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艺术家 » 第一章 前序1

第一章 前序1

    大唐贞观八年冬。

    收起今日帮人代写书信的润笔费,马超为今日赚到了糊口的二十多个铜板感到欣慰。

    毕竟这是他穿越到大唐后赚取到的第一笔收入,也是他人生当中第一次依靠自己双手获得的报酬。

    尽管是少的可怜的二十多个铜板,依然让马超稍微有些兴奋。

    此马超而非彼马超,况且现在是唐代而非三国。

    是的,此马超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

    此马超本名就叫马超,原是一位才上岗不久的小学老师。

    马超工作的学校有九个班级十五名学生。

    没错,班级齐全、学生不足。

    这是一所处于华夏西部山区农村的护林子弟学校。

    方圆百里仅此一个村庄、一所学校,学校也仅仅一位老师。

    马超大学本科毕业后,并未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山村老家。

    马超回到家中顶替了父亲的角色,当起了学校唯一的老师。

    然而,马超在一次从县城返回的路上,摩托车意外跌落到了悬崖下面的河流内,马超因撞击昏迷,最后溺水而亡。

    马超灵魂并未死,没错,他穿越啦!

    马超魂穿的到的这个村庄也叫马家庄,巧合。

    更巧合的是,马超魂穿的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同样叫马超。

    马家庄位于长安以北,距离长安很近,不足二十里。

    马家庄的人都姓马,只有二十多户、一百多口。

    马超家是村子里面最富裕的。

    因为他的家中有十亩田地,而别的村民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只能做隔壁村地主家的佃户。

    马超的老爹是个大唐军队中百夫长。

    但是他的老爹却在五年前战死在了疆场。

    他的母亲问讯后也因此病逝。

    好在靠着朝廷的抚恤以及村子里的相亲们帮衬,马超健康地长到了十三岁。

    刚刚穿越而来的马超有些不知所措。

    对于他这个从小接受科学观的教育、始终信仰唯物主义的青年来说,难以相信真的会发生穿越的事情!

    然而穿越的事实就在眼前,想通后,马超很快接受了现实。

    既然来到了古代唐朝的这个时期,马超也只能接受现实。

    看着家徒四壁、无依无靠的今世身份,马超有点遗憾。

    他知道,他要生存,就只能依靠自己。

    “哎…穿越就穿越吧,为何不是穿越到三国时期的马超…”

    马超忍不住感慨!

    感慨归感慨,不过马超心中明白:三国是乱世,,如今的贞观是盛世……

    俗话说“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

    马超又庆幸自己穿越的不是三国而是大唐。

    对于唐朝,马超还是了解一些的,毕竟他前世的工作便是老师。

    “该找个什么样的谋生手段呢?”

    马超暗自思量……

    暂时不需要太多本钱的好像就一个方法——帮人写信。

    马超心中有了规划,第二日就只身来到了大唐的国都长安城。

    马家庄距离长安城并不算远,只有二十多里路。

    这点路程对于自幼锻炼的马超来说小事一桩,即使慢跑也就是一个时辰的路程。

    马超打听好了长安城的方向,怀揣笔墨竹签以及一囊清水和两个窝窝头就直奔长安城而去。

    马超这是第一次进入长安。

    不过作为穿越者,马超并未对这座雄伟的都城有多少敬畏。

    长安城的两大繁华区域便是西市和东市。

    而两市的区别在于西市的平民百姓多一些,东市达官贵人多一些。

    这也就导致东西两市的富贵繁华有着不小的差别。

    马超自西门进的长安,距离西市近,自然先是去了西市,之后便又去了东市。

    参观完东西两市后,马超的心中有了计划。

    眼前的首要任务是赚取一些钱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马超重新回到西市后,便在街道一旁的空地上选了一块稍微干净一点的地面。

    马超把自己的笔墨取出来放到一旁。

    又把自己准备好的布条挂在了捡来的一根细棍上,布条上书写六个个大字——代写书信一文。

    马超之所以选择在西市摆摊,是考虑到西市乃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的聚集地。

    这里识字的人是少数,代写书信自然选择在这里。

    然而过了将近一个时辰,马超竟然没有接到一位顾客。

    马超很诧异,怎么会这样呢?

    马超稍微思索了下,意识到了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代写书信喽…一文钱一次。”

    马超开始当众吆喝招揽生意。

    正如马超预料的那样,生意来了。

    顾客大多是贩夫走卒,用的竹签传递,内容不多,所以写起来很快。

    也许是一文钱确实不贵,还赠送一只竹签,客人断断续续还挺多。

    半天的时间,马超赚取了他在大唐的第一笔财富——二十五文钱。

    马超早早收摊后,直接赶往粮店用十二文钱购买了一斗大米,又在街边菜贩处买了一文的两颗白萝卜、一文钱的葱、三文钱的半只鸡。

    此时已经是后半晌,马超需要在天黑前赶回马家庄。

    雪路并不好走,一番艰辛过后,马超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马超的家院子挺大,足足有十亩,不过过房子只有三间。

    马超有些纳闷,这么大的宅院,若是用来耕种也可以养活好几口人吧,不明白老爹为何留着这么大的院子闲置。

    稍微休息了下,马超接着来到了厨房。

    马超先是蒸了一锅米饭,接着是一锅萝卜炖鸡块。

    饭菜做好后,马超端着来到了村正马大爷家。

    马大爷对马超一直照顾有加,马超懂得知恩图报。

    “马大爷、大娘,不要这么早休息了,赶紧起来吃饭了…”

    大唐的这个时期是很多百姓都是没有晚饭的。

    大多数家庭都是一天两餐:上午一顿、下午一顿。

    “超娃子,这么晚吃啥饭哩,你这是从长安回来了?”

    村正马大爷一边说着一边从里屋走了出来。

    村正马大爷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

    大儿子叫马大宝,今年二十多岁,如今正在军中服役。

    二儿子马二宝今年十岁留在家中。

    此时的天已经有些昏暗了,但还是能够看清楚一点屋内的物件。

    “马大爷,我今天去了一趟长安,顺便买了一些米菜回来,已经做好了,马大爷和大娘赶紧起来一起吃吧。”

    “呀…这么多米饭…还是干的…超娃子这是要败家哩…”

    看着马超放在桌上的饭菜,马大爷忍不住呵斥他。

    “马大爷放心,这是我今天去长安帮人写书信赚的…我以后能赚钱啦”

    正说着,马大爷的二儿子马二宝听从炕上爬了起来。

    “超哥,真的有吃的呀,还是干饭…啧啧…”

    马二宝看着米饭便忍不住流下了哈喇子。

    “把你大嫂还有两个小侄子叫起来一起吃。”

    看着马二宝的馋样,马超忍不住在他脑瓜上弹了个我去。

    “好哩,我这就去叫嫂子和大娃、二娃…”

    马二宝说着便裹着棉衣跑去喊嫂子、侄子。

    “超娃,你今日去长安赚到钱了吗?怎么不省着点用…买这大米做甚,那么贵,一斤能换两斤粟哩。”

    马大娘走出来后也是对着马超小声斥责。

    听着两位老人的数落,马超感觉很开心。

    马超明白,马大爷两口子说这些是真心为他好。

    “大娘,这些日子你一直照顾我,这是我孝敬您老两口的。而且今日我去长安后,也找到了赚钱的事做了,我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马超随口迎合着老两口。

    不一会,马大爷的大儿媳妇张氏带着两个四五岁的孩子也来了。

    马大爷把平时不舍得点燃的油灯点亮了。

    今日马超很饿,因为他往返长安走了四十里路。

    很快马家大嫂就把米饭盛好并且浇上了马超做的萝卜鸡块。

    马超太饿了,招呼了一下众人就端起碗开吃了。

    今日的饭和菜分量很足,味道也不错,一家人吃的很开开心。

    “超娃子…你说你去长安帮人写信?你什么时候识字了?”

    大家正吃着饭,马大娘忍不住问道。

    “是呀,你莫要诓骗老夫,我怎么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识字了?”

    听到马大娘的话,马大爷也是突然间醒悟,这世的马超从小没有读过书,怎么帮人写信?

    “大爷、大娘,你们怎么能小看我呢?我是自学的识字呀,不信,马大爷你来考考我……”

    马大爷还是有些不信,他担心马超为了赚钱误入歧途。

    马大爷从一旁的柜子内取出了笔墨以及竹签。

    马大爷身为村正,还是认识一些字的,也能够简单的书写。

    “马大爷,你还真不信我呀…”

    马超也并未研磨,而是拿起毛笔沾了点水便在桌子上写下了“马大爷”三个字。

    马大爷的视力并不好,把油灯凑近了一看,果然是字…

    “咦,超娃哈哈真会写字哩…而且看着模样比老夫写的要好看…”

    “嘿嘿,马大爷,你以为我骗你呀…”

    马超说着又拿起毛笔在桌子上写下了“马二宝、大娃子”几个字。

    “呀,超娃子,你的字好像比咱们县令的字都要好哩…”

    马大爷说着竟然真的从柜子中取来了县里签发的文书拿给马超观看。

    马超一边吃饭,一边拿起了县里签发的文书。

    “这是县令的笔迹?真难看…”

    马超看过后忍不住吐槽。

    “是哩是哩,超娃的字比县令大人的好…”

    马大爷忍不住夸赞马超。

    马大娘不识字,但是听马大爷如此说,也插话问道:

    “超娃写字这么好…是不是也能当官哩?”

    “当官有难度哩,当个书隶不难。超娃,你想不想入县衙当差?一个月的酬劳可不少哩,能有几十文钱…”

    马大爷想到此,继续询问马超。

    “马大爷,我不想入衙当差,我就算帮人代写书信,一个月也能赚取几百文钱呢!”

    听马超这样说,马大爷心里有点遗憾。

    这顿饭一家人吃的很满意,尤其是几位小的。

    “马大爷,我想跟您商量个事…”

    吃过饭后,马超想起了一件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

    “超娃子有啥话就说…”

    马大爷正在摆弄着他的烟袋锅。

    “是这样的马大爷,我家中如今就我一个人,咱们两家又住对门,你看我是不是可以以后就在你家合伙一起吃饭……”

    “超娃子说的这是啥话…马大爷家还能少了你一口吃的…吃饭的时间尽管过来便是,若是忙便让二宝给你送过去!”

    马大爷爽快地答应了。

    事实上,自从马超的爹娘过世后,马超的饮食基本上都是马大爷一家供应的。

    当然,这个情况马超知道。

    他今日这般说,自然是为了以后方便自己照顾马大爷一家。

    “马大爷,明日我还得前去长安替人代写书信,能不能让二宝跟我一起去呢?”

    马超又想起了此事。

    “二宝在家也是整日玩耍,以后就让他跟着你了…”

    马大爷爽快地答应了。

    “二宝,吃饱了早点睡,明日跟超哥一起进长安!”

    马超对着仍然还在海吃的二宝说道。

    “超哥放心,二弟以后就跟着你混了…只要俺能天天吃到鸡肉就行…”

    “你个吃货…”

    马超鄙视了一眼吃货二宝,又跟马大爷招呼了一声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