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洪荒鲲鹏,天道之敌 » 第十七章 先天火珠幻赤神,纂神九婴袭仙山

第十七章 先天火珠幻赤神,纂神九婴袭仙山

    秦末看到传送时的景象,空间无数有形之物在视野里扭曲成七彩线条,飞快地从身边划过。

    一瞬观测巨大的信息量,致使鸿蒙之心出现片刻的演算混乱。

    秦末被庞大繁杂的信息,冲得脑子有一点发昏。

    混乱扭曲的景象转瞬即逝。

    四周空间稳定,没有多余的气息波动外泄。

    空间景物变化成北溟的天,此刻已经安然传送到北溟仙山的山脚。

    布在山脚处的山海天涯大传送阵,核心阵眼和海面上的图案灵光缓缓潜隐。

    秦末和敖蒲境界玄仙圆满,穿梭羽梦洲至北溟的空间毫发无损。

    不过龙鲸所化的魁梧女子,尽管肉身强悍真仙十重,但体内混乱的气息和虚弱的元神,尚需静心调养百日,方能平复。

    “超远距离穿梭,稳定通道用的部分空间逆流,无法避免。阵法终究要合大道法则。”

    秦末袖中飞出一块碧色玉石,通体半透明,显光藏幽。

    “此玉有吾道宝上的一丝气息,下次佩带在身边,可抵御空间通道内的逆流。”

    魁梧女子抖搂战甲,躬身拜谢。

    双手捧持的玉石化作碧光收入。

    敖蒲拱手道别离去。

    片刻后。

    秦末转身,山脚不远处的金玄子恭敬行礼,他与一旁的火神四目相对。

    旋即火神身化先天火灵珠遁入眉心。

    秦末眉心一点红光氤氲,璀璨之后,红点上下延伸,浮现一道神异火纹。

    如同眉宇间沉睡的第三只神目。

    他在太虚之境领悟更多变化后,如今已能身合灵宝,体悟其内更深层次的火道法则。

    伴随幻化火神形态的消失,包罗先天火灵珠的玄妙道韵,如轻风吹拂,如甘露淋霖。

    无声无形润泽三山,秦末无需笼罩仙识感知。

    三山内的一切事物,尽皆是自行浮映他心海。

    仙山原本便是由道韵所炼,许多地方直接就是道韵所化。

    秦末归来,仙山道场里道韵弥漫。

    潺潺清泉,有青鳞小鱼飞跃间吞吐道韵,长出薄翼。

    苍木古树,承露沐华,枝繁叶茂,主根系蜕朽化翠。

    茂林修竹,自由生长,珍禽异兽,蓬勃生机造福地。

    而在外界来看,三座仙山突然之间,灵机大盛,山峰暴涨,碧光绚丽,耀如天象。

    北溟天山。

    一个头上长角,坐在白色王座上的威猛男子,忽而转首,望向仙山方向,眼神无尽锐利。

    “吾儿纂闻何在?”

    纂闻同样头上长角,尖白如猛烈旋绕的风,如实禀告仙山情况和大德事迹,满心敬佩。

    这让闭关多年的纂雕一族的族长,威严面目不悦。

    哪怕是再看到纂闻修为大进,已达真仙十重圆满,离玄仙只差一步。

    “吾儿沉沦,莫要忘了纂雕一族的骄傲。”

    纂神威怒道。

    “摒弃一切外道!吾族自东海而生,曾徙南追随祖凤征战万域,祖辈惜败于凤族麾下第一战神斗东白火尊神。

    “残族迁徙北溟,当永不放弃希望,崛起回天南再战,振兴吾纂雕一族之荣光。”

    纂神骄傲道。

    难怪闭关这些年感觉修行速度都变慢了,北溟原是龙宫掌大海之运,纂雕掌北溟天空之运。

    泾渭分明,互不干涉!

    今北溟大涨的气运一分为二,龙宫和仙山共享,也太不将他这位居于北溟的大神当回事。

    至于怎么争气运?

    按洪荒的规矩来,征伐扫荡。

    纂雕一族与鲲鹏全面开战,不论是灭、逃、败,逐其韵意,胜者自然独揽吞并败者一切气运。

    这可比所谓的传道更直接、更简单,也更有效。

    祖龙子敖蒲,神躯龙珠,战力高强,他不敢犯。

    海眼下的黑水龙宫,底蕴深不可测,可预计至少还有复数以上的玄仙境大能隐修。

    但纂神不相信,一个单凭传道而名满北溟的鲲鹏,哪怕是玄仙圆满境,又能有什么高端战法和厉害神通。

    不过是先天神圣的根基罢了!

    在他看来。

    北溟始终只是一片远离洪荒争斗的荒芜之地。

    更何况,他自身境界玄仙上境,不仅有先天中品灵宝,与自身大神通契合的玄元控水旗。

    还有族中供奉,甚至战力在他之上的结拜兄弟。

    二对一,得算多也,又岂有败焉?

    洪荒凶兽,北溟坎、离之精所化。

    “吾兄弟九婴何在?”

    ..............

    九声婴儿啼哭,响彻海域。

    形态狰狞恐怖的九首巨蛇,一路吐焰喷水,暴虐杀戮和吞食海域中的生灵。

    而在它上方万丈,高空一座狂风托举的巨山疾驰,山体有滂水垂流,如飞瀑银河,映七虹美景。

    只有仔细看去,才知云上垂下的那道瀑布,是由风力控制海水逆流,狂涌倒灌升空,万丈白流。

    天山底部,汹涌猛烈呼啸的狂风源头,竟是自下而上,直达山体高位一尊空中悬浮的白色王座。

    “哼!北溟鲲鹏,道场仙山!”

    白色王座上端居的纂神,蓦然起身,脚下有轻风自行旋绕,凝成无形阶梯。

    目光所望,是视野不远处的三座仙山。

    天山朝北风驰电掣近半载,终于抵达!

    海面上,三座边域相接连的岛屿,仿佛遗世独立于北溟尽头,仙气盎然,疏避尘灵,外围流溢的大神道韵,氤氲成雾。

    碧雾弥漫飘散在道场外,气运浩瀚隐现在仙峰上。

    “出征卦象小吉,玉衡瑶光淡,正北贪狼星盛。”

    族中天象师纂卜,睁眼笑道。

    “天象如何解?星辰规律推悟山川地理,合于时,天数演化倚赖变动轨迹,合于事!”

    纂闻阐述天道两个不同分支的大方向,上前规劝道。

    “啧啧!兄长这几句话,难道也是那位大德说的!?”

    纂卜话中意有所指道。

    此言一出,王座下的族众不禁议论纷纷。

    征战在即,这时怎可言敌之利,乱族战心,难免被议有通敌之嫌。

    一些天南遗存的族中长辈颇有微词。

    纂卜别过头,阴沉脸上的苍白嘴角勾起一抹异常的微笑。

    不同于族中有威望的兄长,他处事乖张,就连兜帽下的道身之形也是故意隐去头上风白角,行事为所欲为,遭受过长辈不少的歧视唾弃。

    从未听过的兄长诽议诋毁声,越来越多,纂卜笑出了声。

    “桀桀桀...”

    他性格一向如此。

    忽然一阵寒风吹过,一片寂静无声。

    “得气运者盛,死生存亡。”

    纂神威严扫视一圈。

    “征战期间,纂闻代吾执掌天山....”

    纂卜抬头神情愕然,不敢质疑。

    天山悬浮停在远空。

    只见山中飞出无数道光华,乌泱兴奋奔袭海面三座仙山。