以及二宝和跳跳两个小孩子,就算再去牙行购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呃一些仆人丫鬟回来,可毕竟都是新来的,人多了,琐事自然更多,只靠一个邱官家肯定是不行的。

    没办法,马超只好吩咐跳跳带着一个新来的车夫驾着马车前去北郊的老家马家庄求助马大爷,就算身为里村正的马大爷来不了,马超也希望马大娘和马家大嫂能够前来帮忙。

    很快,马大爷一家便被接了回来,不只马大娘和马家大嫂来了,还带来了几个马家庄的嫂子们。

    马超把情况跟马大娘介绍了一下后,便把这些人员的吃喝拉撒全交代给了马大娘和马家大嫂去处理,需要采购什么就让她自己做主去邱官家那里支取银钱就可以了。

    马大娘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是一个很强势的老太太,很快,安排这些人的琐事便被马大娘处理得有条不紊。

    至于如何培训这五十名少年少女,暂时的任务很简单,便是教导他们认字,于是这教人识字的任务便分配给了杜十娘。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乐器坊那边的乐器制作有了新进展,不仅做出了五把成品的吉他,架子鼓的成品也做出来了一架,虽然中间修改了几次,最后的测试音效还不错,以唐朝这时代的匠人的技术,能做到这个程度,马超还是很满意的。手风琴的制作也有了不小的进展,如今正在攻关手风琴按键的部分,马超相信,距离成品的日子也不远了。

    至于所需要的古筝、琵琶、笙、箫、二胡等等唐朝现有的乐器,基本都已经陆续送了过来,每种乐器马超订购了五件。

    马超要培训新的乐师,就要至少保证每人都可以分配一件属于他自己的乐器。

    当然,马超也没有放心剧场施工现场的进度,尤其是两座附楼,作为剧场人员的住宿的地方,马超特别嘱托要加快建造,毕竟,马超不可能让这些人一直住在自己的家里,不然的话,不但自己生活不方便,这些学生住在这里也不方便,七八个人住在一件屋子内,自然十分拥挤。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马超所定制的乐器全部成功了拿到了成品,包括手风琴在内,虽然制作起来不易,但总算没有白费力气,至于色,也还凑合。

    剧场那边的两座附楼的主体建筑也完成了,如今正在装修的阶段。马超为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了独立的宿舍。宿舍都是一致的两室一厅。卧室、训练室外加一间小客厅,马超如此安排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于乐师的培训进展的比较快,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唐既有的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笙、箫等等的乐师培训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学习马超新定制的吉他、架子鼓、手风琴的乐师进展相对落后一些,毕竟这些新式乐器的乐师都是从零开始接触这些乐器的,进度自然缓慢,尤其是架子鼓的鼓手,不但要认识五线谱,更要熟练掌握鼓谱。

    鼓谱虽然相对于五线谱的记谱方式要简单的多,它只是通过不同的符号标记对应的鼓或者镲等组件,并采用不同的线间位置记录多个不同鼓和镲的鼓谱记录方式。虽然说起来不难,但是马超要培训几个乐队的成功鼓手出来,却也很不容易,这是在唐朝而不是现代,在现代,使用架子鼓这个乐器配乐的曲子多不胜数,很多新手在刚刚开始学习架子鼓的时候就接触了无数的架子鼓音乐,所以学习起来更容易。

    为此,马超为了能让自己培训的几名鼓手尽快学业有成,也是时不时的亲自示范操作架子鼓。

    吉他乐师的培训也很麻烦,吉他乐师所要学习的六线谱,每首需要用到吉他的曲子,马超都要专门做一份六线谱的谱曲。

    至于学习手风琴的乐师也不轻松,手风琴制作不易,学习起来也很难,马超也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用在了这些学习新式乐器的乐师学徒身上。

    总的来说,大唐既有的乐器,找的都是那些现成的大唐乐师,他们只需要学习五线谱即可,而五十位十三四岁的学徒,马超挑出来了十位对乐器有天赋的来学习吉他、架子鼓和手风琴,剩下的四十位则是根据他们的天赋来制定了他们的培养计划,四十位男女学院,十位学习了表演舞台剧,十位学习了歌唱,十位学习了舞蹈,剩下十位学习了后勤道具。

    当然,为了让这些新老的乐师们尽快找到马超要求的那种合奏的感觉,马超每日晚上都要在自己的府上安排一出融合音乐、舞蹈、话剧的的一个节目,用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就这样忙碌的一个月又过去了,如今的剧场那边的附楼已经装修完毕,那些成年乐师和所有的学徒们都搬进了剧场的两栋宿舍之内。

    甚至包括杜十娘以及萍儿也搬了过去。

    倒不是她们二人住在马超的家里不开心,而是她们二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杜十娘如今是剧场乐队的队长,主管所有的乐师以及乐师学徒们。

    萍儿则是歌唱队的队长,领导着剧场十位歌手学徒的任务。

    舞蹈队的队长则是由婉儿兼着,虽然她并不擅长舞蹈,奈何马超身边的帮手并不多,程处亮、房遗爱二人在这些比较专业的事情上,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而演员们以及后勤道具等工作的管理则依然由婉儿姑娘暂代,毕竟如今舞蹈或者话剧节目的人员暂时不多。

    随着剧院的内部装潢接近尾声,马超也和几位合伙人商议可了了一下剧院的名字,马超随意地起了个“长安大剧院”的名字,没想到得到了几位一致的同意,于是,剧场的名字便就这么决定了,接下来又商议了一下剧院开门营业的日子。

    马超和几人商议后把长安大剧院的开业日子定在了腊月初一。

    马超之所以选择在了这一天,而是腊月初一这天乃是大唐军神李靖率领的唐军出征吐谷浑胜利而归到达长安的日子。

    剧场要开业,不做广告怎么能行,既然这天大唐的军队班师回潮,马超自然不会错过利用这个机会做个推广。

    马超先是在程处亮这里了解一些情况后,便有了计划。

    马超要为大唐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免费演出一场音乐剧,程处亮的任务便是把尽量多的基层将领们请到剧场来,而马超分配给房遗爱的任务是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在剧场开业的那一天尽量多的请一些长安的御史官员前来,无论大小都可以。

    马超这次可是专门为了大唐的将士凯旋而演出的,而且马超准备的节目一定是满满正能量,所以,马超不担心御史言官们找茬,而且,他还要利用他们这个机会,告诉所有长安人,这个剧场可不是什么烟花之地,而是一个高尚的地方呢。

    把任务分配后,马超立刻就在家中准备演出的节目。

    如今乐师们合奏的配合程度已不错了,简单的几首曲子配合起来还算不错包括吉他、架子鼓、手风琴的几位乐师学徒,学习的成绩都还不错。

    马超既然要为大唐凯旋将士们演出一场音乐剧,自然音乐和剧目都很重要。音乐容易一些,只要选好了剧目,自己再从前世的记忆中选取几首曲子改编一下歌词即可。

    剧目的话,马超心中已经有了基本的轮廓,只要与将士们有关即可。

    两日后。

    马超终于完成了这场要出的剧本。

    一场音乐剧,三段剧情,再搭配三首体现三场剧情的歌曲,这是马超为这场演出定下的简单大纲。

    虽然是为大唐将士们准备的剧目。不过马超并不喜欢打打杀杀。自然他要设计的剧情要用比较柔情的方式表现出来。

    有了剧目的大纲,再根据大纲设计故事情节并不难,改编歌曲也不难,但是这些事都很繁琐。

    马超把几位长安大剧院的管理人员都叫了过来开始了这次演出的首场筹备会。

    马超把剧本以及曲目送到了管理乐师的杜十娘、管理歌手的萍儿、管理演员们的婉儿以及程处亮、房遗爱的手上。

    “各位,这就是我们为大唐军队凯旋而归而专门奉上的演出剧本,各位带回让所有参演人员先看研究一下,明日我们就开始排练。”

    在座的几位暂时拿到的都是自己参与的那部分底稿,当杜十娘和萍儿看到马超改编的那三首曲子的词后,就被这直接的曲词给震撼到了。

    马超修改后的歌词在几位分组队长的眼中看来,马超的用词虽然简单、直白,每首曲子的词中并未使用到唐朝这个时期的诗词大家们常用的谱写手法,比如用词华丽,比如体裁独特,而马超撰词却大大不。就是因为马超这种更加直白简单的歌词表达方式,可以让人一听就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而且无论听众是不是读过书的人都可以听得懂。

    马超把这场演出分成了三个段落。

    第一个段落主体乃是《出征送别》,马超选择的曲子则是改编自前世苏联名曲《喀秋莎》,改编后的曲目则换成了《军嫂子》。而表演内容则是一位姑娘送别身为大唐将士的爱人,为了大唐边疆的安定随唐军前去征讨吐谷浑。

    演出的第二个段落的主题《我要战斗》,马超改编的曲目是《红星照我去战斗》,改编后的曲目叫做《我为大唐去战斗》。表演的内容则是描述征讨吐谷浑的唐朝大军不畏艰险行军的景象。

    演出的第三个段落,主体乃是《凯旋而归》,也就是最后一个段落。马超选择改编的曲目是前世脍炙人口的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改编后的曲目《大唐盛世万万年》,演出内容为在唐军威武雄狮的铁蹄下,终于消灭了吐谷浑,大唐的边疆终于得到了安定,为此开启了大唐盛世容景。

    为了改编这些歌词,这几日马超也是熬了一个通宵才搞定,毕竟要把前世的歌词修改成附和大唐现在的的环境,所以每首歌的歌词词几乎都得全部修改掉。

    等几位队长把手中的底稿都研究了一会后,马超便开口对着几人说到。

    “诸位,如今距离演出也仅仅十天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大家就要辛苦一下了,每日上午各位队长带着自己的成员研究一下自己的演出内容,下午全部参与人员开始排练。总之一句话,这是我们长安大剧院的开业演出,以后大家到底能不能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我们的剧院能不能一炮而红,希望都在这场演出上,所以大家一定要尽力。”

    马超对着众人吩咐完,就让几位队长先各自带着自己的团队成员回去研究剧本了。

    剧院二楼的会议室内就剩下了程处亮、房遗爱和马超三人。

    “两位兄弟,咱们剧院马上就要开业了,你看你们二位谁来做这个剧场的大掌柜呢?”

    马超笑着询问这两位。

    “马超兄弟,俺虽然想做这个剧院的掌柜,可是俺得去宫中当值,所以只怕当不了这里的大掌柜。”

    程处亮不愿接手,倒不是他嫌弃这个剧场可能在唐朝的百姓眼中像是个烟花场所之地,对他的名声有影响,而是程处亮他的时间确实不多。

    马超听了程处亮的回复后点了点头。

    马超也觉得程处亮不合适,他毕竟是个武将,喝酒打架也许他可以,若是让他管理这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大剧场,他真的不是那块料子。

    “房二兄弟,你呢?”

    马超又把目光望向了房遗爱。

    “这个……这个,马哥,你看能不能让兄弟我跑跑腿就行,至于大掌柜的事马哥你亲自担当多威风是不是?况且就算马哥你也怕影响名声,你可以把大掌柜的头衔给了婉儿姑娘呀,她不也是咱们剧场的股东嘛!”

    听了房遗爱的话,马超立刻就知道他怎么想的,这小子担心影响他的名。马超心里啊忍不住想笑,这个二憨子你还要名声,绿帽子王不比这个名声大嘛!

    马超自己肯定不可能来这个剧院当大掌柜的,他以后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一直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演出这件事上。至于让婉儿在管理这所剧场,马超有些不放心,一是因为他和皇子李泰关系不清,二是她又是一个女子,马超怕她挑不起这个担子。

    “房二兄弟,你觉得让婉儿做这个剧场的主,兄弟你放心嘛?她的背后可是皇子和国公……若是有一天我们剧院突然改成了长孙无忌的姓……”

    马超知道房遗爱一开始就不愿意婉儿入伙这家剧院,怕的就是这位姑娘背后的关系。

    “这个……那是肯定不行的!马哥啊,婉儿绝对不能做掌柜的,刚才兄弟我说错了。”

    房遗爱听了马超的提醒,立刻就改口反对婉儿做掌柜的。

    “遗爱啊,俺看就你来说这个掌柜的吧,马哥可还有很多赚钱的点子,怎么都不能一直守在这里吧,这个剧院大掌柜的位置,俺就觉得非遗爱莫属!”

    程处亮也在一旁劝导房遗爱。

    “也罢,反正我现在大小官职都没有一个,这个颜面不要也罢。这大掌柜我房遗爱接了。”

    “这才是好兄弟,遗爱兄弟呀,你以后就是这个长安大剧院的大掌柜了,以后整个剧院都是你说了算,还有就是,你可以把婉儿姑娘当你的助手,做个二掌柜也不错,她的管理才能可不是你可以比拟的,没有她的帮忙,你肯定会累死……哈哈哈。”

    做好了安排,马超便离开了大剧院回家去了。

    节目的底稿马超已经分给了几位分组队长,不需要马超操心,他需要做的也就是每日下午前去剧院观看一下他们的排练结果,然后再给出一些整改的意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